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金融市场的状况与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
2016-09-10仲贤维
仲贤维
【摘要】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决定了金融体系的创新与发展,然而,国内企业在面临国际市场经济普遍下行的整体趋势下,筹资问题已成为制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利用国内的金融创新来拓宽企业筹资渠道已是当下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故本文从我国金融市场的行业现状及创新发展角度出发,围绕企业筹资普遍存在的现有问题进行分析,最终列举出现阶段企业筹措资金的新途径。
【关键词】金融市场 筹资方式 决策因素
一、简述我国金融市场行业现状
(一)国内金融市场现状
传统时期,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企业筹集资金环节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承载着筹措资金与资源分配的关键使命。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其现存问题逐步凸显,譬如:由于历史原因的存在,其在贷款投放对象上存在融资偏好;由于银行内控机制的缺失,其在存贷款期限上存在错配混乱;由于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推进,其重视股东收益及短期利益的程度已转型推进,故选择过度规避风险的倾向进一步扩大;另外,银行在金融风险承担方面,尚未建立、健全风险分担机制,以使得风险的量化考核成为泡影。故此,我国金融市场需从银行主导向资本主导过渡,最终走向市场主导型的融资模式也已势在必行。
(二)国内金融市场现存问题分析
我国金融市场与成熟市场相较仍有诸多不足之处:
1.结构失衡。国内金融机构目前虽呈现优化创新趋势,但其现存结构仍不能满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与适应全球视角的内在需要,甚至会成为加快金融效率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发展制约瓶颈。
2.缺乏创新。我国金融创新仍较为滞后,更多是依赖于政府政策支持,虽各领域有不同程度创新,但却展现为不均衡现状。
3.机制失效。一般而言,金融市场各类借贷利率应为民间高于非银行金融机构高于商行借贷高于银行同业拆借高于中央银行再贴现利率,但我国实际借贷利率并不使然。实际操作中,银行同业拆借利率高于商行贷款利率,从而引起“钱荒”现象。
(三)构建金融体系的多元化创新
我国金融体系虽未形成健全与完善的微观结构,但与以往相比,创新程度已有很大进步,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包括股票、货币、债券等多层次的交易场所,其金融产品的交易种类也呈现多元化趋势。提到金融创新,即是指其可通过改变现有金融体制及新增金融衍生工具等途径加以实现,以获取市场潜在利润,实现行业基于盈利动机而持续推进的发展空间。
金融创新从宏观意义上讲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包括金融行业的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产品与服务创新,组织与管理模式创新及制度创新等各个方面,本文大致从工具、市场及制度三方面加以分析:
1.工具创新。为了适应当下各种信用形式的演变和拓展,金融业应适时创新有价证券、汇票、期货等金融交易对象,赋予其期限性、流动性等的新特征,以实现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资需求。
2.市场创新。金融业可通过金融工具创新来进一步扩展业务范畴,例如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从事跨境股票与债券交易,把信贷和债券相结合,以短期信贷和流动证券的双重优势来逐步完善金融市场的改革与创新。
3.制度创新。制度性变革包括建立新的组织机构,调整金融政策,实行新的管理方法,放松金融管制等方面,借此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与革命性新发展。
二、浅析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趋势
为了实现加速金融市场发展的宏伟蓝图,我国应鉴于金融市场的现状抓紧货币市场深发展,从而为各经济主体提供一个高流动、低风险的资金融通渠道,也为实现社会公共资源高效配置、现代金融行业制度建立及行业产业结构调整贡献一份力量。
(一)加速金融市场发展的举措
加快金融市场发展,应着眼于加快货币市场发展。只有重新认定货币市场重要地位,健全与规范同业拆借市场交易环境(包括在充分发挥拆借融资功能时交易网络系统的安全问题及拆借行为的规范性等),加大抵押担保拆借比重,改变拆借市场以信用拆借为主的客观现状,并通过制定新交易规则与监管办法,促进市场运转更加正常及规范,除此之外,还应加大央行调控力度,才能提高金融行业的融资能力,以此达到防范金融风险,发展金融市场的最终目的。
另一方面,加快资本市场发展。资本市场突破口应着重主抓企业(包括中小企业和非国有制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政策调整,以满足它们的资金需求;健全国債融资市场,扩大债券发行规模,着力发展产权交易,完善市场组织结构及逐步落实社会保障资金进入机制等以促进资本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除此之外,引入央行调控机制,以存款准备金和再贷款利率为手段控制信贷规模,并增强自身能力开放金融市场,通过公开性的市场业务,适度紧缩和松动的货币政策以调节货币供给量,从而完善央行的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还需建立更加有效的监管体系,通过行业前景规划、货币政策引导、金融市场监督、规范信息发布及市场准入等方式调控金融市场,以最大限度地防范化解风险。
另外,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包括投资主体、融资主体、证券公司等),实现金融市场的主体深化改革,完善主体企业的资本结构,健全客户的安全保管与受偿制度来推动金融改革,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以实现全面促进国内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势头。
(二)简述金融市场行业发展趋势
我国金融市场未来发展主要表现为:
首先,市场规模迅速增长。基于我国未来经济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分析,国内金融市场发展将更加壮大,再加上金融主体不断增加,参与程度不断增强,市场开放程度也逐步扩大,都会成为市场规模化的重要保障。
其次,市场主体活跃度增强,产品创新更加灵动,信用衍生品地位显著。现阶段,无论对于是市场主管还是市场参与者来讲,创新都是其实现深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传统市场上的理念、产品、服务等都需适时革新,以迅速确立金融市场的重要地位。
再次,市场结构更加优化,主要表现为融资结构的变化,其通过短期融资和股票融资等功能的逐步恢复,已大大提高了融资规模;市场结构的变化,比如同业拆借市场中交易品种、定价机制等的变化;投资者结构的变化等,这都将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
所以,近年来纵观金融行业发展真可谓好戏连台:“余额宝”的预热带动了各种“宝”类理财产品的出现,互联网理财P2P平台紧随其后,保险业为冲规模也频频推出理财业务,同时,京东“白条”,“蚂蚁微贷”等众筹平台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大病医保也已落实到全国各个省份。上述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无疑不在惠及民生、拓宽渠道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这是行业整体发展的最强利好着力点。
三、现代企业筹资渠道分析
现阶段,全球经济事态不景气及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使得企业筹资状况不容乐观,各企业或多或少均存在贷款难题。企业为了满足自身生产经营的需要,可进行如下筹资渠道的选择:
(一)内部筹资
内部筹资即为企业从内部获取资金的一种方式,它以保密程度高,借款成本小,筹资风险少等优势而成为企业最容易接受的首选筹资方式。内部筹资的来源包括企业固定资金,应付税利和尚未运作的专项资金等,另外,企业职工及内部的各项福利基金也是其可利用的一项专项资本,必要时企业可适当斟酌加以应用。
(二)外部筹资
外部筹资是企业筹资的最主要方式,但与内部筹资相比,它不以保密程度高,借款成本小,筹资风险少而见长,而是因为其具有灵活、快捷、筹资量大等特点占据上风,因此,鉴于其优缺点并存的现象,在具体应用时,应必须谨慎进行。企业外部筹资渠道可概括为:
1.生产运行中资本的再循环。资本再循环是外部筹资的最基本方式,企业只有根据其日常的运行状况合理将资金进行再循环使用,才能达到弥补资金漏洞、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及获取高额利润的经营目的。
2.国家出台的财政扶持政策。国家在征纳税方面的调节与减免政策的实施,变相成为了现代企业筹资的重要来源。这些流动资金量大且风险小,企业可通过合理纳税筹划的方式获得国家下拨款项或扶持税额,此时,充分发挥这些资本的机会成本效用,就可以实现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宽。
3.商业银行的信贷方面支持。不容置疑,银行信贷已成为企业普通接受的一种筹资方式,只要通过银行授信审查,即可获得充沛的资金,且方式灵活,利用有效,所以,银行业信贷一致占据金额市场的主导地位。
4.金融市场的股权债权筹资。国内新三板的推出也立显我国股票市场的创新与完善,上市企业可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筹措大量资金,与此同时,股权筹资还可以实现分散经营风险,公开企业经营,树立大众形象等的积极作用。
另外,债券筹资也正随着经济体制的完善而不断拓展,其提供的短期与长期分期偿还的方式可供企业结合自身经营情况灵活选择,所以,债券市场也较为活跃。
5.民间个人资本与外商投资。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得民间积累了大量社会财富与民间资本,所以,在遵循市场规律、相关法律条文,采取互惠原则的基础上引入民间个人资本与外商投资资本,采用独资或参股的模式进行管控,并将其投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以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筹资渠道。
四、企业筹资方式创新
(一)我国企业筹资方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
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为企业筹资提供了更多渠道与方式,网络金融现正以一种燎原之势迅猛发展,也无疑拓宽了企业的筹资渠道。同时,金融市场的产品创新也使得企业更多地愿意考虑新型业务的渗透,这不失为金融市场与企业筹资的双向互动新发展。那么,企业在选择融资渠道时的便利性问题已得以解决,但除此之外,企业还应仔细斟酌一下多项因素:
1.资金要求。资金要求是筹资环节的最基本影响因素,其中,筹资量、筹资时效及使用期限引领了企业筹资的选择方向。企业应根据实际资金需求量来严格测算筹资数额,另外,对于筹资时效和筹备后的使用时效问题,要保证二者的及时性与持续性,才能实现企业筹措资金的实际目的。
2.自身要求。提及筹资,毕竟筹资的主体是企业自身,因此,企业的规模、发展目标、资信状况、偿债及盈利能力等各项指标在筹资环节的影响都不容小觑。只有在筹资前,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将企业自身因素综合考量,制定成本最低、收效最好的筹资方针,才更利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3.筹资风险。企业筹集资金需要承受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不同的筹资方式及渠道都会带来不同的经营和财务风险。那么,企业在具体选择筹资方式时,应将现存及预计经营、财务风险,诸如盈利水平、借款利息率等全面考虑其中,才能最大限度缩小筹资的风险敞口,降低风险隐患,从而在出现可变性筹资决策中积极、从容地进行应对。
4.筹资成本。企业在财务筹划中,应不遗余力地寻找成本最低原则,借以适度合理的避税来增加企业流动资金,变相地增加资金的机会成本,进而达到资本报酬高于筹资成本的经济效益。
5.资本结构。企业资本结构关乎其生存、发展的大计,资本结构的实质即是指企业现有资本与负债的比例问题。一旦资本结构发生变化,将可能会严重影响利益相关者的实际利益,所以,只有企业资本、负债比例恰当,才能实现最佳资本结构,以使其综合成本较低而企业价值最大。
(二)我国企业筹资方式的策略选择
1.企业规模视角。(1)大型企业。大型企业一般规模较大、生产能力较强,故对于它们而言,筹资时一般都需要大量资金并且资金需求期限都较长,所以在选择时可更多考虑股票、债券等长期筹资方式,抑或借助其良好的知名度和信誉度,通过信用借贷,银行保理等进行资金的筹集。
(2)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筹资难已成为国内热点问题,其生产规模小、资金借贷量少且常用于短期投入,故企业在筹资时可首选流动性较强的短期借貸,例如银行借款、租赁筹资等,另外,金融市场上一些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新产品也推向市场,企业可以更多关注,以实现效率高、成本低的筹资效益。
2.风险承载视角。(1)保守型企业。保守型筹资组合策略是指企业的长期借款不仅要满足长期资产管理需要,甚至还要满足部分短期资产的资金需求,以避免出现短期借款由于期限短、使用周期短且频繁办理审批手续等而延误需求,这种选择降低了筹资风险,减少了还款压力,但却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筹资成本。
(2)稳定型企业。企业的领导者如若偏重于稳定,那么筹资组合一般会将长期与短期筹资方式相结合,同时选择市场上较为成熟的筹资渠道,借以长期资金实现长期资产的管理,而临时的、应急性的短期借款则用于满足短期资产需求,这样既可以满足筹资需求,又能够节约筹资资本成本,实现双丰收。
(3)激进型企业。激进型组合筹资则较为大胆,它与保守型截然相反,不仅不用长期借款来保证短期管理需要,甚至连部分长期资产的管控也可以通过短期资金来满足,所以其优势显著,大大降低了资本成本,但与此同时,所承担的风险也将会倍增。
3.发展能力视角。(1)发展不稳定。当企业处于生命周期中的初创期或发展不稳定的上升期时,负债还款压力将是其面临的严峻问题,故企业一般在这时更多选择权益筹资,即内部筹资或发行股票等,把还款转化为分红形式,以缓解因负债带来的巨大资金偿还压力。
(2)发展较稳定。当企业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其资本结构就可以偏向于负债化,诸如借款、发行债券等,进而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实现其核心竞争力强、市场保有率高等愿景,以求在维护金融市场债权人利益的同时保障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刘玥,杨亚萍.《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筹资方式的抉择》.《会计之友》,2011年第29期.
[2]李佩华.影响企业选择筹资方式的因素分析[J].商情,2013,(2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