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银行业金融机构如何有效识别防控国别风险

2016-09-10罗亿东

时代金融 2016年2期
关键词:识别银行防控

【摘要】国别风险影响因素复杂多变,传播速度快,危害范围广,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资产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外向性程度越来越高,国别风险事件频发使我国银行境外资产面临较大潜在威胁,如何充分识别和有效防控国别风险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本文结合我国银行国别风险管理中存在的問题,提出建立与自身情况相适应的国别风险评级体系、构建系统完善的国别风险评估报告体系、积极采取国别风险转移和缓释措施等建议,以实现有效识别与防控国别风险。

【关键词】银行 国别风险 识别 防控

一、国别风险概述

(一)国别风险起源

国别风险源于20世纪50年代国际银行跨境业务。那时当某国银行向其他主权国家或本国境外企业提供贷款时,可能出现的海外信贷风险被称为国别风险。1959年古巴革命后新政权对美国巨额财产实行国有化,引起美国政府、企业和学界的巨大震动和高度重视,由此拉开了国别风险研究序幕。此后,历经国际石油危机、拉美债务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等风险事件,国别风险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二)国别风险定义与主要特征

迄今为止,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国别风险定义,因为国别风险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国际关系、自然环境及突发事件等诸多方面,不同国际经济活动需要分析、评估的国别风险因素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学术界对国别风险的定义更为宽泛、其涉及风险主体既包括银行,也包括国家、企业及个人等;而银行对国别风险的定义则相对具体,风险主体是银行,更关注国别风险的源头及可能给银行造成的损失。

中国银监会发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国别风险管理指引》将国别风险定义为: 因某国经济、政治、社会变化及事件,导致该国借款人或债务人没有能力或拒绝偿付银行债务,或使银行在该国商业存在遭受损失,或使银行遭受其他损失的风险[1]。目前,我国银行一般采用这一定义。

国别风险是银行跨境业务经营中面临的重要风险,与其他风险相比,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诱发因素的不可抗性。其诱发因素可能是一国或地区的经济状况恶化、政治动荡(如内部冲突和外部冲突)和社会不安(如恐怖主义和自然灾害)、资产被国有化或被征用、政府拒付对外债务、外汇管制或货币贬值等,这些变动不由企业或个人所改变,对所有相关企业和个人,甚至是主权政府产生影响。二是影响因素复杂多变且难以预测。国别风险既可能来自于主权政府违约,也可能来自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如通货膨胀、经济衰退),还可能来自于政治社会状况的变化(如社会动荡、资产被国有化),或来自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如地震、海啸等重大自然灾害),而且这些因素还会随着国际局势或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国别风险影响因素的复杂多变性导致它预测的高难度。三是传播速度快,危害范围广。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投资经营活动和金融业务不断增多,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这不仅增加了国别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而且导致一个国家的国别风险事件会快速传播至其他国家乃至全球。四是涉及范围广,损失金额大。对于银行而言,国别风险存在于授信、国际资本市场业务、设立境外机构等经营活动中。一般而言,如银行在经营中遭遇到某家企业的信用风险,其损失可能仅局限于该企业贷款本息;然而,如遇到国别风险,其损失将可能是在该国家所有跨境业务的总和,远大于单一客户信用风险的损失。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国别风险防控措施

国别风险具有突发性强、影响范围广、危害性大等特点,一旦发生较难化解。因此银行的国别风险防控措施应以事前防控为主。以下结合我国银行国别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国别风险防控措施相关建议。

(一)我国银行国别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适应自身特点的内部评级。目前我国银行多采用外部评级,即直接采用外部评级机构评级结果对国别风险进行管理。如美国国家风险国际指南(ICRG)、英国经济学人情报社等定期发布的国别风险评级,惠誉、穆迪、标普定期发布的主权风险评级等。外部评级可以作为国别风险管理工作的参考,但也存在一定局限。一是覆盖范围有限。如ICRG可提供140个国家的国别风险评级,但与联合国193个成员国相比仍有部分无法覆盖。二是政治风险评估方面不够客观,不能体现发展中国家立场。如ICRG将政治体制作为政治风险评价基础,认为社会越民主,就越具有可靠感,受突发性政治巨变的影响越小,政治风险越低,部分发展中国家被西方认为民主程度不高,得分偏低。三是评级结果不能体现被评级国家与我国业务合作情况。由于外部评级本身的制约,被评级国家与我国的经贸合作情况,双边合作资信情况未能反映在评级结果中。

2.国别风险系统性评估不够,评估力量有待加强。由于我国银行开展境外业务较晚,部分银行尚未开展系统性国别风险评估工作,加之境外机构相对缺乏,评估人员经验不足等原因,未能充分识别国别风险。

3.国别风险缓释措施不足。由于东道国政治社会状况及法律环境等与本国差异较大,与境内业务相比银行较难对境外业务实施实际掌控。特别是在一些不发达国家,往往难以获取抵押物,或即使有抵押物也没有足够的机制获得抵押物价值,严重时抵押物完全不可以动用,甚至遭到目标国法律歧视。

(二)我国银行国别风险防控相关建议

1.建立以内部评级为主的国别风险评级体系。国别风险评级是银行实施国别风险管理的基础,也是境外贷款审批决策、贷款定价、贷款风险分类的重要参考因素。因此,银行应建立与国别风险暴露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以内部评级为主、外部评级为辅的国别风险评级体系。该评级体系可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一方面可以通过专家评分的方法,就政治外交、制度运营、社会安全环境方面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综合定性分析。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数学模型较为精确的分析各风险因子导致国别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指标筛选以及多重差异分析,最后实施系统性定量分析。

2.构建完善的国别风险评估报告体系。在国别风险评级的基础上,为系统全面反映国别风险详细情况,需要构建国别风险评估报告体系。国别风险评估报告作为国别风险识别与评估的重要载体,完成报告的过程,即国别风险识别与评估的过程。国别风险评估报告内容主要涵盖政治外交环境、经济金融环境、制度运营环境、社会安全环境、与我国政治经贸关系、外部评级情况以及综合评估和政策建议,可以运用到贷前调查和贷后检查环节中,以有效识别、防控国别风险。

3.积极采取国别风险转移和缓释措施。国别风险转移和缓释是指通过相关措施,将国别风险从境外资产业务国别风险所属国家转出,降低或消除国别风险对境外业务不利影响的行为。主要国别风险转移和缓释措施包括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和提供第三方担保。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提供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以及投资保险等,可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和缓释国别风险。第三方担保指通过寻求国际多边机构、第三国企业或银行提供有法律效力的保证,使国别风险转移至信誉较佳的第三国。此外,境外业务还可考虑采用银团贷款方式。当国际贷款金额庞大且不易取得第三者保证时,可通过银团贷款由参与银行共担风险,减少银行单独放款的可能风险。银行亦可通过与世界银行或其他国际金融机构合作融资的方式,达到化解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银行业金融机构国别风险管理指引》.中国银监会,(银监发 [2010]45号).

作者简介:罗亿东(1977-),男,汉族,广东普宁人,任职于中国进出口银行风险管理部,研究方向:国别风险管理。

猜你喜欢

识别银行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青岛市中山公园园林树木易混淆品种识别
“存梦银行”破产记
论犯罪危险人格的识别
银行激进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