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水型湖泊的生态修复和生态渔业发展

2016-09-09郁蔚文王健周寅

中国水产 2016年7期
关键词:湖泊水域渔业

文/郁蔚文 王健 周寅

浅水型湖泊的生态修复和生态渔业发展

文/郁蔚文王健周寅

本文就淀山湖水域典型浅水型湖泊的水域生态特征和生态评估,论述以“生态规划、以渔养水、合理捕放、生态修复”为目的的湖泊生态修复和湖泊渔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为湖泊生态修复和湖泊渔业发展提供参考。

湖泊生态系统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息息相关,湖泊水域的保护与修复是当今世界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许多国家目前已开展了大量的有关湖泊保护、恢复与管理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实践证明,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的湖泊,通过降低营养循环、增殖浮游动物以降低藻类生物量、重建湖沿岸带和浅水区原生水生植物群落等措施,可逐步恢复并完善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改善了水质条件和总体环境。湖泊渔业是我国淡水渔业的重要组成,但由于鱼类大多处于各水生食物链的顶端或较高营养级,因此无论是人工放养导致的某些鱼类生物量的大量增加,还是过度捕捞导致的某些鱼类生物量的急剧减少,都会通过食物网营养关系对湖泊生态系统产生深刻影响,甚至使湖泊的生态功能出现退化;传统湖泊集约化养殖的开展,更是将大量外源性营养物直接带入水体,从而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进程。因此,改革我国传统湖泊渔业模式势在必行。

本文就淀山湖水域典型浅水型湖泊的水域生态特征和生态评估,论述以“生态规划、以渔养水、合理捕放、生态修复”为目的的湖泊生态修复和湖泊渔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为湖泊生态修复和湖泊渔业发展提供参考。

一、浅水型湖泊生态系统的修复

1.沿岸水生植物修复带的建设

(1)沿岸挺水植物带的生态修复建设

浅水型湖泊的沿岸线一般蜿蜒曲折、临岸多小岛,自然条件优越,沿岸挺水植物的茂盛覆盖既可防止因风浪导致的沿岸泥土流失,保持稳定的岸基线,也可形成自然湿地的功能,对湖泊水环境营养元素的吸收、湖泊生态的修复和保护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湖泊沿岸潮间带、距陆基20m~50m宽度、平均水深≤0.8m,建立包括芦苇、菖蒲、野生茭白等挺水植物在内的沿岸挺水植物带,对原有野生挺水植物进行保护和复壮,对局部人为干预较大、大型挺水植物已不复存在的区域,人工种植、移植芦苇、菖蒲、雨久花、美人蕉、野茭白、野荷花等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的水生植物,有效改善沿岸潮间带微生物和水生生物滞留环境和生存空间,有效改善沿岸水域水环境质量。种植株距为0.5m~1.0m。一般经2年左右,可形成茂密的挺水植物带。

相关研究和实践证明,沿岸潮间带水生植物修复和维护,对水体中悬浮物质、有机物质、氮磷化合物及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富集、过滤沉淀以及区域土壤胶体对颗粒物的固着效率都会产生明显积极的作用。

(2)沿岸底栖植被的生态修复建设

在挺水植物修复带外沿,可规划建立沿岸底栖植被的生态修复和维护隔离区,隔离区的设置是为了阻止草食性鱼类的摄食侵害和人为捕捞作业损害。对隔离区域内原有的底栖植被进行人工保护和复壮,在无草区或植被遭受不同程度破坏的区域通过播种草籽及移植草种的方式进行底栖植被的生态修复,选用的水草种类有:扁担草、轮叶黑藻、水花生等,平均移植植株密度为1株/m2~2株/m2。底栖植被一般进过1年~2年的修复和维护,可取得明显的生态修复效果:各种水生植物生长茂盛,湖水清澈见底,水生动物栖息种类明显增多,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呈现出组成更为复杂的生物多样性和水质指标的改善趋势。

(3)沿岸浮水植物的生态修复建设

作为沿岸挺水植物带和底栖植被的补充,规划一定水域范围作为水葫芦、水白菜、浮萍等浮水植物种植区,以模拟自然生态环境,满足微小水生生物的栖息生长环境,逐步形成局部尽可能完善的生物链体系。浮水植物的品种有:水葫芦、浮萍、水白菜等。

2.土著水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建设

选择在浅水型湖泊的多岛区域或地形合适区域进行水生植物修复和保护,并设置“围网迷阵”,利用感潮水流作用吸纳土著水生生物进入并滞留在该区域,建立土著水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区并禁止非法捕捞,使得在湖泊的局部特定区域在人为干预下,恢复和形成原始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湖泊局部特定区域的基础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实验表明,经过2年多的建设和运行,湖泊保护区范围内土著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较保护区外会有明显的提升,土著水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建立可取得显著的生态修复效果。

3.沿岸水生植物带的维护保养

水生植物尤其是草本植物,生长周期多随季节变化,大量枯萎的枝叶在水中腐烂同样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及时的修剪、清理显得尤为重要。清理出的枝叶可作为蓄养草鱼、畜禽的青饲料,也可经发酵作为农业耕种的基肥,做到循环利用;反之,水生植物的大量生长则可能对湖泊水域环境形成更为严重的生态压力。由此可见,水生植物带的维护保养是沿岸水生植物修复带建设成败的关键。

二、浅水型湖泊“以渔养水”的生态渔业模式

1.湖泊生态渔业养殖容量、养殖模式的确立

湖泊水域因其形成条件、地理结构、容量大小、气候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所以,不同湖泊生态渔业的养殖容量、养殖模式也不尽相同。养殖容量、养殖模式的确立需建立在科学的调查、合理的规划基础上,并经过不断的实践和修正才能完成,过度的、不合理的放养或者过度的捕捞都会对湖泊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甚至破坏。

通过对湖泊水域生物本底调查和结果的研究分析,综合考量自然水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变化、水质指标的周年变化幅度和变化范围、历史文献资料的对比分析研究,充分且科学的认识养殖容量、养殖模式对湖区水域环境压力、自然水生资源生存、生长压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科学合理的区域水域养殖总容量、养殖模式指数并以此指导该区域水域养殖渔业生产总容量、养殖模式的确立。

通过对湖泊水域地形地貌、水体径流量、航道位置及水体动力学调查和结果的研究分析,科学评估湖泊水域地形地貌,各区域水体径流量:选择湖底平坦,水深1.0m~2.5m左右,水体流速在0.3m/秒~1.0m/秒的水域作为湖泊生态渔业养殖生产区域,以方便生产设施设置作业、日常维护和安全保障;以保证湖底能有较强的光照条件、适度的水体交换量和溶氧条件,有利于湖底水生植物的修复和正常生长,有利于残饵、排泄物的降解和被吸收;以保证生态养殖生产日常管理的便利性和减轻捕捞作业劳动强度。

2.“以渔养水”为主导的综合围网生态渔业放养模式

围网设施是湖泊生态渔业生产的基本设施,围网设施的设置必须以生物本底调查为依据,以湖区地形地貌、水体径流量、航道位置及水体动力学为依据,以科学合理的区域水域养殖总容量、养殖模式指数为指导,充分考虑方便施工、生产、日常维护和安全保障等因素,规划设计特定湖泊水域的围网设施的结构、位置和生产容量。

(1)以滤食性鱼类放养为主的围网生态渔业模式

以滤食性鱼类养殖为主的围网生态放养技术,投入产出比高,对养殖区域自然生物群落压力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湖区生态养殖生产模式;在充分考虑区域养殖容量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规划设置养殖围网,科学评估围网设置水域地形地貌,各区域水体径流量,浮游生物水平等;一般选择湖底平坦,水深1.0m~2.5m左右,水体流速在0.3m/秒~1.0m/秒的水域作为设置围网区域,以方便围网设置作业、围网日常维护、围网安全保障;以保证湖底能有较强的光照条件、适度的水体交换量和溶氧条件,有利于湖底水生植物的修复和正常生长,有利于残饵、排泄物的降解和被吸收;以保证围网养殖生产日常管理的便利性和减轻捕捞作业劳动强度。

表1 围网生态渔业放养参考模式

(2)围网生态养殖区底栖植被的生态修复和维护

围网生态养殖区确立以滤食性鱼类养殖为主的渔业生产模式,并对地形地貌、水流速度、光照条件等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范,这就为围网生态养殖区底栖植被的生态修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合理适量的放养河蟹苗种(0.5kg/亩~0.8kg/亩),可对底泥疏松、腐植清理、底栖植被的密度控制等起到良性循环的作用,可使围网生态养殖区的底栖植被得到很好的维护。

(3)滤食性鱼类养殖为主的围网生态放养技术机理

富营养化水体可使水体中单细胞藻类繁育、生长速度旺盛,并同时消耗大量水体中的氮、磷元素,继而可使浮游动物的种群数量迅速扩大。滤食性鱼类的生长以浮游动植物为食物源,可有效控制浮游动植物在水体中的增量,并转化为优质的鱼体蛋白;放养鱼类的排泄物可肥沃围网区域湖底土壤,同时,放养品种严格控制草食性鱼类的投放,所以可有效促进和改善底栖植被及湖底生态链的修复,放养模式中鳊鱼、青鱼、鳜鱼及河蟹等杂食性、肉食性水产经济品种的适量比例投放,可有效摄食底栖螺类、贝壳类、腐植类及有机碎屑等,起到维持湖底生态平衡和维护底栖植被健康生长的生态效果,从而实现“以渔养水、合理捕放、生态修复”的水域生态维护与修复工艺技术目标。

“以渔养水、合理捕放、生态修复”工艺技术示意图: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产业的持续发展,同时也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养殖污染问题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面源污染问题交织在一起,共同破坏了湖泊环境,使我国湖泊渔业生产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养殖密度超过养殖容量,规划布局不合理,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不完善进一步加剧了湖泊水域污染;天然淡水湖泊的养殖生产负荷越来越繁重,过度的养殖规模,落后的养殖技术、放养模式,残饵、代谢物、药物的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进而限制水产养殖的发展;合理的养殖规模、布局和结构,先进的养殖技术能减轻对湖泊环境的压力。协调渔业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发展生态渔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湖泊渔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

湖泊环境的治理是个系统工程,需以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原理为指导,渔业生产和湖泊水域环境保护关系密切。生态的、先进的养殖技术不仅可以减轻渔业生产对湖泊水域环境的危害,反而可以促进营养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减少在水域环境中的积累,达到改善湖泊水域环境的目的。实践证明:建立土著水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区,规划设置拦网迷阵及禁捕管理措施,对湖泊水域土著水生生物种质资源的修复、生物链的完善、生物量的增长能起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拦鱼围网、水生植物修复带技术及放养工艺模式的更新,能有效改善湖泊水域的水环境理化指标,渔业生产总量得到明显的改善,可表现出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对浅水湖泊水域构建环境友好型生态化健康渔业生产模式,实现养殖水产品的健康安全,推动湖泊生态渔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猜你喜欢

湖泊水域渔业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进博会水域环境保障研究及展望
柳江水域疍民的历史往事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你相信吗?湖泊也可以“生死轮回”
城市水域生态景观设计探讨
奇异的湖泊
休闲垂钓 传统渔业新引擎
中菲渔业合作重启 菲渔业代表团来华培训交流
湖南省渔业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