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技术:传媒业态未来发展的核心能力

2016-09-09刘通熊忠辉

视听界 2016年4期
关键词:媒介智能化人工智能

刘通 熊忠辉

智能技术:传媒业态未来发展的核心能力

刘通 熊忠辉

在人工智能渗透人们日常生活各方面的当下,传播技术也正向智能化发展。新媒体重新定义了人与媒介的关系,使媒介更加回归到连接的本质。在智能化的驱动下,传媒职能、传媒生产方式、传媒营销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人工智能;传媒;连接;变革

目前,无论是国家政府、资本市场,还是科技巨头们都比较关注的热门技术领域,如生物识别技术(如人脸识别、声纹识别、指纹识别等)、智能硬件技术(如机器人、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等)、电子商务技术(如O2O、B2C等)等,处处都可以看到人工智能的存在。确切地说,人工智能是这些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关键。2016年3月,韩国棋手李世石与谷歌公司人工智能产品AlphaGo的“围棋人机大战”,使人工智能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AlphaGo最终以4:1取得大胜。从1997年IBM的“深蓝”战胜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到AlphaGo完胜围棋高手,人工智能均取得胜利,其深度学习能力让人惊叹。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走进主流社会的视野,走向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传播领域正在由社会化媒体走向智能接口。

一、传媒与智能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

著名网络预言专家、《连线》杂志创始人、畅销书《失控》的作者凯文·凯利在其新作《必然》中,表达了对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的兴奋和期待:“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的最大益处在于,各种人工智能将帮助我们定义人性。我们需要人工智能告诉我们——我们是谁?”正如凯文·凯利所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人类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技术创新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透过AlphaGo等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颠覆性变化,我们不仅要看到其背后所蕴含的巨大的商业资本流动,更要认识到人工智能作为人类智慧的产物,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需求。

人工智能时代已至,我们正身在其中。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活动的各个方面,它可以表现为一种身份认证机制,也可以表现为一种人机互动界面、一种娱乐互动或生活服务的接口。人工智能给人类社会带来无尽的想象力发挥空间,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你会生活在一个充斥着人工智能的环境中,从早上睁开双眼的那一刻起,智能卫浴会为你调节好水温,智能厨房为你烹饪好早点,吃完早饭,无人驾驶汽车已在家门口等候着送你去上班,到达办公地点,智能办公桌已经为你打开邮箱和一天的工作计划表……凯文·凯利预言,未来,人工智能会成为像电力一样通过网络传输的服务,人们对人工智能的使用也会像日用品一样顺手,届时,信息传播的方式自然也会发生巨大变化。

人工智能技术无处不在,当然也早已广泛渗透到传媒领域。传播技术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演变,云计算、大数据、万物互联、移动互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引发的传播变革乃至组织形态变革浪潮,使人工智能技术与传媒行业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并在不断影响和塑造着大众的生活方式,为人们描绘着网络信息社会的美好愿景。

纵观人类社会的传媒发展史,每当传媒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都会带来传媒业的重大改变。越来越多的迹象已经表明,人工智能将引领下一场媒介技术革命。2015年12月,瑞典爱立信公司对40个国家的10万名消费者进行调查,其中有一半的人认为未来五年内智能手机将成为历史,而替代智能手机的将是人工智能,因为人工智能将使人们无需通过智能手机屏幕即可实现与物体的互动。透过这个具体的调查,我们应该认识到,集中各类智能化应用的新型平台正在诞生的路上。

技术的发展,是推动传媒业变革的源动力。现在,人工智能赢了人类,而依靠人工智能技术,传媒业能够赢得未来。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新一轮媒介技术革命,将传媒与智能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智能媒体技术将是未来传媒发展的核心动力。

▲李世石与AlphaGo的“围棋人机大战”

二、智能技术使媒介更加回归其连接的本质

根据《辞海》的定义,媒介是指“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因此可见,媒介的实质是居于双方(人或事物)之间的中介物或工具,主要起到连接的作用,它能够使人与人、物与物或人与物之间建立起联系。连接是媒介最本质的功能和特征,从邮车、海底电缆到无线电、互联网,都因为方便了人与人进行连接,而历史性地成为社会中的一个传播媒介。

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麦克卢汉强调了媒介在某种程度上对人体器官的延伸,作为传统媒体时代关于人与媒介关系认识的代表性观点,这一提法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种延伸主要是对人的生物性的延伸,表现的是一种媒介与人的感官上的联系,而忽略了媒介对人的社会性的延伸,忽略了媒介在为人或事物建立广泛联系上的重要作用,对人与媒介的关系的认识还存在片面性。

基于网络互联、智能处理等技术的发展进步,新的媒体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的连接介质或平台,新媒体重新定义了人与媒介的关系,并充分发挥了媒介的社会连接作用,使媒介更加回归其本质功能和特征。新媒体连接的不仅仅是人和信息,而是连接万物。新媒体强大的连接特性,使在社会传播活动中充当中介的人或事物的中心地位不断被削弱,连接变得更加直接。在连接活动中,个人被赋予了更多的自主性,可以绕过中介渠道直接获取和传播信息,绕过中介性的服务直接实现自我服务、功能性实际服务需求的满足,自主地实现与信息、他人、物体、服务的交互。媒介“连接一切”正逐渐成为现实,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人们的信息及各种社会服务的获取变得更加快捷高效,人的需求满足和价值实现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正如陈力丹教授所言:“从微博、微信开始,Web 已经开始从 2.0 向 3.0 过渡。Web3.0 的技术特征是:万物感知——智慧控制;物质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全方位信息交互,人与物质世界的连接。人与人的交往仅是信息交流的组成部分,而人与物质世界的交流将成为信息交流中非常丰富的一部分。”

媒体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推动传媒建立更加广泛的社会连接。近几年来,基于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LTE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智能媒体技术和应用被不断创造出来,全球智能连接的数量呈现爆炸式增长。根据华为公司预测,到2025年,全球互联终端的数量将达到1000亿。未来,巨量的互联终端对信息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工信部表示,到2020年,5G将在我国投入商用,相比4G技术,5G通信技术具有传播速度快、网络容量大、延迟时间短的特点,从而使可连接设备数量实现倍增。届时,我国将以用户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全方位的信息生态系统,具备千亿设备的连接能力,实现万物互联。提高连接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媒介技术发展的根本标准,媒介的连接本质功能和特征正日益凸显。

媒体智能化演进的过程,就是一个连接不断加强的过程。智能媒体技术的作用不仅在于它为传媒提供一个智能化的平台,重要的是它还提供了人与媒介技术智能互联的接口。传媒与智能的结合,为更好地实现人与媒介技术的协同提供了可能,两者的优势在平衡中实现功能互补与价值互补,人机接口的智能化是未来媒体智能化发展的主流路向。

▲智能媒体时代,媒体的外延重新被界定。

三、媒体因智能化连接而重新界定其外延

除了“媒介即人的延伸”外,麦克卢汉还提出了“媒介即万物,万物皆媒介”的观点,即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物或物与物之间产生关系的物质都可以称为媒介。这一观点正在现实中得到验证。

媒体的社会连接意义和价值正日益凸显。无论是传统媒体转型,还是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我们评判它是否发展进步的逻辑就是看它是不是以实现广泛的社会连接为目的,能不能提高社会连接的效益,推动人或事物的社会价值的实现。

媒体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及其带来的社会连接方式的变革,重构了传媒生态,使得一切能够实现信息互联的载体或社会信息活动皆可以称为“媒体”。智能媒体时代,媒体的外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报纸、广播、电视、期刊等新闻性媒体,不仅包括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还包括淘宝网、美团、大众点评、去哪儿网等垂直功能性媒体,以及正在集结搜索、摄录和传送于一体的新型终端如百度神灯、腾讯蓝鲸。未来,媒体的主要限定性特征在于连接和编织,而不再以文字、声音和图像的生产供应及其组织机构作为判断基点。从这个意义出发,一切智能设备其实都属于传播性媒介。

智能(媒介)技术的运用提高了社会的整体连接性,使不同行业领域之间由于技术的限制而形成的传统信息壁垒正在不断被打破,跨界融合越来越成为必然趋势。围绕智能化媒体建立的社会连接关系,使原本因时空局限性而分散、孤立的个体被连接起来,各种社会资源也被充分连接起来,形成各种新的生产联系。智能(媒介)技术正在以不可抵挡的势头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凭借其超强的社会连接力,以及对社会各方资源的整合作用,主要扮演着社会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角色。当前,媒体变革的前沿正逐渐由社交化媒体转移到智能化媒体,美团、熊猫TV等提供连接的智能化服务软件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媒体理念,一切智能媒体技术只有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连接,才能不断拓展自身的价值空间。那些采写编评摄录播的具体业务,不过成为越来越容易为大众所掌握的一种传播技术、交流手段。

传媒的社会作用在于实现价值的有效传递和连接。强调内容优势、渠道强权乃至智能硬件的成功都是不可靠的,未来的媒体组织,不论其采用的媒介形态是什么,只有将传播全价值链上的内容、渠道、介质、受众四个层级的所有元素汇聚在一起,特别是要促进受众这个能动元素实现自发群分,同时提供基本的智能化的交往工具,形成基于人与人之间强大的“信任+传播”的连接力,才可能塑造出更具价值的商业模式和社会交往模式。任何不以社会连接为核心的媒介应用和传媒组织,都将会因为无法实现可控的、闭合的信息、流程和交易而告终。

对于影像学检查和介入超声技术仍无法做出准确诊断,且患者症状较重、体征明显,而患者本人又有强烈治疗愿望时,可试行剖腹探查术或腹腔镜探查术。手术可以直接对囊肿组织进行观察,并可在直视下进行活体组织检查,外科医师可以对病变组织进行初步评估,又可以在病理结果出来后直接行外科干预[19]。相对于传统的剖腹探查术,微创手术并发症少,患者疼痛较轻,体表无明显手术瘢痕,心理打击小,术后恢复较快,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良好的诊疗效果[20]。但需注意的是,剖腹探查术或腹腔镜探查术存在一定的麻醉和手术风险及阴性探查的可能性,应用时应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严格把握适应证。

四、智能媒介技术驱动下传媒业的重大变革

(一)传媒职能的转变:从“信息资讯”到“生活服务”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服务业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首次超过了50%,服务业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大产业,未来的发展潜力仍然十分巨大。传媒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为社会提供信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媒体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提供什么样的信息”成为值得传媒业思考的问题。

▲爱奇艺推出的在线视频制作工具——啪啪奇。

传统媒体时代,由于管理制度和技术水平的局限,传媒的内容生产和传播过程比较容易控制,渠道在传媒价值链中的优势明显。基于宣传和市场需求,传媒习惯于把自己定位为信息资讯的发布渠道,主要提供社会变化的最新动态信息。随着管理的松动和技术的进步,新媒体等强关系媒体不断涌现,传媒的渠道优势不断被削弱,传媒的定位和职能也因此发生改变。

智能媒体时代,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权力关系被不断重构。信息源和信息渠道日趋多元化,传统的一家媒体形成的对渠道的垄断已不可能,仅提供信息资讯也不可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智能终端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应用,受众的个性化信息需求被充分激发出来,尤其对与自身紧密相关的本地生活服务信息的需求更加高涨。面对传播环境的变化,除了提供信息资讯外,提供信息化了的生活服务对于传媒来说变得更加重要。智能媒体技术的运用及其带来的广泛的社会连接关系,推动传媒的定位由提供信息咨询的平台和渠道转向新型的信息服务行业。

立足本地提供特色化生活服务信息,日益成为区域传媒差异化竞争的主要方向,区域传媒作为本地生活服务信息提供商的功能正在日益凸显。另一方面,娱乐性内容的供应更加由大公司控制,因为提供连接广泛的社会相关领域的能力正日益向大公司(可能是科技公司延伸而成,可能是传统媒体发展而来,也可能是资本重新组合而成)集中甚至垄断。

(二)传媒生产方式的革新:从“线性中心”到“非线性”

在行政威权和有限市场的环境下,社会生产主要局限在一定地域和行业内,实现社会连接所需要的资源,要么仰仗威权,要么依靠市场进行配置。传媒组织大都按照区域条块和媒介形态进行设置,传媒的信息传播、产业发展、社会联结等不同区块呈现出较大程度的疏离,传媒价值链的介质、渠道的价值被稀释或弱化,受众也往往被刻板地视为模糊的很难测度的群体,内容生产端被凸显为所谓的“上游”,可以统领性地满足“下游”受众的新闻、娱乐、教育和服务的几大需求。传媒价值链的各层级间并未实现有效的连接,需求与生产供给之间的关系往往被机械化地理解为谁决定谁或者谁更重要,传媒的内容生产呈现出“线性中心化”特点。

市场经济和传媒技术的发展,将逐步消解国家政权和资本市场对传媒技术和内容生产的垄断,受众与传媒的距离越来越近。“去中心化、非线性”技术的运用,对受众进行了媒介赋权,传媒生产中固定的角色分工正在被打破,跨组织协作也能够轻松实现,受众参与、众筹生产成为可能,传媒生产的自发组织、自由联合正在现实中发生。例如,通过技术创新,爱奇艺在PC端和移动端已分别推出云编辑、啪啪奇等在线视频制作工具,全面解决了普通用户拍摄、编辑、上传、分享视频的基本需求。

(三)传媒营销方式的拓展:从“用户”到“窗口”

传统的营销模式下,传媒的收入以广告为主,这种高度依赖发行量、收视率或是受众数的眼球经济,并未深入到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中去,传媒业的盈利空间没有得到充分开发。智能媒介技术的运用,为传媒、广告主和受众之间强连接关系的建立提供了新的渠道,固有的传播关系和角色定位被颠覆。受众既是内容的消费者,也是内容的传播者和生产者,媒体所拥有的巨大的受众群体背后,是一个巨大的用户消费市场和内容生产工厂。

智能媒体日益改变用户的消费行为,动摇了原有的营销体系。IBM的调研数据表明,62%的消费者认为数字媒体能够让他们更加轻松地做出消费决策。在智能互联时代,媒体要突破传统的广告盈利模式,深挖用户消费市场,实现传媒业务的增值。新的营销模式下,把握用户对细微需求的体验成为传媒成败的关键。只有充分了解用户的信息,才能精准地把握用户的消费需求,而用户的信息来自于他们的活动行为。

用户使用智能媒体技术时所产生的海量数据,为精确把握用户的行为模式提供了基础。通过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对用户的行为信息进行分析和标签化,可以发现用户对于哪类产品感兴趣,容易接受怎样的广告诉求,是否喜好参与互动等等,从而实现用户微分。根据分析结果给用户贴上相应的标签,这些最直观的用户形象,对提高传媒营销的针对性具有重要作用。媒体开始比用户更了解自己的需求,服务变得更加智能化。基于用户数据分析,匹配给用户需要的信息,为用户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务,随时随地满足用户的沟通、表达等需求,为用户匹配最优的问题解决方案等。例如,腾讯公司借助其独有的QQ ID识别功能,不断积累用户的行为数据,对用户进行精确画像,可以实现基于年龄、性别、场景、地域甚至内容等多元的智能化定向,为腾讯视频的内容产品的精准化投放提供重要依据。

在多屏智能时代,传媒的营销还要在不同的场景中找到最适合的接口。媒体不仅是一个信息渠道,更是一个交易平台,它可以承担更多的营销责任,发挥媒体社交的口碑效应。基于场景的生活服务,使媒体不仅可以提供服务信息,甚至媒体就可以成为服务本身。当你逛商场时,智能化媒体通过获取你的地理位置信息,就可以帮你获取“离你最近”的打折信息、美食推介,场景化的信息服务使传媒变得更加贴心。还有,类似于区块链的智能技术,将改写金融货币的运用方式,届时,以点击率之类的统计赚取广告、支付的营销方式,也需要面对新的更加透明的交易“窗口”。

(刘通: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硕士研究生;熊忠辉: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教授)

链接

人工智能市场潜力巨大 多元化发展成趋势

人工智能时代是诸多业内人士想看到的,不过实现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第一步便是需要人工智能全面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依赖并最大可能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的数据显示,随着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媒体、广告、零售、金融和保健领域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在2020年达到50.5亿美元。研究机构Gartner也称,预计2018年,全世界将有60亿台设备用上人工智能技术,届时人们将在互联网家电、汽车等产品上与人工智能零距离接触。

猜你喜欢

媒介智能化人工智能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书,最优雅的媒介
数读人工智能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