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中的挡箭牌
2016-09-08武志红
○武志红
亲密关系中的挡箭牌
○武志红
一个朋友对我说,他的父母都七十多岁了,仍然经常吵架,而且每次都吵到似乎恨不得杀了对方。
他们吵什么呢?我问。朋友说,起因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最后必定会吵出两件事,一件是父亲谴责母亲在二十多岁时曾想离开他跟另一个男人走;一件是母亲谴责父亲在三十多岁时曾喜欢上一个女邻居。每当吵到这两件事,两位老人的愤怒就会达到顶峰,陷入暴怒。
为什么四五十年过去了,还念念不忘当年的“背叛”,况且他们当时只是动了动背叛的心思,并没有发生背叛的事实,连牵手这一最低程度的身体接触都没有。
对此,我的理解是,这两件“罪过”只是挡箭牌而已,这是在亲密关系发生冲突时常见的策略。当你因为一件小事对我表达不满时,我就将“你曾经背叛过”的挡箭牌竖起,将你射来的抱怨之箭挡回去。但我有这样的挡箭牌,你也有,毕竟生活了一辈子,谁没有一些过错呢。于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和还击,你也竖起了挡箭牌。两人一手持“你犯过重大错误,你是个罪人”的挡箭牌,一手持枪,打来打去热闹非凡。
挡箭牌似乎可以保护自己,但也具有巨大的杀伤力,不仅令夫妻吵架每一次都严重升级,更要命的是,它令夫妻关系变得不可沟通和交流。
多年前,一位来访者遭遇噩梦般的打击。她发现先生有一个很不堪的事。她不能接受,但也不想离婚,先生发誓痛改前非。
此后,先生的确再也没有发生过那样的事,但她一直担惊受怕,任何一点蛛丝马迹都会让她非常恐慌。这样过了很多年,她觉得自己越来越压抑。忽然有一天,她发现先生有犯前科的迹象,一下子崩溃了。
与先生谈过之后,她发现,这完全是自己的想象在作怪。她过于担心噩梦重演,于是一切注意力都放在了防范噩梦上,结果变得疑神疑鬼。她有了很大的解脱感,但仍忍不住想,如果以后自己仍然活在这种担心里怎么办?在这个思考过程中,她突然有了一个新发现:每当和先生发生任何一次或大或小的冲突,她都会自动联想到那场噩梦。这个发现令她恍然大悟,原来,不断去和那场噩梦纠缠,竟然仿佛是她的一个诡计,只要一使用这个诡计,她就可以逃避掉和先生这份亲密关系中的所有责任,而先生就得为这一亲密关系的过错负全责。明白了这一点后,她彻底原谅了先生。她放下了“你是个罪人”的挡箭牌之后,清晰地发现,先生于她而言多么重要,他们之间的链接有多深。
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这不仅是职场上的重要原则,也是亲密关系中的重要原则。要做到这样,首先需要一个意识:谈事情A时,只谈事情A,而不去扯事情B、C和D等等。否则,事情B、C和D等很可能是挡箭牌。并且,谈事情时,重要的不是去分对与错,重要的是自己和对方的感受,具体到自己身上就是,你能否坦承地表达你的所有感受,你又能否聆听到对方表达出来的感受。
“你是个罪人”,这是亲密关系中最容易找到的挡箭牌,也是最好的挡箭牌之一。很多时候,我们甚至会主动去追求这样一个挡箭牌,好让自己永远在亲密关系中处于优势地位。
一个朋友说,她前男友曾对她明确说,你不妨去试试其他男人,最后你会发现只有我才会对你这么好。果真,她去试了,而后又回到他身边,他的确还对她很好,但同时多了很多抱怨和讽刺。最后两人彻底分手。据她所知,他和前女友也说过同样的话,而那个女孩和她做了同样的事,两人也以分手告终。
显然,这个男子的两次恋爱模式是心想事成的结果。他心里想“你不妨去试试其他男人,最后你会发现只有我才对你这么好”,而这句话的前半部分果真成为事实,但后半部分却未应验,因为没有谁愿意生活在“我是一个罪人”的感觉里。
很多女性容忍男友或老公在外面胡作非为,她们自己却异常忠贞,甚至在分手后仍然坚守这份忠贞。这种局面,其实是追求“你是一个罪人,我是一个圣人”的结果。
坚守着这份忠贞的女性,会在分手后仍对前男友或前夫念念不忘,一边抱怨他们“不珍惜我”,一边又不断向别人唾弃他们“你看这个禽兽”。但有时候,这个“禽兽”一旦和“圣人”分手了,找了一个不是“圣人”的新伴侣,就奇特地不再是“禽兽”了。因此,“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种格局不只会在政治中出现,在亲密关系中一样会出现。
放下亲密关系中的挡箭牌,是个人生活和社会体制的重要基石。
(编辑张秀格gegeprett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