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近郊温泉地旅游开发探析
——以临川温泉为例

2016-09-09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16期
关键词:临川抚州市温泉

刘 宇

(东华理工大学 地质资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南昌 330013)

城市近郊温泉地旅游开发探析
——以临川温泉为例

刘 宇

(东华理工大学 地质资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南昌 330013)

近年来,国内温泉旅游不断升温,再加上城郊旅游开发的独特优势,使城市近郊温泉地日渐成为我国温泉旅游开发的热点地区。临川温泉位于抚州市西北郊,温泉资源品质高,开发历史悠久。本文在分析临川温泉的特征与开发模式的基础上,提出采用主题式开发、完善会议度假设施、打造温泉住宅地产、与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结合等临川温泉的开发策略。

城市近郊;温泉;旅游开发;临川

温泉旅游以健康养生为特色,集旅游、休闲、健身于一体,是当前休闲度假旅游的一大热点。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活动内容上也从传观光型向多样性、参与性的休闲度假旅游转化。城市近郊人口密度低、环境质量高,加上近郊区基础设施良好、可达性强,成为了城市居民休闲度假旅游的首选。近年来,国内温泉旅游急剧升温,再加上近邻城市的区位优势,使城市近郊温泉地日渐成为我国温泉旅游开发的热点地区。临川温泉位于抚州市区西北郊,温泉品质高、周边环境优良。自2012年以来,抚州市政府高度重视临川温泉的开发,设立临川温泉景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将温泉景区打造成抚州旅游业的新亮点。基于此,本文以临川温泉为例,在分析城市近郊温泉地的特征与开发模式基础上,探讨临川温泉开发策略。

1 城市近郊温泉地特征及开发模式

1.1城市近郊温泉地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旅游者旅游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不断变化,使城市周边旅游景点成为城市居民周末休闲旅游的首选目的地。学术界对城市近郊出游现象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如吴必虎在对上海市郊区旅游开发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城游憩带理论。该理论对城市周边旅游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并初步建立起规范研究的框架。城市近郊旅游景区是指位于大城市建成区边缘地带的旅游景区,城市近郊旅游资源的开发对所在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表1 城市近郊温泉开发模式

温泉是高于一定的温度,含有对人体有益矿物质成分的从地下涌出的天然水。近郊温泉地处于大中城市周边地区,一般在1个小时车程以内,交通较为便利。这类温泉往往具有较好的潜在客源市场,但资源条件相对逊色,以建设大型的高档次温泉接待宾馆为主,同时营造人工露天温泉环境,提供高标准的旅游服务。近郊温泉地主要特点表现为:①以周边大中城市为依托;②塑造明确的主题和活动;③建设文化浓郁的特色露天温泉和高档度假酒店。

1.2城市近郊温泉地开发模式

温泉旅游开发模式决定了温泉地旅游开发的成败,它也是温泉旅游研究的热点之一。有学者根据温泉旅游活动内容,将开发模式归纳为以下两种:“1+1”模式和“1+N”模式。“1+1”模式,如温泉+生态游,温泉+农家游,温泉+观光游,温泉+民俗游等。“1+N”模式,就是以温泉为依托,将健康、养生、休闲、会议、商务、度假等因素融入进去,推出综合旅游产品。另外,还有学者从区位角度将温泉旅游开发模式分为近郊休闲度假开发、远郊保养度假开发、间城市的观光度假开发及边远地区的“秘汤”开发等四大类型。

资源、区位、主题及产品组合是决定温泉旅游开发模式的4个主要因素。温泉资源是温泉旅游地赖以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资源的质量是吸引旅游者的主要因素之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温泉旅游地的开发规模和消费层次;区位条件决定了景区的可进入性,进而影响温泉旅游地的开发效益;温泉产品主题与产品组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吸引力的大小。本文在考虑影响温泉旅游开发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依据温泉旅游活动内容,将城市近郊温泉旅游开发模式分为四大类(见表1),每一种开发方式在目标市场、专项市场、产品与服务设施等方面均有不同的侧重点。

2 临川温泉景区概况

临川温泉位于江西抚州市临川区西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16°04′至116°39′,北纬27°31′至28°14′。景区距抚州市区15千米,距南昌市中心城区80千米,处于南昌一小时经济圈范围内。温泉景区的地形为南北走向,西面为小山地,东面为平原和低丘,两山中间夹着一块山间盆地。景区中部有一条宽达400米的地热带,有泉水两处,分别为月泉、日泉。两泉相距3千米长,两泉之间有数条温泉水从断层通过,水温自北向南为60℃~40℃;日均涌水量为7 000吨,是国内日均涌出量最大的温泉之一。临川温泉为低矿化的优质淡水,水质非好,含有锰、铜、铅、锌、镉、锶、钡、硒、砷、汞与偏硅酸等20多种元素,对人体有益的锶、硫、偏硅酸等含量较高,适用于温泉沐浴和制作矿泉水。因水中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通过饮用和沐浴,能治疗关节炎、皮肤病、动脉硬化及肥胖症等多种慢性疾病。

临川温泉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温泉早在宋代就得到开发,宋天禧五年(1021年)《抚州府志》记载“临川温泉开,民沐浴者,疾皆愈”,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曾评价临川温泉“天下温泉有七,汝水其一也”。20世纪30年代,蒋介石、宋美龄等曾到温泉沐浴过。解放后,邓小平、李井泉等中央领导也到此沐浴疗养,并留下“小平池”“经国亭”“经国书屋”等人文景观。2012年抚州市成立临川温泉景区管理委员会(副县级),辖温泉、桐山、六岭、翁坪、杨源、青莲山6个行政村,管辖面积32平方千米。管委会为临川区人民政府派出的副县级机构,为一级政府管理机构,具备政府应具备的所有职能。景区依托温泉资源、风景资源及临川文化和宗教文化特色,建设具有旅游观光度假、温泉养生康体、特色文化、戏剧展演与培训、风情餐饮与运动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景区。

3 临川温泉旅游开发策略

3.1采用主题式开发

从温泉形成的一般机理来看,其成因基本相同,但各温泉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有很大的差异。在开发利用时,要注意扬长避短,突出温泉地的文化个性及景观的组合特点。临川温泉的开发应依托景区高品质的温泉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植被条件,通过挖掘抚州地区独特的本土人文民俗文化和风情。抚州的“临川文化”底蕴深厚,外延广阔,是赣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才子文化和戏曲文化则是临川文化的明珠。因此,临川温泉的开发应突出才子文化和戏曲文化,将文化融于形式多样、风格不一、功能各异的温泉浴池之中;对自然环境背景进行园林化改造,并以现代园林设计的理念为指导,形成人工主题公园式露天温泉。建造适度且精致的露天临川名人文化温泉(如安石泉、晏殊泉、曾巩泉与九渊泉等)和戏曲主题室内温泉馆(如牡丹馆、紫钗馆、邯郸馆与南柯馆等)。此外,融入临川文化风情,实现古镇通道,在古村中的独立老式庭院引入高端餐饮品牌,将古村内街道改造为中档美食街和民俗商业风情街。

3.2完善会议度假设施

会议度假是城郊温泉地开发的主要功能之一,应建设度假酒店、会议中心等配套设施,可利用度假地高档的会议接待设施、科学时尚的养生保健设备及贴心周到的人性化服务等优势来吸引高端旅游市场。目前,在临川温泉景区只有一家三星级宾馆,仅提供简单的住宿、沐浴和餐饮服务,温泉景区的休闲度假功能没有被充分发掘。在未来开发中,应规划独立的休闲度假区,建设园林集中式度假酒店、会议中心和餐饮中心,度假区主体建筑风格与地方整体的中式建筑风格保持一致,建筑可使用现代简洁的徽派建筑风格。此外,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在青莲山水库周围选择地块,以商务、修身、参禅、戏曲、藏书与诗词等元素打造高级私人酒店会所,重点放在温泉保健、SPA水疗按摩,提高温泉产品的多样性和温泉产品的档次。3.3打造温泉住宅地产

温泉住宅地产是以温泉资源为核心,形成大型温泉度假区、温泉小镇、温泉城区等项目,从而带动温泉区域的整体发展。地产与温泉旅游融合的特点在于它是温泉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无缝嫁接,具有更好的温泉自然景观、建筑景观,拥有完善的配套功能,以“养生休闲”为特色,在地产市场形成巨大竞争力,吸引“高收入”、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人群前来消费投资。同时,地产温泉具有“投资+自用”两重功能,其投资者不仅可以在投资中获得保值、增值收益,更可以通过投资长期享受物业带来的空间享受和消费功能。在临川温泉开发中,可在青莲山南麓方圆1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建设成一个以“才子温泉”为特色的新型小城,发展成为国际知名、全国一流的温泉度假旅游地。通过改造温泉疗养院,打造具有民国风情,突出“经国亭”“小平池”等文化遗产的临川温泉景区名片;打造面向大众的温泉养老社区项目,并建设非遗小镇、温泉民宿、农家乐与晨曦院子等。

3.4与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结合

抚州市农业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临川温泉开发可依托郊区优越的农业优势开展生态农业旅游,温泉镇农业基础雄厚,栽培作物有甘蔗、西瓜、水稻、棉花、油菜花与板栗等多个品种,而且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合果树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开发己形成一定规模,这些都为温泉地开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利用温泉灌溉蔬菜水果、养殖动物,且出产的品质较高。可利用温泉灌溉农田,在每年春天插秧和秋天收割的季节,让旅游者去体验农民的生活,亲自品尝温泉灌溉的农作物。此外,也可利用温泉地的“西瓜园”“甘蔗园”“板栗”等项目开展生态农业观光,开发一定规模的果树园,让旅游者采摘、品尝和外购,体验亲自采摘的乐趣。

主要参考文献

[1]陆林,韩娅.文献综述视角下的国内温泉旅游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

[2]金丽,刘隽.远郊温泉地资源的开发模式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3]何小芊,刘宇.抚州市温泉旅游开发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4]吴必虎.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1(4).

[5]何秦.云南温泉旅游开发模式探讨[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0.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093

F592.7

A

1673-0194(2016)16-0140-02

2016-07-20

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2014)规划项目(14YJ08)。

猜你喜欢

临川抚州市温泉
KAI BEPPU温泉酒店
试论《临川梦》对《牡丹亭》的再现与批评
尧曦燕作品
抚州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抚州市审计局首次召开全市内部审计工作会议
鼓浪屿
临川四梦(乡音版)
铭湖温泉
铭湖温泉
临川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