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墨色光
2016-09-09荆海燕何颖
荆海燕 何颖
砚台,亦称“砚”,是文房用具,用于研墨并盛放磨好的墨汁和掭笔。平坦之处用于磨墨,凹陷之处用于盛放墨汁。东汉刘熙《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之濡也”。“砚”虽然居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末位,但却有“四宝之中砚为首”之说,这是由于它质地坚实,能传之百代的缘故。砚之起源甚早,据考古资料可知,早在西安半坡、宝鸡北首岭、临潼姜寨等仰韶文化时期的遗址中,已经发现了砚的雏形——石研磨盘,之后陶砚、铜砚、瓦砚、漆砚、瓷砚等相继出现。
唐代由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文人墨客云集,故而笔墨纸砚的需求旺盛,制砚业也迅速发展起来,砚文化开始盛行。明代学者陈继儒《妮古录》记,“文人之有砚,犹美人之有镜也,一生之中最相亲傍,故镜须秦汉,砚必唐宋。”唐代出现了红丝石、端石、歙石等名贵砚材,但由于矿源分布少,开采难度大,故而并不多见。倒是陶瓷类砚台在唐代十分盛行,一直处于重要地位。这既是唐代陶瓷业迅速发展的结果,也是唐代繁荣的社会文化需求的必然结果。唐砚的制式,线条流畅,优美大气,多种多样。辟雍砚和箕形砚是唐代陶瓷砚中的两种典型形制。在我馆种类丰富的藏品体系中,唐代陶瓷类砚台是颇具特色的一类藏品,尤以辟雍砚和箕形砚居多,但由于各种原因它们被公开发表和参与展览的机会并不多,这里特选介数方精美砚台。
一、辟雍砚
唐白瓷辟雍砚(图一),高2.6、面直径5.6、足径6.5厘米,陕西省博物馆旧藏。砚面圆形且微鼓,砚面与外沿之间有一周凹槽,用以承存墨汁,砚底圈足之上,环砚一周设15个张口的人面兽足,承托砚面。
唐白瓷辟雍砚(图二),高2.4、面直径5.8、足径6.1厘米,西安市东郊唐墓出土。砚面圆形且微隆,砚面与外沿之间有一周凹槽,用以承存墨汁,砚底圈足之上,环砚一周设13个人面兽足,承托砚面。
唐代瓷器素有“南青北白”之说,“北白”指河北邢窑在唐代成为白瓷的烧制中心。邢窑白瓷以釉面洁白、胎质细腻、晶莹悦目为世人所称道,釉厚处白中微闪黄或泛青。这两件唐代白瓷辟雍砚里外皆施白釉,胎质洁白细腻,釉色光洁明润,釉厚处微微泛青,具有典型的邢窑特点,故而应为邢窑白瓷中的上乘之作。
唐辟雍陶砚(图三),高4.8、直径13厘米,1956年西安市西郊小土门村出土。陶质,呈辟雍式。砚堂中间洼,边起棱线,沟槽底弧形。边墙下部内敛。底中间圆形凹进,边伸五足,大而短。该砚整体结构和谐,线条柔顺流畅,器型规矩稳重。
上述三方辟雍砚呈现出唐代辟雍砚的典型风格,砚面平而微隆,略高于口沿,周环沟槽以储墨,一般为多足。所谓“辟雍”亦作“璧雍”,本为周天子为教育贵族子弟设立的大学群。其学有五个,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东为东序,西为瞽宗,中为辟雍,其中以辟雍为最尊,故统称之。东汉蔡邕《明堂丹令论》中载:“取其四面环水,圆如璧,后世称为辟雍。”魏晋时期繁钦在《砚赞》中亦云:“圆如盘而中隆起,水环之者,谓之辟雍砚。”辟雍砚,实际上是仿辟雍形而琢制的砚台。魏晋南北朝时随着文化的繁荣和制瓷业的迅猛发展,陶瓷砚台大量涌现,其中就有辟雍砚,多为青瓷或白瓷。以后辟雍砚开始广为流行,形制也多有变化。初时有盖,蹄形三足,后足数渐多。如魏晋时多为三足或四足,南北朝时变为五足到十足不等,器型也由矮肥趋于高瘦。至隋唐时期,辟雍砚发展成为多足,有的砚足多达20只以上,环砚密列一周,如同镂空圈足,且足部突出,纹饰精美。虽然隋代曾以珠形足取代过蹄形足,但是唐代又恢复了蹄形足。
二、箕形陶砚
辟雍砚唐中期以后日渐式微。随着家具的发展,人们逐渐改变了席地而坐的生活习惯,砚台的使用也逐步由地上移到了桌子上,于是箕形砚便开始盛行起来。这种砚式如生活中用的簸箕,前低后高,砚堂呈斜坡状,砚首着地,砚尾有双足,或乳钉形、或柱形或梯形,很适合当时坐于床榻或桌前的人书写时使用。
唐箕形陶砚(图四),长14、宽9.8、高3.5厘米。1955年西安市东郊韩森寨出土。砚首为圆形,外翘而内陷,砚尾长弧状,砚两边随砚首圆顺折起,酷似一小簸箕。底部首端着地,近砚尾处有两个长方梯形足支撑,与砚端构成三足鼎立之势。砚厚薄适宜,轮廓简洁而流畅。
唐箕形黑陶砚(图五),长17.5、宽13.5、高3厘米。1955年西安市东郊韩森寨南出土。砚首略尖,砚尾浑圆,前小后大,砚面下陷,呈桃形。砚底有四尖足,前两尖足矮,后两尖足高,均稍向外撇。整砚庄端成稳,雍容大气。虽历经千年,仍风采依旧。
唐箕形灰陶砚(图六),长ll、宽8.5、高1.9厘米。陕西省博物馆旧藏。细灰陶质,砚首、尾方圆形,四边弧形起沿,无折线,砚面呈前窄后宽,前低后高。前部着地,后部有两乳钉足。因长期埋于地下,土锈多,但仍不失柔和线条,优美造型。
唐箕形陶砚(图七),长8.6、宽6.3、高1.7厘米。1956年西安市东郊韩森寨南出土。砚首呈圆弧状,砚尾长弧状,前低后高,头窄尾宽,酷似“风”字,底无足平落地。四边皆用弧线,左右弧线内弯,前后弧线向外,线条四周开展,弧面向内收缩,形成两相对比,又互相制约,造型富有变化。砚前边沿无折痕,左右两边隐约有折角。是“舀地箕形砚”向“有折痕箕形砚”的过渡形制。砚前边沿稍有损失。器物造型小巧玲珑,可实用亦可供赏玩。
唐箕形黑陶砚(图八),长18、宽12.2、高3.8厘米。1954年西安市东郊国棉四厂唐墓出土。通体黑陶,典型簸箕状,唐代流行式。前窄后宽,前低后高。砚堂从后向前斜淌,与三边相接形成折线,池深3.8厘米,两边高起内敛,底平,砚首着地,尾部两梯形足,使得砚台沉稳挺立。该砚造型规整,砚体较大,线条简练,稳重大气,品相完好。
唐箕形陶砚(图九),长12.6、宽8.8、高3厘米。1955年西安市东郊灞桥区郭家滩国棉五厂唐墓出土。砚器形较为完整,砚首及两边有折痕,砚身前端呈棱角型深腹,边棱斜出呈风字型,棱线骨感有力,底为长梯形双足。砚制作考究,形体规整有致。
我馆收藏的这几方箕形砚,既有唐早中期的,也有唐晚期的。箕形砚的砚面形呈“风”字形,所以也称为“风”字形砚。唐早中期及以前的箕形砚,常为一个弧形内凹的箕斗,砚面无明显转折过渡,砚的边唇与砚面为一个断面。到了唐中晚期,箕形砚的砚面有了显著变化。器型更加规整,砚首圆弧,两侧平直,砚足有锥形或长方形,并且修整、磨制得更加平整。晚唐箕形砚的特点是砚首及两边有折痕,砚额呈弧形,即“穹高”。唇沿也作弧形,其平面一如斧钺。有时还会在逐渐加大的砚额边唇上施以纹饰。宋代箕形砚逐渐发展成为抄手砚。元代制砚的形式,基本上延续了前代,但略显粗狂和朴拙。到了明清时期,箕形砚又演变成平扃无足的“凤”字形砚。
砚台是古代文人必不可少的文房用具,自古就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珍爱。尤其是隋唐科举考试制度的推行,使天下学子可以通过做文章考试后进入社会上层阶级,进而加官进爵,光宗耀祖,这些都必将促进唐代陶瓷制砚台的发展。
砚墨色光,一方精美的砚台,无论是何种质地,都多少会具有“发墨盖毫,滑不拒墨;细腻温润,贮墨不涸;质坚致密,玉肌腻细;细中有锋,柔中有刚”的实用价值,同时也是将书法、绘画与雕刻艺术等结合于一体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我馆收藏的这9方唐代陶瓷砚,均属于唐代常见的砚台形制,相信对它们的进一步研究,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唐代陶瓷砚制作工艺水平的了解,而且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唐代人的思想文化和精神追求。
(责任编辑:阮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