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工会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
2016-09-10卢雨潇
卢雨潇
编者按
2015年11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重庆市和上海市群团改革试点方案。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强调:“要以改革的思维和办法去破解难题、解决问题,真正让群团组织焕发生机活力,成为党心民意同频共振的纽带,成为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知心人、贴心人。”
让群团“触角”无处不在
——加强基层群团组织建设,坚持眼睛向下、身子下移、资源下沉,多渠道、多形式充实基层力量,做到群众走到哪里,群团组织就建到哪里,群团工作就做到哪里。
2013年11月15日,九龙坡区职工服务(帮扶)中心。
在母亲搀扶下,农民工游江一瘸一拐挪进门。
“我上班时受了伤,因为单位一直没给我买社保,所以医疗费不能报销,工会能不能为我讨回公道?”游江声泪俱下。
“我们一定为你讨回公道。”受九龙坡区总工会委托的爱心律师团代表当场拍胸脯。
2014年3月13日,在爱心律师团帮助下,游江的诉求得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支持,获得了16000元赔偿金。
“有困难找工会,这话不假!”游江激动地说。
“缺位”之痛
2013年6月,九龙坡区总工会干部黄俊当选华宇楼宇联合工会专职副主席。
不曾想,她上班第一天就遇到难事——联合会创立时间不长,竟没有会员!
黄俊这个专职副主席,实际是一个“光杆司令”。
这个“光杆司令”一上任,就赶紧到辖区企业了解情况。
她敲开一家企业的门:“我是联合工会专职副主席黄俊,以后有困难可以找我!”
“砰……”大门重重合上。
碰了壁,黄俊不服输,再去另一家企业。
“我不认识你,你是不是骗子?”有企业职工问她。
…………
到基层转了一圈,黄俊发现一个严重问题:“部分基层工会组织长期缺人、缺钱、缺阵地,导致和企业职工联系脱节,职工对工会组织不熟悉、不信任,就像隔了一层冰。”
在全区乃至全市基层工会,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
如何“融冰”?
扩充“新军”
不久,华宇楼宇联合工会组织了一场“融冰之旅”活动,邀请辖区企业职工到江津区中山镇爬“爱情天梯”。
“加入工会后,我们会经常组织这样的活动;要是生活有困难,工会也会提供帮扶……希望大家踊跃入会!”登山途中,黄俊见缝插针做动员。
活动第二天,就有不少职工来到华宇楼宇联合工会活动室申办会员证。
随后,黄俊又策划了一系列活动,宣传加入工会的好处。
半年后,华宇楼宇联合工会就吸引了138名职工入会。
“华宇工会能取得如此成绩,专职干部黄俊功不可没。”区总工会评价。
在整个九龙坡区,像黄俊这样的工会专职干部一共有25人。
近年来,为破除“空壳工会”“纸上工会”“无为工会”等问题,九龙坡区总工会打响了一场“全覆盖”之战。
“全覆盖”由三场战役组成。
第一场战役的对象是人。
长期以来,基层工会干部队伍年龄偏大、配备不足、专业化程度低,影响了基层工会的组织覆盖率和作用发挥。
如何解决?九龙坡区总工会使出了两招。
第一招是拓展队伍,就是将竞争上岗与任期制相结合,招聘选拔了一批职业化工会干部。
第二招是做强队伍,就是通过定期举办工会干部培训班,提高工会专职干部服务能力。
两招并进,战果斐然。
一支专业工作队伍很快成长起来,黄俊就在其列。
这批新军的成立,推动九龙坡区工会组织将触角伸向基层。
经费保障
白雪莉是九龙坡区一家企业的工会主席。
2013年6月14日,她刚钻进工会办公室,职工王靖就急匆匆地找她来了。
“白主席,我看到工会干部亮出来的职责分工,你负责申请贫困职工帮扶救助,能不能帮我一把?”
“说说你的具体情况。”
“我得了白血病,家庭困难,承担不起医药费。”
…………
白雪莉立即向上级反映,取得区总工会的支持。
2013年6月20日,王靖得到了来自区总工会的5000元慰问金,区总工会还将王靖纳入了九龙坡区总工会建档困难职工。
“要是没有工会帮忙,我可能已经放弃了。”王靖一脸感激。
工会专业工作队伍建立起来后,组织设置上虽实现了覆盖,服务功能却没能得到很好发挥。
为何?
“没活动经费。”白雪莉说。
于是,九龙坡区总工会打响了第二场战役——解决经费保障:以职业化工会干部为单位,区总工会按照每年每人3万元工作经费进行补助。
“开展工作、帮扶贫困职工……手里有了钱,干工作也就有了底气。”白雪莉说。
建设“阵地”
2015年10月14日,阳光明媚,李云峰心里暖意融融。
这天,九龙坡区华岩镇民安华福社区工会联合会举办了农民工集中入会仪式。
“我自愿加入中华全国总工会……”映着火红会徽,50名新入会的农民工代表庄严宣誓。
“我以前在外地打工,好几次遇到难事都是求助无门。”李云峰感慨。
2014年,李云峰回到了重庆。
一天,民安华福社区宣传栏上一本精美小册子吸引了她的注意。
“宣传册就像连环画,好看又好懂。”李云峰说。
李云峰说的小册子,正是九龙坡区总工会精心设计的入会宣传手册。
“内容让我憧憬,我第一时间加入了工会。”李云峰说。
入会后,李云峰成了工会活动中心的常客。
在工会活动阵地“职工学校”,她学习了手工制作、法律知识等,个人技能得到很大提升。
她也参加了职工艺术团的文艺活动,精神生活得到了丰富。
…………
一系列贴心活动,让李云峰对工会产生了归属感。
以前,因为基层工会组织没有活动场地,影响了作用的发挥。
针对这个问题,九龙坡区总工会打响了第三场战役——针对具备场地条件的企业,利用办公场地就地建;对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和农民工群体,区总工会修建了区级基层工会组织活动中心。
活动阵地的开辟,让“李云峰們”找到了“娘家”。
三战告捷,九龙坡区基层工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吸引了近3万农民工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