APP下载

关于《渡者之言》注释及思考题的几点质疑

2016-09-10陈祥霞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2期
关键词:教参思考题道理

鄂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收入了清代学者周容的《渡者之言》: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

短短160个字,记录了生活中一件小事,引申出深刻的人生哲理。笔者在学习过程中认为教材与教参中几处注解有可商榷之处,在此提出,以就教于方家。

(1)爽然。教材中没有对“爽然”作出注释。教参中注释为:爽然,豁然明白的样子。

民国时期学者王文儒《续古文观止》中收入了此文(题作《小港渡者》),注为:爽然,自失之貌。笔者认为王的注解更加合理。

“爽然”跟“豁然”有近义之处,作此用法时,往往跟“悟”联用,如清·侯方域《豫省试策五》:“天下积玩之所致,固有激之以赏而人不知劝,陈之以罚而乃以爽然悟、废然返者矣。”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晚霞》:“端始爽然自悟。”换言之,“爽然”本身不包含“悟”。

《古代汉语词典》对“爽然”一词解释为:①茫然若失的样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读《服鸟赋》,同生死,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②爽快舒畅的样子。宋·王阮《龙塘久别乘月再到》诗:“龙塘畴昔擅云烟,破月重来倍爽然。”显然《渡者之言》中的“爽然”与第②义不相干。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八·梅诗》:“予每与施愚山侍读,言及《宛陵集》,施辄不应,盖意不满梅诗也。一日,予曰:‘扁舟洞庭去,落日松江宿。此谁语?’愚山曰:‘韦苏州、刘文房耶?’予曰:‘乃公乡人梅圣俞。’愚山为之爽然久之。”笔者认为,王士禛文所描述的,跟《渡者之言》中周容的情境非常相似。当此时,书满地,小奚哭,城门关,暮色浓,当事人心里首先应该是一点沮丧,继而想起渡者的话,人家说的有道理啊!这情景,跟“愚山为之爽然久之”正相仿佛。虽然是明白了一个道理,但在心境上只能是“自失”和“怅然”,而不是“豁然开朗”或“恍然大悟”。原文说“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而没有说“予爽然而悟渡者言近道”,正是如此。

(2)近道。教材中注释为:很有道理。近,接近。道,道理。

“道”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含义非常丰富,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是指与终极真理相联系、具有宗教意义的东西,如老子“道可道非常道”中的第一个“道”,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韩愈“传道受业解惑”的“道”,都非寻常一般道理可比,常译作“大道”、“圣道”。本文此处的“道”显然也不是一般的道理,否则说“近道(接近道理)”就讲不通了。根据上下文,可以译为“哲理”。“近道”换成现在的话,就是“包含着朴素的哲理啊”,当然“很有道理”了。

(3)穷暮而无所归宿。“穷暮”,教材注释为:一直到晚上。穷,穷尽。教材没有对“归宿”做出注解,教参注解为“住宿的地方”。因此整个句子翻译为“一直到晚上也没有地方睡觉”。

如果单看这一句,上述翻译似乎没什么问题。但联系上一句,“天下之以躁急自败”,显然说的不是具体某人某事,而是“天下”,因此“一直到晚上也没有地方睡觉”的翻译就太低层次了。实际上,“归宿”一词老早就用来指“结果,结局;最终着落”,例如《荀子·非十二子》:终日言成文典,反紃察之,则倜然无所归宿。而“穷暮”也早在汉代就用来比喻晚年,如孔融《杂诗》:“孤魂游穷暮,飘颻安所依?”因此,笔者认为,“穷暮而无所归宿”可以译为:“穷尽一生却最终没有归宿”,或“直到老死也没有结果”。

(4)“其犹是也夫”重复两遍,课后思考题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教参给出的答案为:表达了作者极其懊悔、惭愧,感悟至深的心情。

作者出发时天已不早,赶不上城门本就可能,否则就没有必要向渡者问话了,因此犯不着“极其懊悔”。周容作为一代大儒,不至于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就懊悔、惭愧,失魂落魄。此外,“躁急自败”虽然是“近道”,但终究不是那么高深难明,所以“感悟至深”也无从谈起。

《续古文观止》注解中谈到,时值明末清初,反清复明风起云涌,但都因准备不足,仓促起事而迅速瓦解。周容志存兴复,足迹遍天下,躁急自败当是借题发挥,有感而言。所以,“其犹是也夫”重复两遍是起强调作用,表达一种感慨、感叹,并希望人们以此为戒,不要重蹈覆辙。

陈祥霞,教师,现居山东日照。

猜你喜欢

教参思考题道理
道理都懂,为什么过不好这一生?
不好听,却很有道理
超级思考题
超级思考题
道理
神秘的教参
2016年《护理学报》继续教育思考题参考答案
喜欢你,有道理
2014年《护理学报》上半月刊继续教育思考题参考答案
教师、教参、教学之辩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