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红头文件”治理依赖是关键
2016-09-10婧蓝
婧蓝
政府机关出台的政策文件,往往因表述严谨让群众觉得“高冷”、不易懂。河南省日前要求,政府机关出台的“红头文件”要配套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即将“官话”翻译成“白话”,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把群众关心的事情讲清楚。(9月16日新华社)
“红头文件”我们并不陌生,因“红头文件”的“官话”缘由,不仅仅看起来标准,读起来更是严谨,更讲究“专业”。然而,“红头文件”对官员来说是专业了,但是对老百姓来说却有些“高冷”。尤其是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一不小心就会让文件的内容变味或者解读不全。因此,“红头文件”需要亲民,要接地气,首先就要打通“语言解读”上的最后一公里。
不过,红头文件若完全依赖于发布“解读版本”,是否会增加不必要的信息发布成本,或因为解读口径不一而更加让人看不懂?这两点也不得不防。这就要求,红头文件的“原件”,就应该要有普通民众的视角,最大限度地确保其表述的精确性。而除此之外,从源头上减少和规范红头文件,恐怕才是釜底抽薪之举。
河南的这一规定明确,社会关注度高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省政府规章必须进行解读。而在去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相关意见指出,要切实加强对红头文件的监督管理,逐步减少行政规范性文件。凡是直接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事项,原则上都要由法律法规作出规定。
还要看到,“红头文件”的发布程序比立法要“简约”得多,其本身的合理性也缺乏足够的保障。而加强对红头文件的“白话”解读,并未触及对红头文件本身合规性的审查。事实上,近年来屡有政府红头文件违法的案例被报道,典型如2013年12月,安徽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第45号文件:《关于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整体退出意见的通知》。而2015年4月,合肥中院判决“确认安徽省政府做出45号通知行为违法”。不难看出,若红头文件自身的合法性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再“通俗易懂”的解读,都可能无益于增进民众的权益。
正视民众“看不懂”红头文件的焦虑,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社会对于红头文件的规范要求,不能仅止于让人“看得懂”这一个方面。让政府出台的所有文件都经得起合法性审视,并逐步告别红头文件的治理依赖,才是普通民众最希望看到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