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上乾坤
2016-09-09何颖田卫丽
何颖田 卫丽
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也是各种艺术门类繁荣发展的一个时期,扳指也不例外。扳指又称“搬指”“班指”“梆指”等,它本是开弓射箭时套于右手拇指上的一种钩弦辅助用具,起到保护手指不被弦勒伤的作用。然而清代扳指逐渐摆脱了其原有的军事色彩,最终成为成年男子专享的、具有标志性的装饰品之一。清代扳指的器型一般为圆柱体,上下端齐平,造型有别于传统的汉族扳指,且种类繁多。
一、扳指的历史渊源及其演变
扳指,在古代被称为“鞣”,也称“决”。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韦部》中记载:“鞣,射决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韦,系著右巨指。”说明鞣是一种钩弦工具。早期的鞣一般用硬木、象骨等材料制作,贵者用玉。目前已知我国最早的一件鞣,出自商代晚期殷墟妇好墓。该鞣为青玉质,中空筒形,上端作前高后低的斜面形,下端平直,背面雕刻有精细的兽面纹,双目下各有一小圆孔,可穿系细绳,缚于手腕。兽目上方有一条横向凹槽,应是长期钩弦留下的使用痕迹。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同时也是一位带兵征战的女统帅。这件玉鞣上带有明显的使用痕迹,说明其在当时军事中的实用性。
西周时期佩鞣开始盛行,童子也佩鞣。如《诗经·卫风·芜兰》载“芜兰之叶,童子佩鞣。虽则佩鞣,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该诗虽然是讽刺一位童子的幼稚无知,但是却反映出当时童子佩鞣的事情。毛传中云:“鞣、决也。能射御则佩鞣。”说明儿童力能开弓则可佩鞣,佩鞣已是儿童具备某种能力、长大成人的一种标志。东周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军事战争中人力开弓射箭的情况逐渐被强弩所取代,于是射箭的辅助用具——鞣也开始少见。但是在一些高级王侯的墓葬中却常有玉鞣或骨鞣陪葬,玉鞣成为社会上层贵族身份等级的象征。但其形制已经发生变化,由原先向上的斜口变成向外横出的舌形,原先勾弦用的沟槽消失,玉鞣的高度也变矮,此时的鞣已不适合钩弦。同时玉鞣上常有穿孔,也不见使用磨痕,说明玉鞣开始呈现出从实用器具向装饰性用品转化的趋势。
战国中晚期至西汉初年,玉鞣的形制由立体而更趋于平面,扳开始消失,变形或融于孔周的图案设计之中,最终完成了向鞣式玉佩的转变,常透雕有猴、云气、凤鸟、螭龙及虎等纹饰。本馆正好藏有这样一件汉代龙纹鞣形玉佩(图一),高5.8、宽5.7厘米。白玉质,两侧透雕卷云纹,中心圆孔内透雕螭龙,昂首挺胸,尾卷上扬。鞣形佩起于秦,盛于汉,多作椭圆形,上端出尖,中有一圆孔,近似于鸡心的形状,故俗称“鸡心佩”。鞣形佩成为汉代皇室贵族最常见的佩饰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于鞣及鞣式佩的文献和实物非常稀少。
唐以后至元,未见玉鞣或鞣式佩出土,时人对鞣已经有了隔膜。例如北宋时期沈括对《诗经》所谓“佩鞣”之“鞣”已不甚了解,推测其形状与芄兰之叶类似:“所谓‘佩鞣者,疑古人为鞣之制,亦当与芄兰之叶相似,但今不复见耳。”虽然当时存世的汉式鞣式佩已经成为文人雅士心中的古物,但是鞣式佩与鞣的渊源关系,已经不为人所知。元人对鞣和鞣式佩的认识也只是在著作中有模糊的体现。至于明代则很少用玉制作鞣,故而存世量少。实际上,尽管东汉以后墓葬中不见有鞣,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鞣的使用,惯于骑射的游牧民族、将士及尚武者,对鞣自然不会陌生。至清代,“佩鞣”之事又开始常盛行,只是称作“戴扳指”。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同时也欣赏几件我馆珍藏的清代扳指。
二、清代扳指
清代扳指实际指满族人使用的扳指,是满人传统的狩猎用具,满语称作“憨得憨”。作为马背上得天下的清王朝,满族人善于骑射,重视习武,认为“骑射国语,乃满洲之根本,旗人之要务”。清军入关前,满人比较看重扳指的实用性,清初以后,满族八旗子弟仍须自幼熟悉和演练拉弓放箭,以维系其自身特有的文治武功,故而他们对扳指甚为重视,几乎人手一枚。
本馆藏有一件清代骨扳指(图二),高2.3、直径2.6厘米。圆筒形,骨质本为黄色,年久变为浅褐色,一侧有绿色釉面形成,可见其经常被使用。随着统治政权的日益巩固,八旗子弟开始慢慢忽视骑射这一本领,不过佩戴扳指的传统却保留下来,逐渐成为一种极为时尚的社会行为。扳指的材质除了传统的骨、木、牙、玉外,出现了翡翠、镶金伽楠、角、祖母绿、玻璃、玛瑙、水晶、琥珀、玳瑁、釉色瓷等。
由于顺治、康熙、乾隆三位皇帝对扳指都十分喜爱,故而地方官吏也会把扳指进贡给朝廷。据清《内务府奏底档》记载,九江关监督全德“恭进”掐丝珐琅扳指20个,广东总督李侍尧“恭进”子儿皮钉花扳指50个。清代皇帝时常将扳指赏赐给王公贵族和有功将士,以表彰他们的功勋,如清文献记载“刚塔督兵逐贼,杀贼数十,射殪乘马贼渠,赐上用玉鞣、大小荷包”等。而文武百官也以佩戴扳指为荣,将御赐扳指整日戴在指上,以示炫耀。不仅满人而且汉人也会佩戴扳指。由于皇帝及上层贵族的喜爱与推崇,乾隆以后扳指被竞相追捧,形成攀比之风,贵重材质的扳指更是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清政府对不同质地扳指的佩戴者身份有着森严的等级划分和规定。例如翡翠、玛瑙、珊瑚等名贵材质的扳指,仅限王公贵族使用,一般人不得随意佩戴。至于普通旗人,以佩戴白玉扳指为最多。名贵材质扳指以翡翠质者为上选,其色泽浑澄不一,且花饰斑纹各异,碧绿而清澈如水者则价值连城,非贵胄而不敢轻易佩带。例如北京密云地区清代乾隆皇子墓中就有翡翠扳指和玉扳指出土,阜城门外八里庄清末大太监李莲英墓中也出土有翡翠扳指。本馆藏有一件清代的翡翠扳指(图三),高2.1、直径2.3厘米。该扳指以青白色为基调,斑斑翠绿闪烁其中,古朴典雅,不失为一件玉中精品。此外,本馆还藏有两件白玉扳指(图四、图五),均为素面,圆筒状。一件高2.2、直径2.7厘米。器型规整,玉质白净,色泽纯正。另一件高2.4、直径2.9厘米。玉质莹润细腻,色泽柔美,局部有褐斑。清代玉雕扳指还有巧色扳指、圆雕扳指等,通常是贵族把玩的器物,无实用意义。
依据用途的不同,清代扳指还可以分为武扳指和文扳指两大类。武扳指,实际上是指军事上所用扳指,常用驼鹿角、虎骨等制作,也有玉质的。武扳指的表面装饰较少,多为素面,更注重材质的普遍性、耐用性和实用性。文扳指则会力争尽显装饰之功效,精工细作。例如文武百官大臣为博得皇帝欢心,会挖空心思地在扳指面上做文章,或浮雕“万寿无疆”,或题刻“古稀天子”及御制诗以期进献,同时也会在自己使用的扳指面上雕刻人物、山水、花鸟、寿字等纹饰,既能显示自己的文武双修,又寓意吉祥如意、长命百岁等。不过,我馆收藏的这件清代诗文梅图文扳指(图六)却含义特殊。高2.8、直径3.1厘米。白玉质,色泽温润,有绺裂。扳指面上阴刻一棵盛开的梅树,并题诗句“一枝舂信也难反”七字汉文,用墨汁填色。梅花虽然艳,但是诗文的含义却让人并无美好和充满希望的感觉,倒是一种春天迟迟来到或是隐含某种反清的意味,应是佩戴者心境的反映。
清代也是仿古玉制作的高峰时期。乾隆时期仿古玉的对象更加广泛,上自商周下至秦汉,无所不仿。这些仿古器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仿古彝,如鼎、簋、尊、壶等,属于是官仿,主要用于祭祀、朝会和大典等;一类是仿汉玉,有官仿,也有民仿,主要出于个人喜好,也有为了获利。我馆藏有一件清仿汉的玉扳指(图七),高2.3、直径2.9厘米。黄玉质,器型是清代典型的圆筒状,两端齐平、腹部外侧有凸面一周,上饰仿古云纹。造型规整,纹饰清晰,无使用痕迹,出土于清代墓室之中,无疑应为墓主人生前喜爱的赏玩之物。
玉扳指在清中期以后达到鼎盛时期,主要原因可能有三:首先,美石为玉。中国人自古就赋予了玉石以“仁、义、礼、智、信”的美德,所谓“君子比德于玉”,故而玉器为历代皇室贵族及文人雅士所喜爱,此其历史根源。其次,清代皇帝尤其是乾隆皇帝对玉扳指情有独钟。他经常用“缪琳”“精缪”“琼琚”“殊珍”等词汇来形容玉扳指材质的美妙,并为之写下了近50首诗作,还要求工匠以其它材质来仿制玉扳指,此其现实原因。再者,清代经济繁荣,疆域广阔,玉料来源更为方便,加之国外玉料和治玉工艺的不断传人等,此其物质基础。
清末民初以后,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不安,扳指逐渐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但是扳指体积虽小,在中国佩饰文化中却占有一席特殊的地位,因为从它诞生之日起,扳指就蕴含着强势与力量,无论是商代殷墟妇好墓的精美玉鞣,还是汉代美妙的龙凤纹鞣形佩,或是清代各类扳指的琳琅满目,它们都承载着当时人的社会需求、审美理想、文化意蕴和思想意识。清代扳指无疑是满汉文化交融的产物,无论在制作工艺、材质,还是造型、装饰上都远远地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
(责任编辑:阮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