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理论研究综述及启示
2016-09-10沈新乐
【摘要】理论是特定历史环境和相关条件的产物,同时理论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政策制定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金融理论研究中,货币性质的研究是金融理论研究的关键所在。本文试图梳理货币的非均衡性质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此为基础引出金融研究与货币性质的相互关系,并从货币性质过渡到金融发展理论,以延伸到金融发展理论产生的农村金融理论。最后,结合相关理论阐述农村金融理论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货币非中性 一般均衡理论 帕累托改进
经济均衡理论是瓦尔拉斯的不朽贡献[1]。1874年Leon Walras运用供求分析法和线性代数分析法在《纯粹经济学要义》著作中提出一般均衡理论,它为多种具有高度实用价值的分析手段和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Leon Walras的一般均衡理论的研究过程是从特殊到一般,抛开了复杂要素生产、资本积累和货币流通的干扰,考察了交换的一般均衡。在此基础上加入生产要素,分析了生产和交换的一般均衡的基本条件和主要内容。但在此研究过程中由于只考虑了实物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而忽略了货币资本,因此致使生产的一般均衡不够“一般”。这也是瓦尔拉斯把“资本积累”加入第三个均衡理论进行讨论的原因所在,并建立了“货币和流通理论”模型(Leon Walras,1874),充分考虑了货币交换和货币储藏的作用,从而把一般均衡理论从实物经济推广到货币经济。1898年Johan G.K. Wicksell出版了《利息与价格》,在Leon Walras的一般均衡理论基础上,对利率、物价与经济的关系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他认为货币因素对均衡起着决定的作用,因此把货币因素引进到均衡理论中。Johan G.K.Wicksell最优成效的改进是通过对生产资料的供给和消费品收入等因素的分析,弥补了价格理论和货币理论之间的缺口,最大的贡献是提出著名的累积过程论或货币均衡理论(Johan G.K.Wicksell,1898),把利率分为货币利率和自然利率,认为货币利率等于自然利率是货币均衡的决定条件,为后来的经济学派和经济学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这在经济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一、货币性质研究
(一)货币性质的研究
20世纪以前,专家学者们针对货币与经济的相关关系进行了诸多视角的研究。其中货币均衡的思想形成较早,集中分析货币均衡问题的经济学家是威克赛尔[2]。经济均衡的关键在于货币均衡(Johan G.K.Wicksell,1898)。在1898年的《利息与物价》和1906年的《政治经济学讲义》中Johan G.K.Wicksell认为在某一时点上货币的供给等于货币的需求,货币利率等于自然利率是它的决定条件。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由于经济运行周期、通货膨胀经济因素的变动、货币和财政及汇率等政策的调整、利率管制等制度因素的变迁,很难做到货币利率等于自然利率,由此货币非中性理论形成的。货币非中性的思想可以追溯到理查德·坎蒂隆(Richard Candillon,1755),认为货币数量增加与物价上涨之间虽有因果关系,但是在数量上并无严格的比例关系[3]。货币对经济活动有实质性的影响(Johan G.K.Wicksell,1898)。随后很多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更为丰富的理论观点。
(二)货币性质与金融研究的关系
众所周知,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而经济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1912年Joseph Alois Schumpeter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强调了金融对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系统地阐述了金融因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他的启发下,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重视金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0世纪40年代,在John Maynard Keynes的投资扩大需求理论的影响下,英国经济学家Roy Forbes Harrod在1948年出版的《动态经济学导论》著作中提出他的经济增长模型。同期美国经济学家Evsey David Domar发表了《资本扩张、增长率和就业》(1946)和《扩张和就业》(1947)两篇文章,Domar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与Harrod模型基本相同的理论。因此他们的模型合称为哈罗德——多马模型,标志着当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他们强调了资本、储蓄等金融变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过要是把模型的假设作为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条件太过于苛刻,并在现实中很难满足。20世纪50年代Robert Merton Solow对经济增长模型进行修正,在承认资本作用的同时强调了技术进步的力量,引入了市场机制和资本——产出比率,建立了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但是没将技术进步作为内生变量纳入模型中,忽略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所以Robert Merton Solow未能解释经济增长的真正来源。1960年James Edward Meade和Solow对索洛模型进行了补充,在其原有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技术进步和时间因素,修正后的索洛模型被称为“索洛——米德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上述模型并未单独研究金融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后以Lorenz Von Stein和James Tobin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较为系统的研究金融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构筑金融增长模型。Stein采用货币分析和实物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同时采用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研究经济增长的问题,强调货币在经济增长中的非中性。Stein的货币增长模型表明“货币供应的增长率和私人部门的金融资产净额与货币存量之比等于货币变量影响着长期中的实际变量的均衡值……从而在长期增长过程中,货币就不是非中性的[4]。因此货币当局可以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来影响经济中的实际变量。1965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James Tobin在发表的著作《货币与经济增长》中探讨了不同储蓄形式和货币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1981年,他首先把货币作为变量引入新古典的经济增长模型从论证货币促进储蓄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角度,论证了货币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James Tobin的货币增长模型中,总储蓄被分成现金储蓄和实物储蓄两大部分。James Tobin认为在货币经济中总储蓄的增长并不一定导致经济增长,真正促进经济增长的是实物储蓄,因此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来提高总储蓄中实物储蓄所占的比例。同时他认为货币与其他各种资产的存量与收益率相互影响,构成整个经济增长的原因与结果,后来更多的专家学者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农村金融理论研究的形成与发展综述
理论的发展总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论的发展历程总是追随着历史发展的脚步,是特定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的产物,同时理论又对一定历史时期的政策制定产生影响[5]。二战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迅速、金融体系日渐完善,因此这段时间被称为他们的“黄金时期”。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缓慢、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制度落后,因此以发展中国家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发展经济学成为当时的研究热潮。
(一)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1973年美国经济学家Ronald I.Mcklnnon和Edward S.Shaw先后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提出了金融压制理论,认识到真实利率对金融发展乃至经济增长的重大影响[6]。他们分别从金融深化与金融压抑角度全面的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做了开拓性的研究。Ronald I.Mcklnnon认为造成金融抑制的主要原因是实际利率太低导致人们不愿储蓄,并且使得投资下降,根据乘数效应经济增长就会受到阻碍。Edward S.Shaw认为如果持有货币的实际收益下降,金融中介的活动就会受到抑制,那么对储蓄和投资也有一定的影响,由此压制经济增长。最终的结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货币和资本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在Ronald I.Mcklnnon和Edward S.Shaw金融抑制理论的基础上,专家和学者们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农业信贷补贴理论(农业融资理论)。该理论的假设条件是: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阶层没有储蓄能力,因而农村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而且由于农业产业特性(收入不确定、投资长期性、低收益),使它不可能成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融资对象[7]。20世纪60年代,为了解决此问题我们选择了与主流凯恩斯主义相同的政策主张,认为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我们依靠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建立非营利性的专门金融机构,从农村外部注入政策性资金解决资金的短缺问题,但是由于过分的依赖外部资金并且动员储蓄不足,导致资金回收率低、偏好上层融资。我国上个世纪50年代的农村经济暂时性增长就是因为这种政策(林毅夫,2004)。逐渐认识到即使是贫困阶层也有储蓄的需求的,我们应该动员、激励农户进行储蓄,挖掘农村内部资金的筹集能力。
(二)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1973年美国经济学家Ronald I.Mckinnon和Edward Shaw先后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他们认为要想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得到发展,就必须重视金融对经济的影响,要想金融促进经济的增长,我们必须放弃政府对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干预。McKinnon和Shaw分别从“导管效应”和中介的角度论证。虽然二者的研究视角不同,但是最终的结论是应该实行金融深化或金融自由化。McKinnon在1986年发表的论文《金融自由化和经济发展》和1991年出版的《经济自由化顺序——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金融控制》著作中,阐述了对金融自由化新的见解,使得金融深化理论更加完善。
在McKinnon和Shaw的金融深化理论的影响下,形成了农村金融市场理论。该理论观点:农村居民以及贫困阶层有储蓄能力,没有必要接受外部融资;低息政策阻碍了农民储蓄的积极性,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保持正的实际利率。因为农村资金拥有很多的机会成本和较高的风险,所以非正规金融的高利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0世纪80年代,以新古典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新自由主义开始出现,它主张放松管制。在它的影响下,农村金融市场理论主张完全依赖市场机制极力反对政府对金融市场的扭曲,特别强调利率的市场化。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基本符合当时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的要求,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农村金融市场理论本身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市场机制良好运转的前提条件是信息完全并完美。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属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很容易导致信息的不对称和金融市场失效。实践也证明了在没有健全的法律体系下,发展中国家很难在短期内形成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机制。
(三)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从有效需求和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对McKinnon和Shaw等人的金融发展理论进行了批评,并且认为在实行金融自由化改革的过程中,实际利率上升不一定促进经济增长,同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外部性和规模经济的存在,银行为了提高利润率有可能从事高风险的项目,影响金融体系的安全;另外竞争与不受管制的金融市场也会加剧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1986年Joseph E.Stiglitz在《市政府的经济角色》中认为信息不完全问题遍及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因此我们在承认政府干预经济、克服市场失灵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政府干预的不足和公共失灵的现象。鉴于此以Hermann、Robert King、Joseph E.Stiglitz为主要代表的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以金融约束取代金融自由化。
20世纪90年代经济学家把Joseph E.Stiglitz等人提出的金融约束理论运用到农村金融领域,形成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该理论认为农村金融市场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资金的需求者和供给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根本无法形成农村社会所需要的金融市场,因此政府的恰当干预必不可少。但这里的政府干预与农村金融信贷理论中的干预有本质区别,不完全竞争理论中要求政府在宏观层面上对金融进行调控和干预,微观层面自由化,但是信贷理论是宏观和微观层面都要求政府介入,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Stiglitz主张将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金融机构有机的结合起来,既注重发挥非正规金融机构的积极作用,又主张政府的适度管制和合理引导,以政府的介入来弥补市场机制自身的缺陷。总而言之,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是目前对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现状进行了最为合理的解释,与前两个理论相比较不完全竞争理论更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三、农村金融理论研究发展的启示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是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金融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现出来。在现代金融发展理论及其政策主张影响下,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农村金融理论的指导意义。根据帕累托改进理论,我们在农村金融体系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保障不减少银行获得利润的同时通过现有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农民获利。
(一)合理配置资源
农村金融体系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金的供不应求,解决此问题主要有两种途径:财政拨款和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其他投入资金不变的前提下随着财政拨款的增加总效用在以递减的速度上升,但是每一单位财政拨款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另外财政拨款会增加政府的负担,通过“挤出效应”会成倍的减少国民经济产出。因此在这里主要讨论如何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即合理的配置银行现有资金。1952年Harry M. Markowitz在金融杂志上发表了“资产组合选择”的论文主要的思想是:在现有收入下,如何通过资产的组合实现风险最小条件下的收益最大化。把它运用到农村金融资金的配置上就是在现有资金的条件下,通过合理配置保证在银行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下提高农民的效用。在合理配置银行资金在城市和农村的比例,还要注意农村资金在普通农民和具有担保性的合作社分配,充分考虑这两个方面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如果银行为了自身的利益损害农民的利益时,我们可以通过监管机构或者法律途径制约其不合理的行为。
(二)明晰产权制度
Ronald H.Coase在他的论文《厂商的性质》(1937)和《社会成本问题》(1960)中的核心论点是“科斯定理”,核心内容是交易费用的判断。科斯定理认为在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的时候,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的。在产权制度的启发下,我们已经实现了归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所有权,但是私人所有的土地所有权是不明确的。个人土地所有权明确以后,农民可以把自己的土地作为抵押物或是担保品成为农民获得资本要素的重要保障,这样既有利于保证银行资金的安全,又有利于农民借到所需贷款,发展农村经济。
注释
{1}熊彼特.《从马克思到凯恩斯十大经济学家》.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79页。
{2}王广谦.《20世纪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进展与评述》(修订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82页。
{3}李壑.《货币非中性理论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出版,第3页。
{4}王广谦.《20世纪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进展与评述》(修订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375页。
{5}王曙光.《金融发展理论》.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年出版,第328页。
{6}谢志忠.《农村金融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第11页。
{7}张元红.《当代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序言部分。
参考文献
[1]王曙光.《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二版).
[2]王广谦.《20世纪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进展与评述》(修订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3]张元红.《当代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4]王曙光,乔郁等.《农村金融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谢平.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研究综述.第三届金融论坛论文集.2004.
[6]王曙光.农村金融改革30年历程与基本经验.中国金融.2008.
[7]Joseph Alois Schumpeter.《The Theory Of Economic Drogress》.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4.
[8]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9]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10]陈岱孙,厉以宁.《国际金融学说史》.[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
[11]Shaw E.S.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127-154.
[12]王廷惠.一般均衡理论批评:时间、知识和企业家的角度[J].社会科学,2004.
基金项目:本论文属于国家社科西部项目《牧区合作组织金融支持模式研究》(12XMZ089)中期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沈新乐(1992-),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市,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