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油企业管理控制人工成本的有效途径

2016-09-10耿洪娟

经济师 2016年2期

耿洪娟

摘 要: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低迷,我国石油企业的油气收入大幅减少,开源节流、提质增效是石油开采企业目前的重中之重。剖析油气生产成本构成,人工成本所占比重较大。文章结合石油行业实际,从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劳务效率、加强员工激励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控制人工成本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减员增效 体制机制创新 考核激励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2-291-02

当新常态遭遇低油价,石油企业整体进入“极寒期”,石油开采企业的发展更加艰难,特别是进入开发中后期的老油田,资源接替不足,人口负担过重,管理控制人工成本,减员增效势在必行。

一、加强财务管理,促进职工薪酬规范标准

1.职工薪酬管理合理规范。职工薪酬是人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整个企业的队伍稳定。我国财政部门颁布的最新的会计准则,其中关于应付职工薪酬的规定作了重新的调整,财务人员要熟悉准则内容,加强新会计准则下应付职工薪酬的研究和实际运用,确保职工薪酬管理合理标准。财务人员和劳资人员在争取人工成本的额度时,要关注分项指标的数额,均衡支出,合理避税,降低职工的名誉收入,提高职工的实际所得。

2.人工成本预算分析及时到位。加强人工成本预算,建立劳动工资投入产出工作新机制,健全与定员标准相适应的先进的劳动定额预算体系,准确掌握人工成本预算和分析方法,企业财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需认真分析每项员工薪酬支出的动因、范围和特点,建立相应的预算管理机制。引入人工成本财务预警制度,企业应在每年财务决算后对照年初人工成本预算指标,分析人工成本人均效益指标,对比年初确定人工成本控制目标,对人工成本控制结果进行判定。要通过对人工成本指标的分析,建立企业人工成本分析的控制体系,即从水平状态进行比率控制,从增长状态进行弹性控制,制订后期的全面人工成本控制方案,确保人工成本管理可控。

二、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实现企业减员增效

1.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对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以精干高效为外在表现,以扁平化架构、科学化决策、市场化运行、社会化服务为内涵的“油公司模式”。创新改革管理,压扁管理层,精简结构,通过机构业务整合,精干高效组织体系,内部挖潜,减员提质增效。对于石油企业供水、供电、供气、供暖和物业等“四供一业”单位,从业人员多、市场规模大、专业程度高、服务能力强,可以利用现有品牌、资质和市场等资源,采取全资合作、混合所有制等形式,通过公司化改造,组建专业化公司,实行企业管理、市场化运作。利用与地方政府战略合作,推进市政道路、桥涵、污水处理和公园广场等市政设施移交地方管理等。打破各单位界线,统筹安排和管理人员队伍,辅助及服务单位业务市场外,打破原有固定格局,按内部市场规则开展业务,盘活人力资源和队伍,调动大家积极性,实现多创效多得。

2.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利用政策鼓励有外出创业意愿和老弱病残疾人员离岗、内退,减少人工成本总量,实现自然减员。组织开展有针对性培训,帮助有自主创业意愿的离岗休息员工提高创业能力。对有自主创业意愿但缺乏启动资金的离岗休息员工,可探索通过地方政府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在符合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可优先吸纳离岗休息员工为条件,利用非核心业务闲置资产与管理规范的社会企业进行合资经营,或将闲置资产租赁给有资质的社会企业经营。鼓励离岗休息员工到改制企业、业务外包的承包方工作。通过减员,实现优胜劣汰、择优上岗、人尽其才,提高劳动生产率,真正地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

3.扩展外部市场业务。健全外部市场组织机构,引导生产辅助队伍走出油田。开展大修、小修、试油、带压作业等技术服务。充分发挥油田的现有业务的品牌优势,抓住国家天然气大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在天然气开发、集输、处理以及酸性气体净化、深加工等领域的技术优势,成立专业化服务公司,开拓天然气深加工市场,形成全产业链技术服务。积极利用自有资质和企业整体资源,积极扩大海外市场,积极承揽外部市场和海外市场的服务业务,拓展服务业务范围,把握当前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培育新的效益增长点。加强外闯市场急缺专业人员的储备工作,积极调查研究,摸清职工意愿,对有外出意愿的员工,结合市场需求和个人技术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培训。鼓励富余人员加强学习,掌握多项专业技能,着力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劳务外派或机构改制时可随时适应市场需求,在外部市场竞争中迅速占领位置。

三、精简劳动用工总量,提高平均人工效率

1.优化精简部分岗位。加强定员定额管理,建立企业内部岗位体系,根据工作流程及岗位工作的负荷度、岗位工作环境、工作性质等综合因素,确定各岗位的合理用工方式,建立员工动态管理机制。推动生产布局合理调整,改善劳动组织,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最佳配置,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于新进人员应首先考虑补充生产一线岗位和主力专业岗位,加大管理岗位和辅助岗位的用工控制力度,向一线和急需专业倾斜,树立整体效率观念。通过对各岗位用工情况的摸查,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简单工种专业合并,优化岗位人员。对各岗位工作量进行评价,对业务量少、生产效益不足的岗位进行优化合并,减少岗位定员,做好岗位职责分工,优化劳动组织,达到通过提高人均产出来达到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

2.广泛应用信息自动化技术。以数字化改造、信息化提升为依托,智能管控技术在油田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单一的人工操作,如果大范围内地应用,可以大大节约油田企业的人工成本。油田企业应针对技术落后、设备陈旧、重复工作量大的岗位进行技术改造和智能化应用。应根据各个单位和岗位实际,分模块开发应用。如:通过多种技术集成的智能远程管控系统,满足油区无人值守的生产需要,实现对油井、计量站、计量间、注水站实施全方位、全天候视频监控,实现自动报警、语音对讲、异常情况跟踪与录像取证等功能。改变原有按单一工种划分班组的(下转第293页)(上接第291页)劳动组织模式,减少企业用工总量,实现巡检、操作、资料录取和资料分析一人兼多岗,减少人工成本。对于供水、供电、供气等面对众多分户计量的用户,通过安装智能远程抄表系统,将众多抄表员从重复繁琐的抄表工作中解放出来,减少大部分的人员,实现抄表、分析、结算一人兼多岗。智能技术的应用,在提高工作质量的同时减少操作人员数量,至少可减少50%的用工量,可以有效控制人工成本。

3.实施员工分类业绩考核激励。引入竞争机制,员工绩效考核激励的利用,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积极性。将石油企业各个岗位和工作,根据业务范围和特点大致分类,有操作型员工、技术性员工、管理型员工。根据“三支队伍”的特点,分别制定评价考核办法,实现“多劳多得,多创效多得”,激发队伍活力。量化评价员工绩效,将员工的成长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探索建立经营目标考核体系、全员绩效考核体系、经营项目考核体系、专项评价考核体系和精神薪资激励机制的“4+1”绩效管理模式,提高员工为企业创效的能力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郭延山.企业控制人工成本的几点做法[J].财务与会计,2014(1)

[2] 牟静.浅谈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的控制对策[J].时代金融,2011(21)

(作者单位:中原油田分公司 河南濮阳 457001)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