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医院财务管理与JCI评审标准
2016-09-10孙丽丽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医院财务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而JCI评审标准对于大型的公立医院来说有着巨大的借鉴作用,那么,如何结合我国医院的实际现状,吸收JCI评审标准的精华来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JCI是国际医疗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的简称,JCI标准是世界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代表了医院服务和医院管理的最高水平。JCI评审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基于质量管理和持续质量改进的原则,目标是鼓励医疗机构应用国际公认标准、国际患者安全目标和各种可衡量指标等来展现其不断的、可持续发展的改进。在JCI评审标准的第二部分,关于医疗机构管理标注中,强调了利用数据关注重点问题,寻求质量的可持续改进,完善各种系统和流程,有计划的安排设备和资源,用绩效标准来评价重要设施改进的必要,对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并保证其安全、提高员工所需的教育、有效的沟通与信息的管理。
我国医院在学习JCI标准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过于追求管理是否精细、是否温馨,却忽视其对医疗可及性和连续性等体现医院服务宗旨相关规定的偏差。那么,如何才能结合我国医疗机构的实际国情,将JCI优质、安全的管理理念贯穿于日常财务管理的全过程是我们需要深入细化思考的。当前我国医院的财务管理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全面预算管理效果不明显
随着医疗环境的不断改善,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科研、教学等量化指标也慢慢的纳入了医院财务管理的范畴,然而,大多数医院并没有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预算工作由财务科的会计核算人员兼职完成,再加之没有专业的预算管理软件,不但专业性不强,更加无法对预算执行的结果及情况进行可控性分析。而且,还存在着许多科室不重视预算的执行,认为预算管理是财务科的职责所在,这样就导致了预算项目和收支额度经常发生变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没有相对应的考核激励机制,而是墨守成规的无限延续,这样不但使预算工作变成了一种机械的上报执行,而且也没有提高各科室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
二、绩效管理体系不健全
绩效是“成绩”与“表现”的意思。其主要内容是“经济、效率、公平”。绩效管理是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发展的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沟通、绩效考核、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也是管理者和职工不断交流沟通的过程。然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大多数医院存在着在制定绩效目标的过程中并没有与医疗科室进行深入的沟通,并没有真正的走进科室去了解科室面临的现状,从而造成了理想脱离实际的现象,考核结果也变得客观性,到月末分配奖金时,造成许多科室存在疑惑与不满的情绪,使医院绩效的管理变得形式化、理论化。面对这种情况,只有让每位员工都积极参与绩效管理的管理工作,明确绩效管理的制度,及时与员工进行沟通,及时纠正,才能真正做到全员参与,全程跟进,全体激励。
三、财务内控制度不完善
内控制度是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医院为维护财产物资安全、保证财政收支合法、会计资料真实、实现经营目标、提高经济效益而形成的一种内部自我协调、制约和检查的控制系统。在现代医院里不但并没有将内控制度作为科学管理的重要部分,而且相关人员缺乏对内控制度的认识,更加没有建立一个较完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财务部门也同样存在这样的漏洞,只是做一些简单的会计基础性工作,而财务人员并没有一个对完整的内部控制系统的认识。大多数的公立医院并没有适合于本医院的内部控制体系,这不但造成了领导者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没有理论的制度可以参考,也导致执行不严、监督不及时的弊端。
四、就医环境满意度低
JCI标准是站在病人的角度,从病人的利益与安全出发,对医院的管理、临床、后勤等部门提出严格的要求,目的是为患者提供完善的安全的健全的优质的服务体系,,我们可以吸收国外医院先进的管理经验来完善我国的医疗环境,建立一套完善的新型的医疗管理体制。例如美国梅奥诊所(Mayo Clinic)虽被称为“诊所”,但他却为每位患者提供最好服务质量,其品牌的核心价值观是“病人的需要第一”(the needs of the patient Come first),简单而直接的七个字。我们的财务工作又何尝不需要这样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在国内的公立医院里,大多数的就医环境和服务态度并不为百姓所满意,服务环境往往给患者造成一种就医难、就医贵的感觉。面对大量的业务,复杂的种类,导致了财务报销与收费窗口等服务流程繁杂,琐碎。患者与临床工作人员的抱怨也颇多,财务部门也可以结合JCI标准对财务相关的指标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形成满意度评分制,这样不但是对整个财务内部工作的一种自我考核与评价,更加可以改善给患者带来的一成不变的旧印象,财务部门虽在整个医院环境中属于辅助协助的部门,但是也可以结合JCI对财务管理的考核项目来提高医院财务工作质量与效率。
根据JCI标准,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是我们将要持续改进的关键。伴随着医院持续发展,加强预算全面管理,编制适合于本医院的预算管理制度,对工资、福利费、工会经费、招待费、广告费等进行预算管理的监督与控制,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及进度进行分析、监督与考核;加强医院内部控制意识,准确定位,规范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并且编制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有财务开支的审批流程、管理制度,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及时掌握会计法、税法等相关法规政策、调整相对应的财务工作,以保证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实用性、协调性;同时对单位内部控制的实施要综合运用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模式,加强评价、监督机制,以达到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的相互监督、制衡;完善科室绩效考核制度,激发和调动员工积极性、发挥员工潜力,将JCI核心要素转化为科室绩效考核指标,按科室性质不同进行考核,例如医疗科室可以从原来的成本效益、工作量两个指标考核转化成再次基础上加入JCI标准考核3个角度进行考核,在制定过程中以“病人为中心、质量持续改进”为导向,促进科室改变理念,将医院质量改进目标落实到每一个科室,逐年改进,最后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最终实现JCI精髓。
健全的财务管理体制不但是医院管理水平的一种体现,也是规范医院各项经济行为的有力方法,在医院医疗水平不断进步发展的同时,也要有一个具有有效的财务管理水平的财务部门作为协助,当我们发现自身不足的同时,结合JCI标准的各项要求,去慢慢缩小与JCI标准的差距,使医院的管理水平达到一种持续改进的良好发展态势,定期进行财务分析,找出不足之处,以达到医院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杭琴.JCI标准与医院财务管理.卫生经济研究.2014年05期.62-63页.
[2]李敏强.浅谈基于国际医院管理(JCI)标准的医院财务管理.中国卫生资源.2013年1月.第16卷.第1期
[3]雷鸣.论我国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创新思路.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第18期.
作者简介:孙丽丽(1989-),女,汉族,毕业于沈阳理工大学,会计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