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出版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2016-09-10李永明赵立军
李永明 赵立军
摘 要:文章简述了出版企业由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单位后的发展现状,在认真研究财税政策对出版企业的扶持和鼓励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常态下出版企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财税政策扶持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新常态 出版企业 财税政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084-02
近几年来,在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下,出版单位纷纷转企改制,成为出版企业。出版企业主要包括图书出版企业、音像出版企业、报刊出版企业、新华书店企业、印刷企业、印刷物资供应企业。转企以后,这些企业在国家的利好政策下快速成长,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产业和市场的发展,为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在对新常态下出版企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出版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一、新常态下我国出版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新常态下,经济增速和驱动力都有所变化,速度有所放缓,万众创业,大众创新,创新驱动非常重要。我国企业在打造核心竞争力方面形成了几个重点行业,以信息传递、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依靠创新发展,产生了一些转型升级的企业。从地域上来说,“一带一路”的发展思路,使企业发展的市场更加广阔,眼光更加开阔。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国际交流合作的扩大、区域经济体的形成、城镇化建设的加快等,都是我国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在这种形势下,国家在财税政策的制定方面以鼓励为主,并且体现了引导性和扶持性。
(二)挑战
在新常态下,出版业做为以内容为核心的制造业,存在着门槛低、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性等较为劣势的特点,同时面对着网络时代对内容出版的冲击。在融资、创新、核心竞争力、抗风险能力等方面也面临着新的考验。出版如何做好,如何做大,财税政策无疑对出版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出版企业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同质化产品非常多,库存积压非常大,资金运转困难,网络冲击严重,发行量下降等等,许多问题困扰着出版业的发展。要破解这些难题,资金投入是必需的,而融资也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出版企业为内容产业,又担负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重任,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非常重要。中国出版,不但要面向全国,更要走向全世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出版企业依然存在着人才匮乏、体制机制未完全理顺、市场萎缩等问题,依然需要国家在财政税收方面的支持。
二、当前出版企业发展相关财税政策现状及问题
(一)财税政策现状
自2008年以来,全国出版单位开始转企改制,由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为鼓励出版单位转制,国家在营业收入、资产评估、资产转让等方面给予若干税收优惠政策,这些政策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增值税、营业税等。一般都是自转企注册之日起,减免以上税种,并且对资产划转转让中涉及的增值税、营业税、城建税、印花税、契税等税种给予适当优惠政策,还有出口退税政策。出版企业在库存滞销可申请税前扣除。,国家为扶持文化事业发展,从中央到地方,设立了各类发展基金和补贴资金,比如:文化产业专项发展基金、出版改革项目库、古籍图书整理资助基金、艺术基金等。国家对3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也制订了专门的财税优惠政策,出版企业一般人数都在300人以下,符合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通过学习掌握税收优惠适用的对象和流程,出版企业可以运用和享受新的政策。可以说,国家大力鼓励扶持出版企业发展,“扶上马,送一程”。但是,在出版企业由事业转为企业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有的出版单位转企比较慢;有的单位转企以后,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现象。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财税政策,对于刚刚由事业转为企业的出版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对出版企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激励作用,出版科研上了一个新台阶,出版企业经济结构、体制机制等方面都有了大的改观,在国内有几家大型出版企业已上市,出版企业在这几年整体面貌为之一变。但是,在出版企业的财政税收政策方面还存在着需改进的地方。
1.出版企业相关财税政策比较单一,没有和其他产业联合起来协同作战。
2.由于受互联网阅读的影响,纸质媒体的阅读人群大大萎缩,出版企业受到了很大冲击,希望减税、免税力度加大。
3.由于出版企业涉及编、印、发、供等行业,内容产业又具有其特殊性,产研结合、产供销一条龙,各个行业之间的结合比较紧密。人才需求量大,比如,印刷企业须升级换代,推行绿色印刷,对人才的需求比较急迫。所以,出版企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的财税政策力度还须加大。
4.出版企业要实现和社会各个行业的联动,为全社会服务,有关联动社会服务方面的财税政策力度还须加大。
5.出版企业要发展,就要走创新之路。无论是体制机制方面,还是产品革新研发销售方面,创新才能走出活路,关于出版企业自主创新激励方面的政策力度还须加大。
6.出版企业发展要借助社会力量,借力打力,要与相关产业联动,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整合社会闲散资金,与更宽大领域的企业合作,国家在资金支持和融资方面的财税政策力度还须加大。
7.文化行业存在一个著作权归属的问题,近年来,关于著作权归属方面的纠纷比较多,急需规范保护。由于有的上市公司效益较好,出版行业也出现了高收入者。所以,在著作权保护、薪酬分配、出版问题研究等方面的费用应纳入所得税扣减范围。
8.由于出版企业经营规模相对小,国家在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范围内有“应纳税所得额”、“月销售额”两项限制,希望能将适合这两项政策的范围扩大,将出版企业更多地容纳进来。
三、新常态下完善出版企业财税政策的建议
(一)出版企业相关财税政策法律体系有待健全
出版企业相关财税政策首先要在国家法律的大背景下实施实践。出版企业涉及行业较多,总量也较大,仅图书出版单位,全国有近600家。自出版单位由事业转企以来,国家各类支持政策纷纷出台,支持出版企业改企后顺利发展,这些政策为出版企业尽快踏上快车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些利好政策包括企业所得税、房产税,还包括增值税、营业税、印花税、城建维护税、契税等。目前看来,这些政策需要完善的财税法律体系作为保障,政府从法律层面以纲领性的文件形式将这些利好政策规定下来,显得尤为重要。
(二)出版企业投融资财税政策亟需进一步完善
1.出版企业的发展,不同于其他制造业,在产品的设计和制作相对简单,但是产品种类非常多,每一种产品就是一种个性特色。近几年来,一本畅销书发行量上百万册,利润巨大,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出版企业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面临着吸收社会其他行业资金的问题。但是,出版企业看好选题容易,摸准市场容易,对风险的抗拒能力却较差。因此,社会资本不看好出版企业,融资比较难。希望国家在投资基金建设和投融资政策方面,能给予更多的优惠和引导。对于银行、民间资本、投融资机构和出版企业合作方面考虑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减免。尤其是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出版企业,对于投资出版的民企在个人所得税上给予减免,通过政策引导与鼓励给投资者退税的优惠政策。
2.在经济新常态下,出版企业要通过完善资产监管运营机制和评价考核机制实现财税支持的落实。出版企业要善于将出版的社会效益考核量化,社会效益包括政治导向、出版服务、社会反响、人才建设、流程建设、制度建设、安全生产等方面。通过量化社会考核指标,可以直观地了解出版产品的社会和市场反应,从而更加科学地配置出版资源,提高对市场指标的反应能力,对收视率、点击率、阅读量、发行量、销售量、汇款度等能有精准的认知。对于主管主办制度与出资人制度的有机衔接、生产投入预算的编制、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国有资产管理、保护出资人权利、重大经营决策、科学考核机制的建立、资产监管、资源配置、科学考核机制的建立、社会效益的有效实现以及“两个责任”的确实落实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财税政策要继续完善鼓励出版企业自主创新和人才培养
1.资助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出版企业也不例外。出版企业的自主创新涉及纸质和音像产品制作、销售,印刷企业产品线改造,发行企业市场开发、渠道维护、物流建设,供应单位市场开拓、服务维护,以及出版业与相关产业的生产要素合作、资金合作,从而拓宽出版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打造出版航母。自主创新包括高新科技园区建设、产品研发、科技人才培养等多项投入。如果国家能在税收方面给予减免;在财政投入方面给予倾斜;在研发方面给予优惠;在技术的开发、服务、咨询、转让方面给予免征企业所得税和流转税;在设备投入方面给予税前抵扣,那么,出版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会有更大的提高。
2.出版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建设,包括编辑、记者、营销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设计人员等。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需要有政策鼓励、绩效鼓励、成果奖励、资金支持、继续教育、拓展培训、科研培养、公益性捐助等措施。在人才培养方面付出的投入,可以通过个人所得税免征、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各类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企业所得税扣除等方式实现激励和支持。
(四)财政对出版企业的支持力度有待继续加强
1.关于出版企业的投资收益,国家在这方面有省属重点出版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免交的政策许可,这一政策应延长时间。在出版企业资金使用方面,应鼓励财政资金、国有资金和民间资本加入,将资金使用方式创新,最好能够设立出版方面的基金,并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2.在不违反国家财税体制总体原则的情况下,为了促进出版企业的快速成长,对关于出版企业的财政补贴结构、补贴方向、补贴对象、补贴领域要做调整,能够向重点项目、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先进技术、环保产业方向倾斜。出版企业同样存在着打造大型重点出版企业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财政资助办法、出版专项基金、社会购买项目、资本注入、兼并重组等的扶持力度。
3.在加大财政对出版企业投入的同时,也要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和绩效。出版企业注重打造文化品牌和无形资产;注重“两个效益”的统一;注重资本的流动重组;注重抗风险能力、经营活力、竞争实力的增强;注重安全经营,杜绝经营风险;注重国有资产的监管和安全运营;注重资产的清理和有效交易,这些经营活动都离不开审计监督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平台的有效建立。
出版企业不但担负着传承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中华优秀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等文化重任,而且担任着合理运用国家出版政策、引导社会主义文化自觉、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重任。财政要通过建设公共服务平台落实资金投入和税收优惠,通过监管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出版企业在园区建设、产品开发、技术革新等方面做大做强。通过对出版企业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从而起到政策的引导、激励和保障作用,保障企业和职工的经济利益,保障“双效益”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 张馨艺.新常态下的产业结构特征与财税政策选择.税务研究.2015(7):95-99
[2] 仝冠军.略论新常态下出版产业发展趋势.现代出版,2015(03):13-15
[3] 蔡昉.新常态下的企业发展道路.金融界,2014(12)
(作者单位:1.三晋报刊传媒集团;2.三晋出版社 山西太原 030000)
(责编: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