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现状与改革探究①
2016-09-09胡剑宏孙儒湘中南大学体育教研部湖南长沙410083
胡剑宏 孙儒湘(中南大学体育教研部 湖南长沙 410083)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现状与改革探究①
胡剑宏 孙儒湘
(中南大学体育教研部 湖南长沙 410083)
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教育与改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了兴趣,体育教学质量也开始逐渐成为热议的话题。然而,目前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普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指导思想重管理轻过程、评价指标过于追求量化和评价主体缺乏广泛参与性等方面,因此需要革新评价理念、完善评价模式、扩展评价内容,建立新型的评价体系,以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普通高校 公共体育 教学质量 评价体系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也开始上升到新的发展阶段,人们的体育意识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了兴趣。2006年12月23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积极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2011年2月15日,国务院发布《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全民健身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密切联系,不仅能够体现出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同时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之一,应当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健身运动,将中国打造成体育强国。2011年5月17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2011—202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2011至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进一步推动中国迈向体育强国的机遇期,必须深刻认识到当前中国竞技体育发展面临的各种状况,合理科学地对竞技体育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对促进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使竞技体育适应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要求,同时有利于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三大文件掀起了体育运动的新高潮,不断促进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但是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发现,目前全国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普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这些负面因素阻碍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现今,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向深层次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教学的质量评估体系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它们积极创新教学考核体系,不断更新衡量标准,坚持与时俱进,提高教学评价的合理性与实效性,促进教学工作的妥善开展。“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①体育教学评价要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与否作为考核依据。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以往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是由体育部门来决定,他们在确定考核标准时往往会借鉴其他学科评估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因此实事求是地说,这种评价方法和标准并不有利于提高公共体育课教学的质量,反而有可能出现反作用。当前全国各大高校普遍采用的是定性评价的方法,“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达成度,而对学生的态度、情感、社会适应目标的重视度不够。”②但是由于定性方式的考核主体是学校,因此考核的结果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不能完全反映出教学实绩。有鉴于此,当前应当探索合理的公共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这一体系不仅要依靠学校,更应当将学生纳入评价主体当中,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使公共体育教学质量的实际成果得到客观、全面、真实的反映。
1 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理论概述
1.1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的内涵
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是高校根据教学目标,对体育教学实践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客观评价的行为,它能够为体育教学决策提供依据。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分为两个角度,分别是“教”与“学”的角度,对“教”的评价主要是由同行、上级、督导、学生和教师自我对老师的教学内容、过程、结果、方式等进行评价。对“学”的评价主要是由教师与学生自我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成果等进行评价。体育教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包括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反馈功能和鉴定功能。导向功能主要是指通过考评使教师踏上正确的教学道路;激励功能一方面可以激励教师努力提高教学实效,另一方面可以激励学生的自信;反馈功能主要是指评价体系可以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将其反馈给教师,促使其改进教学方法;鉴定功能是指通过评价促使教师确定未来的教学起点、预见未来的教学成果。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需要统筹兼顾,具有全面性,尤其是符合高校改革发展的需要,不但应当考虑到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具体内容和实施原则,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和把握学生的态度、心理和体育能力的变化。新型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应该去除之前的弊病,在评价的指标上逐渐降低显性指标的低位,如长度和远度等,进一步提高对诸如态度、技能、主动性、身体提升幅度等隐性因素的考评,尤其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和维持学生的身心健康。
图1 教学质量评价内涵图
1.2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的必要性
从全国的层面来观察,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确实获得了重大的进步,但是还缺少一套与之匹配的教学质量考核系统,现行的评价体系基本上是模仿甚至是照搬其他学科的考核模板,无法深刻反映体育教学的特征,评价指标各有倾向,缺乏针对性,评价的权重也不尽相同,没有将定性与定量的方法结合起来。除此以外,某些高校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大多是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来构建,而他们基本上以体育运动的标准高度、距离和时间为裁量标准,忽视了一系列的隐性因素,而且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自我评价,仅是采用单一的数据计算方式来进行考核,必然会导致数据信息来源的失真。为此,当前的体育教学考评体系并不能完全地反映出体育教学的实绩,不能完全体现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这种状况急需改变,构建适应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新型教学评价体系被提上议程。
首先,建立新型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改革。当前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公共体育教学质量能否得到提高,为了做出准确的判断就需要进行合理评估。评价主体通过对不同渠道反馈信息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修正教学方案,如此才能够进一步促进教师教学改革的发展,逐渐提升公共体育教育的教学质量。
其次,建立新型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教师团队的科学管理。该体系可以为体育部门的领导层提供大量的信息,从而增强领导集体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经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去伪存真,由表及里,逐渐找出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顽疾,进而提高教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最后,建立新型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教学行为的有效调节。体育教学活动是一个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的系统过程,它包含了各种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反馈等,这些要素之间的合理作用才能够保证体育教学的成功开展,通过对其进行科学评估能够获得可靠的反馈信息,从而有效调节教学行为。
综合而言,当前中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事业正蓬勃发展,建立新型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也势在必行,而就实际来说,当前中国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就需要对先行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革新。
2 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将各位专家学者的观点与看法进行总结,可以发现目前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指导思想重管理轻过程
考核工作是体育教学实践的反馈机制,是评价教师教学实绩的重要途径,它包括了对体育教学准备、实践和结束3个阶段的评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的主体,而学生则是“学”的主体,二者相互作用,因此从教育观念的角度出发,新型的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应包括两个维度,即教师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评价,教师和学生可以从评价结果中了解自身的优缺点,并逐一改正,进而将获得的经验总结出来,不断地完善体育教学理论。然而,针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进行研究可以发现,目前的考评体系中,对学生和教师的考评都存在误区,“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管理,”③只是为了掌握教学的概况,对教师的个人教学情况有所把握,最终用于确定教师的选聘和待遇。这种过于重视管理的教学质量评价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但是对于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却推动力不足,甚至出现反作用。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部分高校在体育教学的质量评价活动中仅仅重视评价的结果,并将之作为奖惩依据,更有甚者,有的高校将评价结果进行排队,为教师们贴上排名标签,这种行为最终直接导致了教师忽视教学过程,只是围绕教学评价的结果做事,由此便形成了“一切为了评价结果服务”的不良思想。例如,少部分教师在私下会鼓励、暗示甚至威胁学生提高对自己的教学评价分数,也有少部分教师与学生达成协议,以放松对学生的教学要求,迁就学生来换取学生的高评价。
2.2评价指标过于追求量化
当前,全国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普遍推崇实现评价指标的量化,实事求是地说,评价指标量化是构建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主要趋势,而现行的教学量化评价方式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评价结果也比较客观,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主观随意性评价。但是值得说明的是,公共体育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教学活动,一些特征和要素是难以准确定义和采用量化指标进行评价的。譬如从学生角度看,他们对教学的态度和自身的心理素质便无法量化衡量;从教师的角度看,他们的教学理念和个人道德等也无法利用量化指标衡量,总而言之,这些具有终身意义的教育因素是无法人为的进行量化的,具体的分值无法准确地对其进行评价。在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中,量化的方式可以简化复杂的教学现象,使各种问题显得清晰和简明,但是不能过多地强调定量评价,如此将会减少评价的有效性,不能把握体育教学的本质,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2.3评价主体缺乏广泛参与性
良好的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当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如此才能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减少评价的错误,让评价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因此,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当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在评价主体上需要将学生、教师、同行、上级领导、督导都纳入评价体系中,成为评价的主体,缺一不可。就实际来看,当前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践中,评价主体缺乏一定的广泛性,例如中南大学的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坚持了“四位一体”,“四位”即督导、上级、同行与学生,从中可以发现,中南大学并没有将教师作为评价的主体,没有将教师自我评价环节纳入考核当中。仔细分析现行的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可以发现,学生的评价分量不足,从理论上看,学生是体育教学的客体,同时也是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他们可以充分展现出体育教学的成效,因此他们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最具有分量才对,但是他们的评价却得不到重视。必须说明的是,在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的过程中,学生时常会带有极为深厚的感情色彩,部分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与教师的关系来进行评价,从而使他们的评价行为明显缺乏客观性。学校因各种原因无法将学生对体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公诸于众,使学生对评价工作失去了积极性,导致学生评价逐渐变得形式化。其次,同行作为评价主体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维护同事的心理作用,他们的评价往往是以汇报工作的语言形式进行总结,其结果基本上是不好不坏,教学效果不差,没有认真考核的心态。第三,上级评价的专业性更强,对教学情况更为熟悉,因此评价结果比较客观,但由于评价的主客体都属于学校老师,存在面子和利益等干扰因素,也容易出现与事实不一致的情况。最后,督导作为评价主体对体育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督导基本是由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抽调的专门检查人员,由于专业性不强,对教学内容不了解,因此对体育教学工作的评价存在一定的不足,缺乏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总而言之,当前全国高校对体育教学工作的评价往往只是听取一方或两方的意见和评估,缺乏广泛的参与性,应当将教师、学生、同行、上级领导和督导的评价都结合起来,如此才能够取长补短,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3 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措施
3.1革新评价理念
高校体育教育随着社会和学生需求的变化而转变,而与之配套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也应当不断进步与革新,坚持做到与时俱进。传统的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理念重视教学管理和结果,对教学的过程有所忽视,教学评价的目标在于评选优秀的教师,这种以奖励和惩罚为目的的评价理念,有可能会引起教师的抵触心理,导致教学质量评价流于形式,最终会阻碍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中国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革的深入发展,评价理念也应当与时俱进,实现革新,不仅要进一步明确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同时要借鉴评价结果的改进力量,将目前广为流行的奖惩评价理念转变为促进教学改进的评价理念,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具体而言,应当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入研究其精髓,把握体育教育的综合性特点,应当清晰地看到体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深刻理解体育教育的终极目标,使考核目标和教育目标相一致,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考评系统,确保评价指标的客观性,坚持与时俱进,发挥出评价活动的引导作用。
其次,明确学生的地位,“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④学生具有两种性质,其一,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其二,学生是评价的主体之一。有鉴于此,应当发扬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从学生的利益出发,进一步调动学生的评价积极性,利用评价体系的作用完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体育教学质量评价要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应当逐渐摒弃评价的奖惩目标理念,强化其检验和激励的综合性功能。教学综合考核不仅要对教学的结果进行评价,同时也要对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考察,坚持通过评价来突出学生群体的主人翁地位。
3.2完善评价模式
由于体育教学质量的评价主体在评估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要降低误差获得相对客观的评价结果,就需要完善当前的评价模式,坚持将教师、学生、上级、同行和督导都纳入评价主体当中,将他们各自的优势进一步发挥,实现评价互补。从对“教”的层面来看,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实施了多主体评价模式,即教师自我、学生、上级、同行和督导5种评价主体的结合,实现对教师教学评价的“五位一体”,其实施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评价体系的需求。在多主体的评价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五位一体”的多主体评价模式要求各主体之间实现互动。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会在互动中得到升华。学生作为体育教学的客体,同时又是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是教学内容的体验者,因此学生群体在评价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公正与客观,特别是针对诸如兴趣和态度等无法量化考核的内容,其考核结果一般都比较符合事实。因此,构建新型的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就需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向学生、教师、同行、上级、督导五位一体的评价模式转变,促使各评价主体之间相互沟通,相互联系。
另一方面,“五位一体”的多主体评价模式要求评价方式多样化。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方式应当注重与评价主体的特征相结合,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化,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体育教学质量评价必须兼顾过程评价和最终评价,实现定性与定量手段的结合运用。由于传统考核方式以结果考核为主,因此,这样的评价方式往往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并不能发挥出促进作用,因而在教学质量评价中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如学生评价采用定性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和同行评价则采用定量评价等。必须说明的是,由于定量评价具有标准化的特点,这一特性受到广大高校的欢迎,同时也是国家政策鼓励推行的评价方式,因此定量评价在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往往占据有利地位,实事求是地说,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量化评价的确有利于总结和衡量教学成果,但对学生兴趣情感等抽象思维的评价却难以发挥效用,因此体育教学质量评价必须结合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如此才能更准确地反映体育教学质量现状。
表1 教学质量评价模型表(一)
表2 教学质量评价模型表(二)
3.3扩展评价内容
新型的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逐渐重视多元的评价内容,这说明评价的内容已经开始发生改变,新的评价标准和内容开始补充进新型的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当中,除了对显性的评价标准如运动技能、体能和对运动知识的掌握进行评价,一些隐性的评价标准如参与意识、兴趣爱好、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也开始被纳入评价内容当中,对体育教学成效的评价不再是单一的技术技能标准测试或身体状况健康与否的评价,精神层面的抽象元素也将会受到重视。体育教学的现代化改革发展要求尊重学生能力的个体差异。因此,体育教学质量评价应当注重对学生个体的自我发展进行评价,而非是将不同的学生相互比较,注重学生的每一次努力和进步,将学生在体育实践中的数据进行记录与存档,并且把这些数据信息加工整理后让学生查阅,使他们了解自己的进步过程。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既要注重教学成果的考核,也要注重对教师的教学观等综合性因素的评价,将其纳入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当中。
4 结语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是体育教学管理中极为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动力,是进一步强化体育教育管理的手段。当前,面对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指导思想重管理轻过程、评价指标过于追求量化和评价主体缺乏广泛参与性等问题,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现代化改革,进一步革新评价理念、完善评价模式、扩展评价内容,使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全国体育教学工作的改革相适应,实现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和人性化,依靠评价体系的力量推动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国家的发展培养体能合格,身心健康的人才。通过研究,可以从“教”和“学”两个角度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构建教学质量评价模型。
[1]孔军.高校体育与健康[M].2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
[2]王芹.高校体育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2015.
[3]史衍.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评估的偏差与优化[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5.
[4]徐碧鸿.中国体育博士文丛:我国高校体育工程学科建设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5.
[5]蒋小勇.高校体育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系列教材)[M].中南大学出版社,2015.
[6]章建石.当代高等教育研究前沿论丛:基于学生增值发展的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7]周玉庆.体育教学的要素与属性探析——评《现代体育教学论》[J].中国教育学刊,2016(4):111.
[8]谢乾.利用拓展训练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运动训练学》[J].中国教育学刊,2016(4):141.
[9]赵富学,程传银.学校体育中强制与自由关系之研究[J].体育科学,2016(3):89-95.
[10]孙喜和,翟孟杰.以“我”为运动学习主体的教学思考[J].体育与科学,2016(2):24-29,49.
[11]白莉莉,冯晓露.立足体育本质,反思当代学校体育误区——熊晓正教授学术访谈录[J].体育学刊,2016(2):1-4.
[12]石岩,张凯.体育教师教学沟通能力的质性研究[J]. 体育学刊,2016(2):86-92.
[13]颜中杰,应华,杨光.健康促进工程视野下上海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2):124-128.
[14]罗孝军,胡旭东.高校大学生体育投入评价指标的构建与评价模式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159-166.
[15]董聪敏.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寻——评《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J].当代教育科学,2016(4):65.
[16]丁小燕.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路径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151-152.
[17]庞志斌.变革体育院校生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与综合能力[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242-243.
[18]汪洋,杨琰.层次分析法在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1):67-69.
[19]杨伟林.高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现状研究[J].体育世界(下旬刊),2014(2):113-114.
[20]尹继林.广西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用及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体育科技,2013(4):140-142.
[21]徐友元.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10):97-100.
[22]乔柱.关于成人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思考[J].成人教育,2011(2):122-123.
[23]高艳.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估监控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23):173-175.
[24]曹仪卿.新“基本标准”视角下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现状与对策[D].山西师范大学,2015.
[25]邢佟佟.河南省平顶山市高等院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4.
[26]冯香丽.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4.
[27]孙启芝.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学生满意度测评内容设计与评价方法[D].湖南大学,2014.
[28]王晶晶.苏州市民办高职院校校公选课体育类课程的开课现状研究[D].苏州大学,2014.
[29]李宁.山东省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服务现状调查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4.
[30]李雪苹.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兴趣调查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4.
[31]刁学慧.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中足球专项技能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32]李福臻.驻济南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模式探讨与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4.
[33]张鑫.秦皇岛市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注释
① 王敏.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选修课教学现状调查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6):133-134.
② 卫业钧.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22-125.
③ 李春田.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存在问题及改革与发展趋势[J].黑河学院学报,2010(4):61-64.
④ 吕忠荣.浅谈中学体育教学面临的困惑与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1(4):48-49.
G807
A
2095-2813(2016)08(a)-0054-05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2.054
2015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名单(湘教通[2015]291号:43)。
胡剑宏(1968,7—),男,汉,湖北谷城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