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曼德拉对孩子的大爱

2016-09-09

海外文摘 2016年9期
关键词:曼德拉南非女儿

陆苗耕

富有人情味的父亲

曼德拉年青时就是一位十分疼爱孩子的好爸爸。当曼德拉与第一任妻子伊芙琳生下头胎儿子桑比,他便无比欣喜。他喜欢跟桑比嬉耍,给孩子洗澡,喂饭,抱其上床,并高兴地讲小故事。曼德拉赞美这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

平时,曼德拉喜欢与孩子一起玩耍,锻炼身体。每天下班后他常带着儿子桑比到社区活动中心,参加俱乐部活动,如跑步、跳舞、做健美操、举重、模拟拳击等,父子俩总是玩得不亦乐乎。曼德拉还在活动中注意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和自信心。曼德拉曾在自传中津津乐道此事。他说,我们每个人轮流主持训练,桑比乐此不疲。听起来有点残酷,有时当我儿子带队训练时,他点名批评我,对我偷懒严惩不贷。如果他看见我无动于衷,就严肃地说:“曼德拉先生,你在浪费我们的时间。如果你跟不上,为什么不回家陪老太太呢?”曼德拉说,桑比想给别的孩子看看,他不怕为自由而战的爸爸。大家都喜欢这种玩笑,我也为儿子的高兴和自信感到快乐。

后来,因政见和爱好不同,曼德拉与伊芙琳不得不分手。曼德拉认为离婚最受伤害的是子女。曼德拉说,给孩子们的伤害中,10岁的桑比最深,他放弃了学业,开始逃学,曾经酷爱英语和莎士比亚戏剧的他后来对学习不感兴趣了。曼德拉见此状尽可能抽出时间带他去俱乐部玩玩,但他只偶尔露一点笑容。曼德拉为孩子心里的伤痕感到心疼和难受。

1969年7月曼德拉在罗本岛监狱坐牢期间的一天,他获悉当时才25岁的大儿子桑比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桑比已有两个孩子。面对这样的惨事,曼德拉的悲痛无法用语言表达。曼德拉说:“我觉得我的心上被刺穿了一个洞,永远也无法弥补的洞。”“突然间就感觉心跳停止,过去51年内在我血管中流动的温暖的血液也突然间变成了冰块。”曼德拉在回忆中还追叙道,“我回到我的监房,呆呆躺在床上。我不知道躺了多长时间,只知道没有去吃晚饭。一些同事走进来看望我,我什么话也没说。我请求监狱当局允许我回去参加儿子的葬礼。作为父亲,我有责任让我儿子的灵魂得到安息。我告诉他们,他们可以派哨兵跟着我,我也保证会回来,但他们还是拒绝了。”曼德拉对此感到痛苦不堪。

2005年曼德拉唯一在世的儿子马克贾托因患艾滋病去世。曼德拉悲痛之极,同时向社会坦陈这一消息,要求人们对艾滋病患者就像对待患其他疾病的人一样,不能歧视他们。人们赞扬曼德拉的磊落态度,这有利于开展对艾滋病的防治工作。

2008年7月18日曼德拉与家人共度90岁寿辰。

曼德拉对女儿也怀有深挚的感情。1960年曼德拉与温妮生下第二个女儿。他为女儿起了个意味深长而十分亲切的名字,叫津齐斯维(通称津齐),科萨语意为“你是我的亲骨肉”。这名字与科萨族大诗人塞缪穆哈伊的女儿同名。曼德拉解释说,他十分崇敬这位科萨族著名诗人,称他曾给自己巨大的激励。传说这位诗人为女儿取名连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这位诗人长期在外,四处奔波,回到家时发现妻子为他生下了一个女儿。他根本不知道妻子已经怀孕,因此认为孩子的父亲不是他。按照当地文化习俗,女人分娩时,丈夫不能进入妻子所住的房间,而且女人产后10天内足不出户。然而,此时这位诗人已经愤怒至极,早把这一习俗抛到九霄云外。他气冲冲地闯入房间。但当他仔细端详这个女婴时,发现她简直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他连忙一边退出屋子,一边情不自禁地放声说着:“你这个津齐斯维。”(意思就是“你是我的亲骨肉”。)曼德拉为女儿取此名,充分传递了他对女儿的深深爱意。

曼德拉与温妮婚后的第一个女儿叫泽尼。1978年泽尼与斯威士兰国王的儿子塔姆布姆基结婚,婚后喜得小公主。他们全家三人前来罗本岛监狱,探望坐牢的外公曼德拉。曼德拉追忆道:“当他们走进会客室时,我真的激动了。我站了起来,泽尼一看到我,就把孩子交给她的丈夫,跑过来与我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从她大约有她的女儿这样大起,我就从未拥抱过我慢慢长大的女儿。突然地拥抱了自己长大的女儿,真让我感慨万千,时间就像在科幻小说中一样飞逝而去。随后我又拥抱了我的女婿,他把我的小外孙女递给了我,我把这小宝贝一直抱到了会见结束时。用我这双粗糙的大手抱住如此娇嫩柔弱的婴儿,真是莫大的欢乐,我这双手长期以来只能触摸锄头和铁铲。我认为,任何一个人都没有我那天抱着我的外孙女时激动和高兴。”曼德拉说,这次他们来访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即请他为孩子取个名字。“外祖父起名是一种惯例,我给外孙女取名‘扎基,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希望。这对我来说有特殊意义,尽管我已在狱中被关押了多年,但‘希望一直存在于我的心中——从现在起,它将永远存在下去。我相信,这个孩子属于南非的新一代,对他们来说,种族隔离制度只是一个遥远的记忆。”曼德拉在取名的亲情中寄托着自己的政治理想。

曼德拉晚年在东开普省家乡库努村过着含饴弄孙的恬淡生活,与亲人建立起极为亲密融洽的关系,浓浓的血脉和情谊散发着阵阵芬芳和温馨。人们还记忆犹新,曼德拉因一位外孙女发生车祸身亡,悲痛之至,无法实现原计划应邀出席在约翰内斯堡举办的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式。人们既感到莫大遗憾,又完全理解这位老人失去亲人的悲痛之情。

关爱南非儿童的成长

曼德拉担任总统期间,政府加大对残疾人、儿童、妇女、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扶植力度。5年中,新政府为300万贫困黑人建设了80万套住宅,为300万人提供了清洁饮用水,为230万人供应了电力,为无地的黑人重新分配了22万公顷土地。新盖了1万多间教室,所有学校均向黑人孩子开放,黑白儿童一起上课、游玩,呈现了种族和睦的新气象。新建了500所医院,6岁以下儿童和孕妇可免费就医,500万儿童享受学校开展的营养活动。

曼德拉担任总统第二年,即在1995年就成立了曼德拉基金会。基金会建立初期主要是救助南非处境艰难的儿童和青年,帮助他们解决生活急需,后来转为以发展为重点,包括改变社会对待儿童和青年的方式。曼德拉退出政坛后,继续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付出辛勤的努力,尤其重视儿童和青年的教育。曼德拉认为,教育是通往自由、民主和发展的道路。他希望每一个非洲的儿童都能上学。

2004年,曼德拉基金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共同发起“赞助非洲儿童学校”的国际运动,旨为非洲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学校,特别是关注女童和孤儿等弱势儿童。曼德拉向多方筹集资金和争取帮助,在贫困地区修建了上百所“曼德拉学校”。在南非最贫困的东开普省,曼德拉基金会和当地教育部门合作,改造和新建了一批“曼德拉学校”。学校有了新教室、新办公室、图书馆、新厕所,孩子们有了教材,那些穷人的孩子第一次在学校里看到了电脑,接触了因特网,一个个高兴得蹦起来,唱起来。学校落成了,也是曼德拉最高兴的时候。他不辞劳苦乘坐直升机到达新落成的偏远学校。他在学校开幕典礼上谦逊地说:“我只不过是个无权无势的退休老人,你们对我的支持使我能继续为大家做点事。”

曼德拉还争取南非社会名流和贤达的支持,修建曼德拉儿童医院,并不顾91岁高龄,出席医院的启动仪式。

曼德拉与子女们合影。儿子马克贾托(右一,1950-2005)、女儿马卡齐韦(右二,1954年出生)、女儿泽尼(左二 ,1959年出生)、女儿津齐(左一,1960年出生)。

2005年曼德拉因为捍卫儿童权利被瑞典的“世界儿童组织”授予“全球之友奖”。全球73个国家约2400万儿童参加投票选举。曼德拉因为其“长期坚持不懈地为南非儿童的自由与平等、为支持弱势的儿童、为儿童的权利而斗争”而获奖。曼德拉本人在南非听到自己得奖的消息后兴奋地说:“无论我是否还活着,孩子们都是我最大的安慰。请向世界上所有孩子们致以问候。”

孩子们敬仰的偶像

曼德拉被南非广大青少年和儿童视为崇拜的偶像,成为心目中最敬仰的伟人。曼德拉在退出政坛后,晚年的生日成为成人和儿童热烈庆贺的特殊日子。2003年7月18日,曼德拉85岁寿辰,他收到了来自国外的1.5万多个祝寿电话和2.2万多条祝福的手机短信,出席其生日宴会的来宾有1600多人,世界各地的名流纷至沓来。我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向他专门发去了生日贺电。当时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高度赞扬曼德拉为全世界的民主与自由做出的贡献,是“和解与和平的楷模”。2008年7月18日是曼德拉90岁寿辰,人们对他的生日祝贺又掀起一个高潮。那天,曼德拉出席了南非东开普省家乡人们为他举办的大型生日派对,气氛非常热烈,520名嘉宾光临。时任非国大领导人祖马称赞这个生日派对“是一场替一位值得敬仰的父亲、祖父、同胞、勇士和领导人而设的庆祝会”。曼德拉的房间里摆满了世界各地送来的生日礼物,国外一些城市也举办了曼德拉的生日庆祝活动。

2012年曼德拉94岁,生日那天,南非全国1200万名学生唱生日歌为他祝寿,一派节日气象。索韦托的一位小学校长说:“这一天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今天庆祝一位重要人物的生日,是他把我们从种族隔离中解放出来,他一生有67年的时间都投身于改善他人生活的努力中。”2013年7月18日曼德拉正在比勒陀利亚一家医院治病,病情处于高危期。但是,在医院外面,聚集了数百名儿童,他们头上戴着色彩斑斓的尖角形生日派对帽,手举标语牌,上面写着庆祝曼德拉95岁生日,口唱生日快乐歌,并祈祷曼德拉早日康复。孩子们的热情和真诚的祝愿让人感动不已,曼德拉的高尚人格已融入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

曼德拉是一位把大爱献给孩子的伟人。他说,没有什么比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更能够深刻折射这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追求了。

猜你喜欢

曼德拉南非女儿
百年曼德拉(大家拍世界)
和女儿的日常
南非经济17年来首度衰退
南非儿童美术作品选登(下)
南非40毫米榴弹炮
女儿爱上了串门
我给女儿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