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欧亚国家贸易中的地理因素影响
2016-09-10周思宇
【摘要】本文基于引力模型,对2007~2013年中国同14个欧亚贸易伙伴国的面板数据进行时间效应回归,得出:以往中国同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往来多通过海运进行,距离越远,贸易成本越高;在与中国距离相同的两个贸易国中,与某国存在陆地运输通道,会比不存在陆运通道的国家发生更多贸易。中国作为海陆兼备的国家, 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倡导与欧亚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将为促进中国同欧亚国家贸易发挥积极影响。
【关键词】一带一路 运输成本 引力模型
一、引言
国与国之间的直线距离以及海陆分布因素会直接影响货物贸易的运输成本,进而影响到两国间货物贸易的发展。传统的引力模型将两国直线距离作为分子解释国际贸易,即国与国之间直线距离越近,运输成本通常越低,越有利于国际贸易发展。基于此,以往的引力模型应用只注重把地理距离作为控制变量,主要用于研究其他经济因素對贸易的影响,鲜有学者专门考察海陆因素的重要性。
通常认为,海上运输具有成本低的优势,加上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的开通等使海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国际贸易的最主要运输方式。但随着海港及航线建设的边际增长效益递减,以及现今国际贸易对时效性要求的与日俱增,公路、火车等陆地运输方式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在传统引力模型考察直线距离的基础上,搜集2007年经济危机初期到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初步提出之际7年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同14个欧亚贸易伙伴国之间的海陆因素即直线距离和两国之间是否存在陆地运输途径进行时间效应回归,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加快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提供理论支持。
二、文献综述
引力模型源于物理学,最早由Tinbergen(1962)和Poyhotnen(1963)分别引入贸易研究领域。其基本含义是:两国双边贸易规模与它们各自的经济规模大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直线距离远近成反比。Linnemann(1966)以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为理论基础,引入了更多变量来考察引力模型的扩展。Leamer(1974)用引力模型和H-O理论来解释贸易流动。Linnemann和Leamer的研究为贸易引力模型提供了两种不同的理论基础,一般均衡模型侧重供需的动态平衡,而HO理论侧重资源禀赋与要素流动。Bergstrand(1985)以虚拟变量的方式引入人均收入、汇率变动等影响贸易额的控制变量,对引力模型做了进一步扩展。Anderson(2011)探讨了贸易引力模型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继续围绕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引力模型以及从自然物理科学规律和经济科学规律的异同视角加强探索。罗来军等(2014)引入了引力模型的方向性因素,识别上述因素对进口和出口的不同影响。此外,贸易引力模型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应用也有待深入研究。针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中的贸易引力模型应用,孔庆峰(2015)从贸易便利化水平指出,贸易便利化水平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引力的最主要来源,远远超过关税降低的影响;刘红铎等(2016)认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融度与双边贸易流量均呈倒U型的非线性关。
上述学者分别从文化纽带、贸易便利化等角度分析“一带一路”战略,但是尚未见对中国“一带一路”尤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海陆分布因素对双边贸易影响的研究,这正是本文的课题。
三、引入地理因素的引力模型构建
基于引力模型结论,本文以中国同欧亚及大洋洲的主要贸易伙伴为对象,将“贸易伙伴国的经济规模与中国经济规模乘积”,“贸易伙伴国首都与北京直线距离”,“贸易伙伴国人均国民收入”,“贸易伙伴国对华直接投资”以及“是否存在陆地货运通道”,“是否是世界贸易组织会员国”两个二值变量引入模型,对因变量中国与贸易伙伴国进出口综合进行解释,得到以下模型。考虑到自变量间数量级差异大,因此全部采用非线性对数形式。
lnTrade=β0+β1lnGDPcn×GDPi+β2lnDistance+β3lnGNI+β4 lnFDI
表1 变量说明表
■
本文选取了2007年至2013年之间中国同英国、爱尔兰、德国、瑞士、捷克、俄罗斯、印度、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日本、泰国、哈萨克斯坦、菲律宾、澳大利亚等14国的对外贸易总额作为样本。在样本国家中,欧洲国家6个,亚洲国家7个,岛屿国家(不存在陆地运输通道)7个,内陆国3个。
四、回归结果
表2 基于引力模型的回归分析结果
■
注:*、**、***分别代表在10%、5%、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模型(1)中是引力模型的基本方程,可以看出中国与贸易国GDP乘积、地理距离这两个因素都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检测,但是调整的R2相对较低,解释能力较差。模型(2)是将所有变量引入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除虚拟变量“是否存在陆地物流通道”外,其他变量都通过1%显著性水平检测,调整的R2也较高,解释能力较强。方程(3)是没有引入虚拟变量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在模型(3)中人均国民收入一项只通过了10%显著性水平检测。
模型(4)是本文最终采用的模型。模型中虚拟变量“是否存在陆地物流通道”通过5%显著性水平假设,其余所有系数都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的假设检验,可以认为所有系数都是高度显著的。
五、回归结果分析
综上所述,模型(4)基于引力模型较好解释了在中国与欧亚14国贸易国的贸易往来。本文所选取的14个贸易伙伴国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地理方面多元性较强,因而本模型中人均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对华直接投资三个自变量间不存在非常强的相关关系。此外由于各系数都十分显著且符合实证前的判断,可以认为本模型不存在明显的多重共线性。
第一,中国与欧亚14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乘积与中国通上述国际的贸易额正相关。经济规模的背后是一个国家对进口的潜在需求能力与出口实际能力。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总量越大,出口生产能力越强,对进口需求量越大。因此,除了贸易国自身的经济形势以外,中国还可以通过主动寻求发展国内经济来带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第二,地理因素仍然在国际贸易中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对贸易的阻碍作用正在缩小。两国间直线距离与贸易额负相关;虚拟变量“是否存在陆地运输途径”与贸易额正相关但系数相对较小。这两个自变量所代表的是两国间的贸易成本。地理距离越远,贸易成本越大。以往中国同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往来多通过海运进行,距离成本明显;通过虚拟变量的实证分析可以认为,在距离相同的两个贸易国中,如果中国与某国存在陆地运输通道,会比不存在陆运通道的岛屿国家发生更多贸易。这一点恰好呼应了当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增加我国与欧亚大陆贸易伙伴实现互联互通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将產生巨大正面作用。
第三,人均国民收入与传统货物贸易额呈负相关。人均收人通常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而中国作为中等收入水平国家,在与发达国家进行贸易的时原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正面临东南亚国家的竞争在逐渐消失。而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往来所占比重逐渐加大,也可以解释人均国民收入与传统货物贸易额呈负相关。
第四,中国与欧亚14国贸易额与对贸易国的直接投资正相关且在统计上高度显著,反映具有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国际直接投资包括资本、技术、信息、经营管理知识等的一揽子要素转移,此点增加并强化了中国在劳动力、自然资源上的比较优势,由此产生贸易创造效应。
第五,虚拟变量“是否为世贸组织会员国”与贸易额呈负相关且高度显著。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世贸组织对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世贸组织多边谈判屡屡遭遇挫折,世贸组织对世界贸易的促进作用正面临考验。美日等发达国家纷纷转向争取双边贸易安排跳过世贸组织,中国则致力于构建东盟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等区域性贸易安排。与此同时,由于本文包括中国在内的15个国家有14个在2007年~2013年间均为世贸组织成员(哈萨克斯坦至今未加入),因此样本选择的广泛性不足也是重要原因。
六、结论与政策启示
实证结果显示,引力模型中的两国GDP乘积、贸易国对华直接投资,虚拟变量“是否存在陆运通道”等三个自变量与贸易额正相关;中国与贸易国直线距离,贸易国人均国民收入,虚拟变量“是否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等三个自变量与贸易额负相关。模型总体上解释了中国与上述14国90%贸易,模型中所有自变量都通过了5%显著性水平检验。
基于此,可以认为,中国作为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同时具有发展海洋运输和陆地运输的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发挥比较优势,主要通过远洋运输从巴西、澳大利亚、中东等能源输出国进口大宗商品,向发达国家出口低价值链的工业制成品的发展方式,促进了中国经济过去三十年的腾飞。随着中国的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原有的劳动力比较优势被其他国家取代,使得中国急需寻找经济转型的突破口。“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提供战略机遇。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对地理位置远近和是否存在公路、火车、管道等陆地运输方式两种地理因素进行分析,验证了地理位置远近与国际贸易总额呈反比的关系;得出了陆地运输途径会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结论。
参考文献
[1]罗来军,罗雨泽,刘畅,Saileshsingh Gunessee.基于引力模型重新推导的双边国际贸易检验[J].世界经济,2014,12:67-94.
[2]史朝兴,顾海英,秦向东.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中应用的理论基础研究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05,02:39-44.
[3]孔庆峰,董虹蔚.“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测算与贸易潜力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5,12:158-168.
[4]刘洪铎,李文宇,陈和.文化交融如何影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往来——基于1995-2013年微观贸易数据的实证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16,02:3-13.
[5]赵翊.“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潜力分析[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4,03:58-67.
作者简介:周思宇(1995-),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2013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