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重要性

2016-09-10王玉华刘信彤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2期
关键词:窦桂梅语文课写作能力

王玉华 刘信彤

教育不是作秀,教师不是演员,教参不是台本,教法须由教师选择,适合学生的就是最好的。费力去背别人的教案,可以把自己培养成演员,却永远也感受不到文本自身的魅力,也很难把她传达给学生。

当前某些语文老师,自己不去真正读作品,不去进行文本解读,而是从网上搜四、五个教案,拼拼凑凑就进教室。这样就把自己的工作做成了“体力活”,也不能真正体会到语文教学的乐趣,才会发出“上辈子杀人,这辈子教语文”的感慨。傅修延在他的《文本学》这本书中写道:“文本是文学的载体,一切文学活动本来都是围绕文本来进行的,作家创作文本,读者阅读文本,批评家研究文本。”[1]同理,语文的教学更离不开对文本的解读。文本解读理应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

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曹明海说:“语文教学中的文学作品解读就是对文本的理解、解释和建构。”[2]学生文本解读的过程就是对文本的理解、建构过程,经过了这样的理解、建构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得到提高。回忆高中的语文课,我为什么会在上课时一丝不苟,并且培养了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正是因为语文课上,语文老师并不是直接把答案塞给我们,而是能把我们带入到情境中。那些语文课,文本给我带来的情感是真切的。老师讲到“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我会幻想着自己就是那位美丽、温柔、多情、窈窕的女子,去擦拭英雄眼角的泪水。正是这种对文本的主动理解、建构,让我可以跟文本达到共鸣。个别大量参考别人教案的教师总是抱怨学生上课不积极配合,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殊不知,教师并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文本解读,学生也无法体会到文本的魅力,又何谈兴趣呢?相反,如果学生具备了自己分析课文的能力,阅读能力不也自然而然得到了提升?

从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看,教师进行文本解读,进而带领学生进行文本解读也是非常重要的。提到写作能力,我不禁想到了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单元的导学内容。这里明确提出一句话:诗歌与青年有天然的联系,少男少女喜欢用诗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情感。有兴趣的话,不防动动笔,学习写写新诗。如果学生在诗的学习过程中,不能真正走入文本,不能体味这些诗歌传达出的情怀思想,学生又怎会情不自禁地想去写些东西呢?于是,语文教师又开始努力了。学生写作能力不行,那就让学生写作文,一周写一篇,自己熬夜批改,改完常规评价一下,学生照样还是那样写。一学期下来,学生的作文水平没有任何实质提高,老师却教得特别累。到底应该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认为应该注重在平时课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引导,这又回到了文本解读上来。如果在课文教学中,教师就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学生真正参与到解读过程,真正有体会,情感有共鸣,感受到作品的魅力之后,教师就算不让学生写,学生恐怕也会情不自禁想写几句话,宣泄一下内心的情感。在一堂课讲完后,教师就可以直接让学生结合这节课的内容,随意写感想,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字数不限。我相信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能使老师掌握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这篇课文。

窦桂梅说:“要努力给学生打下两个底子,学习的底子,精神的底子。”[3]教师应切实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并在学生的灵魂上留下痕迹。之前也听过有的语文老师熬夜到晚上12点,一字一句地进行文本解读,上网查资料,只为给学生上好一堂课。这种做法看起来似乎很笨,但无论从学生收获角度还是教师自身发展角度看,这无疑是最省力的一个办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语文教师任重道远,探索语文教学的脚步也将永不停止。

参考文献:

[1]傅修延.文本学:文本主义文论系统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5页.

[2]曹明海.语文教学解释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98页.

[3]窦桂梅.听窦桂梅老师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6页.

王玉华,刘信彤,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窦桂梅语文课写作能力
可怕的语文课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语文课里挣分忙
从学生精神世界出发探析窦桂梅语文教材观
探寻语文教学中“真善美”教育
用文学教育启蒙心灵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窦桂梅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新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