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2016-09-10吴小宝

时代金融 2016年2期
关键词:技术创新经济增长民营企业

【摘要】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市场经济转型初步完成,国内涌现大批民营企业,这些民营企业很快便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仅促进着经济建设,更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但随着经济速度的不断加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许多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面临困境。在我国进入WTO后,为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更多机会。国内企业不仅要面临本土竞争,还要承受来自国际市场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在这种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想要持续发展下去,技术创新无疑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民营企业应不断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技术创新。本文将针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展开研究。

【关键词】经济增长 民营企业 技术创新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逐步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技术水平和先进性将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技术创新决定着企业经营的成败。技术创新对经济市场规模、模式,甚至利益分配都产生着影响,直接影响经济增长,技术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是赢得市场的必要条件。在经济发展实践中不难发现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民营企业在我经济体系中占据的比重急剧增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企业技术创新显得更加重要。

一、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科学内涵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用现有知识和资源,在特定环境下,进行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生产过程创新、服务方式创新等活动,来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从而占据市场实际价值,增强企业竞争优势[1]。科学是技术之源,技术是产业之源,重大的技术创新会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根本性转变。技术创新可能带来两种结果:一种是技术创新并不会给产品带来影响,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消耗、能源消耗、人工费用;而另一种技术创新则会给产品带来影响,会衍生出新的产品,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路径。企业生产过程中技术水平往往决定产品成本以及企业相关生产要素。企业想要控制生产成本,保障经济效益的实现,就要进行技术创新。从世界经济发展格局来看,知识经济背景下,许多企业的产品已不再局限于实体产品,而是卖技术、卖专利,开展技术进出口[2]。例如,IBM作为世界级电脑企业,现如今却舍弃了实体市场,转型为一家纯粹的技术公司,不再卖电脑,只卖技术。IBM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享有很多专利,并斥资十亿美元,开发电脑系统Watson,开发了大量大数据软件、智慧城市软件。目前美国已成为主要的技术出口国,技术创新不仅促进了技术传播,丰富了企业知识储备,更促进了经济发展这毋庸置疑。

二、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通过前文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科学内涵的分析,不难看出,技术创新有助于经济增长。企业创新不仅给企业带来了新的生产方式,更带来新的产业结构和新理念,对企业生产优化、产品结构升级起着显著作用。技术创新带来的是高科技、高质量、高附加值[3]。创新技术直接影响商品外观、质量、核心、种类等问题。以智能手机市场为例,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但苹果手机却占据了市场份额的百分之二十七,其根本问题就在于技术创新。IOS系统的性能影响了消费者忠诚度与重复购买率,很显然是一次成功的技术创新,可见技术创新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力。并且技术创新在降低生产成本,企业运营成本的同时,更改善了产品品质,增强了企业优势。相同产品,在同一环境下,生产成本低的一方便取得了价格优势。另外,技术创新还决定着社会分工,通常不具备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都处于产业链末端,而拥有技术的一方往往是最大受益方。邓小平曾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也曾提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的动力”的观念。这两个观点揭示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技术创新是人类财务富之源,是竞争增长的根本动力。从农业生产角度来讲,技术创新是实现农业工业化的必然之路,人工种植、收割、效率低,往往劳动与利益不成比例,只能获得极小的利益并满足自身需求。而基于技術创新的工业生产,走向了机械化农业,机械设备代替人工作业,生产效率更高,大大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出。从工业角度来看,技术创新为社会带来了许多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例如,工业合成、化学合成、纤维合成等,这有效降低了工业原料供应市场价格。若技术落后最终只能被市场淘汰。德国经济学家德力西曾经说过“一个国家可能很穷,但它若有创新能力,它的日子就会越过越富裕”,这句话在战后的日本的得到了验证[4]。战后的日本凭借技术创新,迅速从经济萎靡的战败国家走向世界级经济大国。目前很多西方发达国家都在走技术创新路线,以科学技术来促进经济发展。从我国经济发展来看,产品生产中的能源耗费仍在持续增长,能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解决能源问题必须通过技术创新,以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促进节能战略的实施[5]。中国家电名牌海尔集团就是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进行产品结构优化,短短十几年便迅速成为中国电器龙头企业。民营企业想要增强实力,提高竞争竞争力,必须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对于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社会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意义。

三、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及建议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实际上技术创新困难重重,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并不理想,制约因素较多。例如,技术创新人才缺乏,缺乏技术创新管理,缺少技术创新资金等,国内很多民营企业并不能对技术创新模式正确把握,缺乏技术创新风险管理控制意识,技术创新过程中需承受的风险较多。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企业百分之四十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整体创新能力弱,技术创新投资严重不足。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是民营企业自身资金基础薄弱,创业资本少,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许多困难,周转资金仍需依靠外部资金,无力进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是企业自身不重视技术创新,资金往往投入到现有市场中,来确保现有经济效益,从而降低经营风险,对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认识明显不足,所以并没有构建相应技术开发创新机制。这十分不利于企业持续发展,技术的落后将直接导致企业失去竞争优势,甚至被市场所淘汰。

另外,很多企业缺乏技術创新风险控制意识。技术创新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属于一种投资行为,任何投资都伴随着风险。一些技术开发中,若技术开发完成时市场上已出现更优质的技术或产品,就会导致开发成本难以回收。此外,若新技术、新产品无法得到市场认同,不能赢得市场,便无法取得预期经济效益。然而,当前很多企业在技术创新中走的是模仿路线,这些机械模仿不仅会使企业陷入侵权纠纷,更会造成技术上的不稳定,技术壁垒较强,十分不利于配套技术开发,很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风险,使技术开发成本无法回收,使企业遭受经济损失。仅靠机械模仿无法赢得市场,更无法获得消费者认同,现今市场环境下,民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势在必行。

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及战略制定时,要根据企业经营目标,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进行技术创新。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必须认识到技术创新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构建技术创新职能部门,加大投资力度,分析竞争地位对技术创新的要求。处于竞争优势地位的企业一般会力图保持其技术的先进性。而处于劣势地位的企业一般会选择以模仿创新来扭转局面。技术创新一定要符合竞争地位的要求,量力而行,模仿与创新间要选好时机、选好方式,切勿机械模仿,要进行必要的二次创新。创新中应进行及时的市场分析,根据市场需求,采取有针对性、时效性的技术创新策略,从而为企业持续发展奠定技术基础。另外,要加强对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技术创新属于一种知识创新,离不开专业知识型、技术型人才,专业人才是进行技术创新的前提条件。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要对现有人才进行培训,强化人才专业知识。另外,要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以激发员工创新热情,使其能够全身心的参与到技术创新创新中。另一方面,要提高风险意识,加强技术创新风险控制,通过风险评估、风险识别、风险预测对技术创新风险进行管理,尽可能降低不确定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造成的影响。此外,企业提高法律意识,做好知识产权管理,构建想要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规范技术研究与开发过程,避免侵权纠纷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另外,如果企业在技术创新中,遇到困境,难以突破,可以选择与外部技术主体进行合作,扬长避短,从而发挥自己的优势,构建技术联盟迅速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正文的分析可以知道,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科学技术的落后代表着经济的落后,科学技术的腾飞预示着经济的腾飞。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民营企业想要增强优势,站稳脚步,就要进行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赓金洲.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的互动机理及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13(11):119-124.

[2]赵秀丽.国家创新体系视角下的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3.11(14):132-136.

[3]杨俊祥.基于知识管理的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2.13(07):119-126.

[4]黄乔坤.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与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3.11(12):122-123.

[5]杨德伟,汤湘希.政府研发资助强度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内生性视角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1.12:64-73.

作者简介:吴小宝(1987-),男,汉族,福建安溪,现供职于福建中潇投资有限公司,经理,本科,研究领域:知识产权经济学。

猜你喜欢

技术创新经济增长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