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在辽宁省铁岭地区试验示范
2016-09-09银永安成华伟陈伊锋杨万森吴建新
银永安,陈 林,成华伟,陈伊锋,杨万森,吴建新
(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新疆石河子8 32000)
水稻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在辽宁省铁岭地区试验示范
银永安,陈林*,成华伟,陈伊锋,杨万森,吴建新
(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新疆石河子8 32000)
2014年,辽宁省铁岭市农业部门引进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技术,并进行了相应的种植示范。示范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栽培技术适应铁岭地区的生态环境,比当地水田种植节约用水55.1%,测产产量为568.4 kg/667m2。水稻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在铁岭地区的成功示范有利于带动整个辽宁省节水农业的发展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缓解辽宁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
水稻;膜下滴灌;铁岭;试验示范
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0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2.1769.S.20160310.1101.011.html
铁岭市素有“辽北粮仓”之称,拥有4 个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正常年景全市粮食总产量25亿kg以上,对外出口量占全省2/3[1]。水稻是铁岭市第二大粮食作物,近年生产上取得了长足发展,面积逐年增加,已经达到60万hm2,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品种更新速度加快,农民对高产栽培技术应用能力也进一步提高[2]。但近年来辽宁省的工业、第三产业发展以及持续发展的季节性干旱对水稻生产的不利影响制约了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甚至导致种植面积及总产量趋于萎缩。所以,急需寻找一种节水、省工的水稻种植方法。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新技术,实现了水稻全生育期田间无水层,作为融农艺节水、工程节水及全程机械化为一体的水稻高新栽培技术,比常规水田种植可节约用水60.7%,节肥10.4%,土地利用率提高10%,减少甲烷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是一种高产兼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全程机械化栽培方法[3-8]。2014年,辽宁省铁岭市农业部门引进新疆天业集团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技术,旨在解决当地种植水稻的供水及劳力紧张状况,以及为辽宁省探索一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三产协调发展的模式与道路。
1 铁岭地区水稻栽培存在的问题
铁岭市是辽宁省14个省辖地级城市之一,位于辽宁省北部,松辽平原中段。地处东经123°27′~125°06′,北纬41°59′~43°29′之间。南与沈阳市、抚顺市毗邻,北与吉林省四平市相连,东与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吉林省辽源市接壤,西与沈阳市法库县、康平县及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和通辽市为邻。因此,铁岭市的农业发展及种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代表我国东北三省的水平。近年来因经济发展需要引进工业、房地产的开发、旅游等项目建设,使得农业用水严重不足,尤其是水稻种植面积受到严重制约。此外,近些年东北季节性旱情常发,辽宁、吉林受旱偏重,铁岭及周边的水稻种植更是困难重重。据2013年报道,正值东北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辽宁部分受旱稻田出现干枯,吉林部分受旱田块出现绝收,辽宁平均降雨为93.8mm,较常年同期偏少六成,为195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少,受灾作物以玉米为主,受灾程度以辽西为重,大连、葫芦岛、朝阳等地部分农田面临绝收。季节性旱灾和其他气象灾害制约了辽宁省以水稻为代表的粮食生产的发展,急需引进新技术破除瓶颈。
2 膜下滴灌水稻在灌排中心应用情况
2014年,辽宁省铁岭市农业部门率先引进新疆天业集团的膜下滴灌水稻种植技术,选用当地水稻品种沈稻18和我们推荐品种T-43,每个品种种植1334m2,栽培措施按照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栽培规程。膜下滴灌水稻全程用水220m3/ 667m2,比当地水田4 90m3/667m2节约用水55.1%,水稻长势喜人,灌浆籽粒饱满(图1,见封三彩图),没有出现倒伏现象。
试验测定结果表明,2个品种在株数、千粒重和产量3个指标上无显著差异,沈稻18的株高、穗长和有效穗3个指标显著高于T-43,但T-43的实粒数和空瘪率2个性状显著优于沈稻18(表1)。最后测产结果表现为沈稻18产量为568.4 kg/ 667m2,品种T-43产量为522.7 kg/667m2,较当地品种减产8.0%,但二者之间产量差异不明显,说明这2个品种采用膜下滴灌技术都可以在铁岭当地推广,T-43当地改造后有进一步增产潜力。另外,该技术可直接用当地常规水稻品种来种植推广(图1),这进一步说明了水稻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广适性推广优势。
表1 膜下滴灌水稻产量构成因子及收获产量
3 结语
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技术在辽宁铁岭地区成功试验示范,不仅有利于铁岭地区及辽宁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节约用水,而且可利用铁岭的地理位置带动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的稻业发展、农业提质增效和产业的转型升级,保障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安全生产。
[1]李 珣,苗立新,孙 杰.氮肥运筹对北方超级稻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北方水稻,2014,44(5):15-18.
[2]张 睿,邱 翔.稻米淀粉RVA谱在水稻优质米育种上的应用[J].北方水稻,2014,44(5):72-75.
[3]郭庆人,李志远,王培武.水稻直播膜下滴灌旱作栽培方法:ZL200710169613.8[P].2007-11-03.
[4]银永安,陈 林,王永强,等.膜下滴灌水稻产量与生理性状及产量构成因子相关性分析[J].中国稻米,2013,19(6):37-39.
[5]郭庆人.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技术对降低甲烷气体排放以及化肥、农药施用污染的探讨[J].作物研究,2012,26(3):278-281.
[6]银永安,陈 林,陈伊锋.膜下滴灌水稻绿色环保栽培技术探索与实践[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4(1):1-4.
[7]银永安,陈 林,朱江艳,等.膜下滴灌水稻籽粒淀粉理化特性研究[J].节水灌溉,2014(7):12-15.
[8]成华伟,陈 林,银永安,等.水稻滴灌技术在8511农场的应用[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5(2):53-54.
S511;S275.6
B
1673-6486-20150077
2015-04-30
国家863项目(2011AA100508);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博士资金(2013BB007);新疆第八师石河子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
银永安(1983—),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膜下滴灌水稻高产生理与品质性状研究工作。E-mail:270457471@ qq.com。
陈 林(1976—),男,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节水灌溉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E-mail:cl1030@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