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制造国际化之路

2016-09-10高鑫

中国报道 2016年1期
关键词:一带制造业战略

高鑫

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进全球化战略,提出了一系列长期的战略规划。“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制造业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创造了巨大空间。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规划,将带动我国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领域,引领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将作为重要的合作平台,为相关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需求和事实基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在谈及“中国制造2025”将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时,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会长、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美国美中投资基金董事局主席徐昌东如是说。

2015年12月6日,由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组织发起,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论坛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中国制造2025 助推‘一带一路’”为主题,各有关部委领导、知名并购企业、投融资机构代表,以及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位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在新常态下制造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更好地助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助力。

中国制造2025:中国品牌国际化道路

2015年5月,国务院相继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和《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指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可以说,推动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向国际市场,优化外贸结构,既能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也对构建互利共赢的国际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新的国际分工格局正在重塑,特别是随着各种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制造业内部也在发生深刻变革。

谈及中国制造业“走出去”,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中联部原副部长马文普表示,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我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将实施“中国制造2025”与“一带一路”战略作为我国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主动谋划发展动力转换的重要内容。中国企业“走出去”已经从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产品的“走出去”,发展到核电、高铁、电信、港口等高端装备走出国门,中国企业“走出去”已经呈现出“全方位、多领域”的特点。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总顾问白立忱同志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则指出,制造业的核心转变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而实现这一过程的关键是创新驱动。

在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副司长周振成看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有利于实施“一带一路”、中非“三网一化”合作等重大战略;有利于促进中国企业不断提升技术、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深化中国与有关国家的互利合作,促进其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当“中国制造2025”遇上“一带一路”

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投资合作,是近年来中国政府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和战略举措,也是中国企业顺应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已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在境外设立的企业近3万家,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已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对外承包工程的合同额和营业额均位居世界第一。商务部相关数据显示,仅2015年1至10月,通过“走出去”,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2个国家和地区的5553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对外投资58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3%。而截至2014年底,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实现各类投资924.6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0.5%。对外投资合作不仅提高了中国与东道国开展务实合作的层次和水平,也成为促进双边关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针对中国的机械工业如何抓住“一带一路”机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宋晓刚指出,机械制造“走出去”,是在产能合作、盘活存量的基础上,同步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一是要将“一带一路”周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重大国际基础建设项目,与装备优势产能“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以“工程”带“产业”。二是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按照国际惯例和商业原则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三是既要注重自身的转型升级,又要充分考虑所在国的国情和实际需求,加强与当地政府和企业的互利合作,按市场规律办事,处理好相关关系,“走出去”不是国际援助,要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确保投资保值增值。

周振成认为,综观发达国家的国际投资实践,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呈现“三段交汇”的特点。从发展水平看,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从发展速度看,仍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从发展内涵看,到了转型升级阶段,正逐步由对外投资大国向对外投资强国转变。近年来中国政府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措施,为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指明了方向。“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必将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而中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也必将对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如果说,过去30多年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任务是‘引进来’,那么今后的主要任务就是更好地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利用好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协调发展。”

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论坛,自设立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三届。论坛紧密结合国家不同时期发展战略,持续研究中国企业“走出去”,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中外企业家开展民间交流最具代表性的论坛品牌之一。

猜你喜欢

一带制造业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战略
战略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