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的力量

2016-09-08木兰良朝

莫愁 2016年22期
关键词:古典文学诗经植物

○木兰良朝



植物的力量

○木兰良朝

在卷帙浩繁的古典文学宝库中,植物大量出现并被赋予各种寓意,当代研究者甚多。各类专著纷繁芜杂,但囿于文学研究者解读角度的局限,且将中国整个古典文学史纳入研究视域的,几无一二,殊为遗憾。

美国夏威夷大学农艺及土壤博士,在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讲授植物与文学课的潘富俊教授,积古典文学深厚学养和多年田野工作经验,终成巨著《草木情缘: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其宏大广博、精细入微、考据详实、分析入理,无人能出其右。他以农艺及土壤专长,将文学文本进行归类研究,集文学性、科学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炉,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丰赡华美、绵延不绝的文学与植物相融合的画卷。其角度之新、立意之高,堪称集中国古典文学植物之大成者。此部巨著,当为喜爱中国古典文学读者的绝美收获,亦是专家学者可资借鉴的佳本。

植物作为天地自然最富生机的部分,既给予人类生命营养,更给予人类精神养分和审美源泉。因此文学和植物从来密不可分。人类通过植物获取生存条件,又通过植物认知自然,歌咏言志。而经数千年的流传,古典文学中的植物已然积淀于今天我们所习得的文化中。无论是引经据典还是运用成语,无论是学习中国古典文学,进行文本创作,传承和发扬都是不可或缺的。

《草木情缘: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一书,从历代诗词歌赋、诗经、楚辞、章回小说、成语典故、国画、古代礼仪中的植物,到古典文学里的植物名称、植物特性、文学与植物色彩、文学与野菜、古典文学中的蔬菜瓜果和药用植物,乃至历代植物专书与辞典和文学植物与植物引进,分类统计,系统全面。在文字解读之上,有照片、手绘和图表,纠正了前人谬误和读者误读。

其中,《诗经》《楚辞》作专章分析,并注意到《诗经》以北方植物区系为主,而《楚辞》以南方区系植物为主,且与《诗经》相反,歌颂粮食及收获的篇章极少。在赋的分析中,潘富俊提出北京大学出版社《全汉赋》226篇近完整的篇目中,有156篇提到一种以上的植物,占全部种类69%,可确定植物种类有191种,未知所指有32种,出现最多的是竹,其次是桑、柳、松、桂。司马相如《子虚赋》和《上林赋》各有48种及56种植物。不但具有文学价值,也是很好的植物文献资料。在诗词中辨析:“杏在词中使用频率远高于诗。”“从前面列举历代诗词的内容可知,植物的名称内涵与寓意组成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可以说,没有植物就没有诗词。”

具备独到的学术价值。学界曾有人提出《西游记》为丘处机所作。而潘富俊分析《西游记》开篇写花果山,出现了鲜龙眼、火荔枝、椰子等,丘处机是山东栖霞人,地理上属北方,他又在西域工作了大半辈子,没有见识亚热带水果的机会,而吴承恩是江苏山阳人,曾在南京和浙江谋事,有接触机会,由此可知《西游记》非丘处机所写。通过《红楼梦》中植物数据推理,前八十回回回有植物,描写丰富细腻,后四十回中有三回未有任何植物;第一个四十回出现165种植物,第二个四十回出现161种植物,最后四十回仅出现61种植物,显然出于第二人之手。从植物分析角度得出八十回和后四十回非一人所著结论。通过对杜甫和白居易诗中药用植物分析,形成对草药诗人创作历程的新解读。

书末附大量参考文献,是潜心钻研求得真知灼见的明证。借由梳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脉络,传达给读者蕴藉在古典文学中的植物的力量,那同时也是文学的力量。

(编辑张秀格gegepretty@163.com)

猜你喜欢

古典文学诗经植物
更正说明
考研知识点之日本古典文学中色彩词的意象研究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重要启事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