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关系的述评

2016-09-10杨瑞

时代金融 2016年2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层面劳动力

【摘要】经济增长过程实质上就是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这种转变的顺利实现要以人力资本的不断提高为前提。产业结构的升级关键需要人才,人才的形成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产物。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简要评述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关键词】人力资本 产业结构

一、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的理论研究

(一)国外相关理論研究

舒尔茨(1971)明确提出人力资本的基本概念,将人力资本分为五类并论证了教育培训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影响。

罗默(1986)把生产投入分为物质劳动和人力资本,运用在生产模型中,并认为只有人力资本才能促进经济增长。

卢卡斯(1988)使用更加微观的方法分析人力资本,在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索洛技术决定论的增长模型,最后得出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型,认为只有专业化人力资本才能促进经济增长。

威廉·配第(1672)发现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以及国民收入水平的差距,主要是因为产业结构的不同。他认为工业比农业和服务业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并且“产业见的这种收入差距,将推动劳动力从低收入的产业向高收入的产业转移”。

柯林·克拉克(l930)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印证了配第的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逐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然后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K.H提出相对报酬影响劳动力流动和产业结构动,劳动力的流动受报酬,公司规模,就业安全环境等等因素影响,人力资本合理流动,能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托马斯·帕特里克运用人力资源理论来讨论人力资本,个人和企业对新的资本投入很重视,企业把劳动力价值资本积累上升到公司的战略。人力资本是人通过技能和能力形成的,最终成为战略基础。

(二)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代谦、别朝霞利用比较优势理论来分析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认为各国的动态比较优势决定人力资本积累消长;只有当人力资本水平不断提高,发展中国家才能利用比较优势向有利于自己发展方向演变,不断向更高级的产业演进,实现经济不断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毛毡宾、冉茂盛运用需求和供给理论的关系来分析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主要从人力资本供给角度来说明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是人力资本的有效供给,产业转换速度由人力资本的有效供给决定的,产业结构转换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产业结构转换的核心是产业转型,产业结构转型是保持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是从无竞争优势的产业向新兴产业与竞争优势的转化的必然过程。高的人力资本水平以及供给效率将为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欧阳晓、刘智勇认为比起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本水平,发展中国家较低,且异质型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技术水平之间组合,并与多元化产业结构有较好的适应型。

(三)上述理论主要从几个方面来说明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本的关系

1.国外关于人力资本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研究很成熟,但很少研究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本的关系,大多学者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说明,人力资本作为一个要素,影响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劳动力在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将人力资源理论与人力资本结合,并使人力资本上升到战略地位。

2.国内学者主要从西方国家的经济理论出发,结合我国的经济实际状况来分析问题。运用比较优势理论或微观角度来说明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得出人力资本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经济的增长。

二、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评述

(一)国外相关的实证分析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运用配第一克拉克定律理论并在其基础上,搜集和整理了50多个国家的数据,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方面入手,对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进行考察,从而更支出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通过对产业革命以来50年间,20多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工业部之间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被称为“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的工业化阶段理论: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即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和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

(二)国内相关实证分析

黎耀新(1994)认为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重要的影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表现在要素的组合关系和比例,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以及技术密集型的比较成本优势,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方向。并运用生产模型,利用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性以及弹性说明在我国九十年代产业结构调整中,劳动力替代资本。

张强国、温军等人(2011)使用中国1978至2008年各省份动态面板数据,从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研究里人力资本水平及其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论表明:人力资本显著促进全国及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人力资本内部结构对东部地区产业结构有显著影响,并得到数据支持,但对全国及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影响所得数据不足支出其效应。人力资本水平以及结构促进我国以及区域层面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胡春林(2012)将人力资本分为基础性人力资本和专业性人力资本,通过广东省数据分析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性人力资本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增长主要因素,而专业性人力资本对第二产业增长产生主要作用。

(三)上述实证主要从几个方面来说明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本的关系

1.国外学者主要通过生产模型,把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来研究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增长,进一步研究产业之间的规律。

2.国内学者在国家层面、区域层面、省级层面来研究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关系,并细分人力资本的类别以及衡量指标,并运用数据实证分析,得出我国的不同的人力资本对国家层面、区域层面以及各省层面的影响不同。

参考文献

[1]欧阳峣,刘智勇.发展中大国人力资本综合优势与经济增长-基于异质型与适应型视角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11):26-35

[2]张国强,温军,汤向俊.中国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38-146

[3]邱兆林.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基于人力资本异质型的视角[J].JTG,2015(2):21-25

[4]李斌,张瑶.异质型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变动—基于省级动态面板的系统GMM估计[J].商业研究,2015(5):11-16

作者简介:杨瑞(1989-),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硕士研究生,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方向:现代劳动经济理论及其应用。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层面劳动力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从语言和体系两个层面理解庄子的“吾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