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管理短板严守发展底线
2016-09-10未天
未天
开展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是本市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加快改善城乡生态环境面貌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补齐城市管理短板、严守城市发展底线的一项重大举措。长期以来,在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综合管理不断加强的同时,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违法经营、违法排污、违法居住等问题在郊区和城郊结合部的一些区域有所集聚,这些问题能否及时有效解决,直接关系如何坚守人口、土地、环境、安全四条保障城市有序运行的底线,直接影响城市功能提升和未来发展。
市委、市政府对此极为重视,去年以来,组织市、区各有关方面排摸确定环境污染严重、违法情况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区域,聚焦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违法经营、违法排污、违法居住等“五违”现象,按照安全隐患必须消除、违法无证建筑必须拆除、脏乱现象必须整治、违法经营必须取缔的“四必”要求,强力推进综合整治。一年多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的支持推动下,全市各有关方面上下协同、市区联手,合力推进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
第一批市级重点地块已全面完成整治任务。去年启动的第一批11个市级重点地块占地约30.2平方公里,今年上半年已全部完成综合整治任务,共消除违法用地5485亩,拆除违法建筑305万平方米,整治污染源963处,消除消防安全隐患2363处、生产安全隐患1248处,关闭无证及淘汰企业1359家,查处违法经营企业145家,涉及违法居住及非法从业人员3万余人。市环保局前阶段对第一批11个重点地块开展的环境质量后评估显示,通过实施“五违四必”综合整治,重点地块各类污染物排放大幅减少,相关区域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第二批市级重点地块综合整治已近收尾。今年,市委将“五违四必”综合整治列为全市“补短板”的两项重点任务之一,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第二批17个市级重点地块,占地约74.8平方公里,整治任务总量是第一批地块的四倍多,体量很大、硬骨头多、带动性强。各区和市有关部门积极咬定目标、协作攻坚,在任务较去年大幅度加量的情况下,进度也较去年进一步加快。1—8月,17个市级重点地块整治任务总体进度超过80%。同时,各区纷纷自我加压,以市级重点地块为标杆,主动梳理锁定了240个区级地块和一大批街镇级地块。在区域“五违四必”综合整治带动下,全市面上拆违工作取得新突破,去年共拆除违法建筑139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近四成;今年前8个月,已拆除违法建筑3776万平方米,是去年拆违总量的2.7倍。
重点地块河道水环境治理取得积极进展。在大力实施“五违四必”综合整治的同时,市、区加大了重点地块河道水环境治理力度,力争实现水岸环境联动治理、同步改善的目标,进一步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第一批11个市级重点地块中,除3个地块无河道外,其余8个地块共有河道275条、274公里。相关部门累计安排19个河道水环境治理专项,其中河道综合整治项目8个、河道轮疏项目7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4个。目前,已完工8项,在建10项,列入2017年水利专项计划的1项,另有7个地块实施污水厂提标改造和截污纳管。第二批17个市级重点地块中,除3个地块无河道外,其余14个地块共有河道595条398公里,累计安排28个河道水环境治理专项,其中河道综合整治项目15个、河道轮疏项目7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6个。目前,已完工3项,在建13项,前期审批5项,列入2017年水利专项计划7项,另有6个地块涉及截污纳管和污水管网建设。
生态修复和规划优化工作同步跟进实施。为切实巩固提升“五违四必”整治成效,市有关部门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支持各区大力推进整治地块绿化造林和生态修复。按照土地“复合利用、宜林则林”的原则,第一批11个市级重点地块以及闵行许浦村共安排造林4890亩,目前已造林1400多亩,计划年底前全部完成。第二批其它重点地块在完成整治后,也将根据土地性质、区域情况对适宜地块及时安排绿化造林和生态修复。同时,为促进相关区域的整体转型和长远发展,市规划国土资源局组织各区抓紧开展重点地块总体规划、控详规划、郊野单元规划等各类规划修编工作,需要编制和调整规划的10个区正认真落实,努力实现环境整治与区域发展相同步、相促进。
一年多来的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主要体现了4个特点:一是建立了强有力的工作机制;二是整合了各方面的资源力量;三是夯实了更牢固的工作基础;四是营造了更有利的社会氛围。但同时,对于各区和街镇反映的短期资金需求量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客观上受影响、基层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缺乏认定标准和处置流程,以及整治后有的地块长效管理没有及时跟上等一些困难问题,仍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在后续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下一步:扭住重点不放松
在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普陀红旗村现场会上,市委书记韩正强调,“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不进则退,必须持续用力,以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完成既定目标。下一步,将咬定目标不放松,加强统筹、增强合力,扎扎实实把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向前推进。
继续强力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任务。一是争取提前完成第二轮重点地块整治任务。加强对各重点地块“五违四必”整治情况的跟踪督查,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对区里遇到的难点问题及时帮助协调,加强配套服务。二是抓紧谋划启动新一轮重点地块整治工作。按照滚动推进的安排,近阶段正抓紧组织排摸梳理新一批市级重点地块,力争四季度启动整治。具体地块选取上,注重结合基本农田控制线、生态保护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等“三线划定”和城郊结合部的环境整治,锁定“五违”问题依然突出的相关区域,切实改善环境面貌和管理秩序,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大力推进全市黑臭河道治理工作。对黑臭河道和重污染河道进一步调查排摸、形成清单,抓紧完善“一河一方案”,明确治理标准、措施和节点安排,狠抓治理工作,确保明年底基本完成全市黑臭河道治理。
切实统筹增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合力。一是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对于正在编制和调整规划的地块,将在规划导向上严守四条底线,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同时结合整治进展及时实施过渡性种绿,规划明确后再按规划实施,避免地块闲置引发“五违”回潮。二是切实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市级层面加强政策协调研究,使政策充分体现有效性和覆盖面、更接地气、更符合基层实际,努力发挥市级支持政策的引领激励和突破支撑作用。三是积极完善管理标准制度。加快推进城市综合管理标准的编制工作,尤其对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制订规范可行的处置标准和管理要求,并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应管理制度,对有条件的吸纳到相关法规中加以固化。
抓紧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一是不断完善综合执法机制。在城管执法等队伍下沉街镇的新格局下,进一步健全基层执法联动和协作配合机制,有效整合各类执法力量,加大执法保障力度,依法规范开展执法整治,确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二是加快健全源头治理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基层治理、城市网格化管理等作用,形成对各类违法行为的动态发现机制,实施常态、长效管理,坚决防止反弹回潮。研究建立乡镇一级网格化环境监管网络,推动环境监管力量下沉,消除日常监管盲区。三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严格执行本市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严把产业准入关口,避免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中调整取缔的淘汰类企业改头换面、死灰复燃。进一步优化全市产业布局,大力推进“198”区域减量化和“195”区域转型升级。全面关闭郊区不规范禽畜养殖场,加快养殖业布局规模调整。四是切实强化责任追究机制。分级建立责任机制,把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责任层层落实到区和街镇各级党政负责人,并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确保真正实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