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突发性暴力事件应对的域外借鉴与启示
2016-09-10康东书
康东书
近年来,学校接连发生突发性暴力事件,最惨痛的是2010年接连发生5起校园重大伤亡事件。该类事件使教学相长、天真烂漫的美丽校园与穷凶极恶、残忍血腥的犯罪活动发生了关联,令人扼腕。当前,我国处在社会转型加速和矛盾突发期,这是社会和国家发展的普遍规律使然,因此借鉴发达国家已有的防范和处置经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了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韩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对象,并從中为我国防范和处置校园突发性暴力事件寻求办法。
一、校园突发性暴力事件应对的域外借鉴
(一)美国的“政府与社会协调监管”模式
美国政府与社会普遍认为,对社会的管制不应由政府独立完成,对于突发性暴力事件的监管也是如此,应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协调监管。在制定和完善相应法律制度的同时,加强学校、社区及家庭对暴力事件的预防与监管,提高社会成员对于突发性暴力事件的应对能力,激发公民维护国家和社会安全的责任感。同时,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对信息传播进行分级,过滤垃圾和有害信息,减少暴力性思想的传播。此种模式的运行,既降低了政府的监管成本,又提升了监管效果,能够实现最大程度地降低伤害,达到双赢的效果。
(二)加拿大的“完备的互联网监管机构和体系”模式
加拿大会对各类犯罪形式通过出台法律进行清晰的界定。加拿大是一个信息化程度、网络服务和电子政务成熟度很高的国家,对于突发性暴力事件的监管,这些优势充分发挥了作用,通过建立完备的互联网监管机构和体系,从不良网络信息中分流出非法信息和攻击性信息,对网络舆情信息实现自我规制。同时,加拿大努力提高民众的自律意识,选择一些公民作为代表,为突发性暴力事件提供信息及反馈,并参与研究解决突发性暴力事件的常见问题,从根源上查找原因并予以解决,降低突发性暴力事件出现的频率。
(三)法国的“政府、行业和用户三方共同调控”模式
法国社会普遍认为,公权力的行使不应超出其应占的比例,应将其限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因此,法国政府要求行业和用户一起加入到对突发性暴力事件的监管中来,行业内部监督机构相继成立,对信息传播进行监测,并自我调控社会中出现的暴力舆论。法国政府认为,突发性暴力事件这一问题仅靠某个人、某个机构是无法解决的,只有人人参与,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解决该问题,因此,政府、行业和用户三方应互相协助,实现共同调控,在不造成公权力过度行使的情况下,维持社会运行的平衡。
(四)德国的“合作化管理”模式
德国实行的合作化管理模式是让公民参与到突发性暴力事件的治理中去的一种民主模式。公民参与其中有利有弊难以准确评判,因其价值主要是由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参与公民的个人素质两方面来决定。民主需要成本,公民参与的时间耗费、危险系数等,从单一的标准无法检验,而应当放到历史的长河中、横向的社会中进行宏观辩证的考量。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公民参与突发性暴力事件的历史成本一定是远远低于其历史收益的。因为对于突发性暴力事件,公民可以参与到预测信息的收集、提前的预防,以及引导事后的舆论导向,应该说是绝对的利大于弊。同时,公民的参与可以提高其维护国家安全及人民利益的热情,较之冷漠的国民来说,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团结。
(五)韩国的“实名制管理”模式
韩国的实名制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恶意、虚假、暴力信息的传播,对于公民特别是未成年人接触的信息进行净化,防止未成年人因缺乏判断力而跟风。突发性暴力事件的形成原因中,存在一定数量因接触错误思想而实施犯罪的行为人,而实名制管理会使人们在传播信息时谨慎分辨信息的可信度,缩小错误思想传播的范围,降低错误思想的影响幅度,其对减少突发性暴力事件有积极意义。
(六)新加坡的“将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置于首位”的模式
新加坡“将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置于首位”的模式着手从日常的点滴生活中去构建,如加强危机教育,帮助社会成员掌握基本的应对技巧和能力,同时开通公开、顺畅、权威的沟通渠道,在减少群众惶恐心理的同时,也有利于流言传播的阻断。注重有问题及时解决,而不是将问题掩盖,造成更坏的负面后果。在突发性暴力事件发生后,及时解决受损群众的后续安置问题,提升政府形象,形成良性循环的防范处置模式。成熟高效的预防与处理模式,对减少降低突发性暴力事件的发生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对我国的启示
从上述国家防范与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的经验来看,校园安全防范在时间上要提前做好日常防控预案、加强防控演练,增强广大群众和师生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在主体上形成合力,除了政府相关部门,行业、民间团体、周围群众,尤其是校内派出所、保卫机构、安全保障队等要统一调配、分工与协作明确,切实形成防范与处置校园突发性暴力事件的合力;同时,在信息上掌握先机,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等筛除攻击性信息,掌握危险情报,及时公布权威信息,引导舆情方向。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