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宁市县区小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展现状研究

2016-09-07李惠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9期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南宁市小学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南宁市4个县区8所小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多数小学生只知道“武术”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主要了解途径是电视、电影和网络等;有八成以上的小学生“喜欢”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不喜欢”的学生中女生占多数;半数以上的体育教师“熟悉”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课率明显低于其它项目。

【关键词】南宁市 小学 民族传统体育 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234-01

一、前言

南宁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区,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体育运动项目,如抛绣球、穿板鞋、踩高跷、抢花炮等,这些项目不仅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同时也是学生所喜爱的体育活动项目。因此,在南宁市小学体育课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具有十分便利的条件和独特的优势,有助于推进各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应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南宁市兴宁区、马山县、横县、宾阳县的8所小学为调查对象,以其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展情况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上检索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和体育报告等的相关资料,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了解目前的研究进展,为本论文奠定基础。

2.问卷调查法:为研究需要,设计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展情况调查问卷》(小学生版)(教师版)。在8所学校,发放教师调查问卷40份,回收37份,有效率100%;发放学生问卷320份,收回306份,有效问卷304份,有效率99.35%。

3.数理统计法:利用excel软件将调查数据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了解南宁市县区小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情况和影响因素,为本研究提供了详细的数据资料。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知情况

在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调查中,小学生选“武术”的比例要远远高于其它项目(见表1);表明相当一部分小学生不清楚“哪些活动项目是民族传统体育”,除了武术,熟不知自己平时经常活动的项目就属于民族传统体育,同时也说明武术运动在小学生心目中已根深蒂固。因此,在小学生中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宣传是相当必要的。

从对民族传统体育了解途径调查看(见表2),学生了解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途径是电视(90.46%)、电影(67.17%)和网络(50.33%),而通过体育课或教科书/书籍等途径的只有34.21%和18.42%。说明民族传统体育在小学生中宣传与推广力度不够,各县区学校应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以促进小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知。

(二)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喜欢程度

南宁市县区有八成以上的小学生“喜欢”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同时乐于参与其中;而态度“一般”或“不喜欢”的只分别占8.22%和6.25%(见表3),这部分学生其中大多数是女生。表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在小学体育课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具有较大的可行性,适合在小学体育教育课程的开展。

(三)体育教师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了解程度

在南宁市县区8所小学中,54.05%的体育教师“熟悉”民族传统体育,45.95%的体育教师较为熟悉(见表4)。说明大多数体育教师具有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基础,这对于后续的课程研究和开展非常有利。

(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课程开展情况

在南宁市县区8所小学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球类、体操、田径开课率分别为50%、100%、87.5%和100%(见表5)。可见,现阶段各学校体育课开展的体育项目还主要集中在球类、田径和体操上;虽说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体育课中上有一席之地,但所占比重并不乐观。因此,需要加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体育课中的比重,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五)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的教师情况

在南宁市县区8所小学中,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教师认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趣味性会引起大部分学生的关注,利于学生接受教学内容;操作简单易于学习,项目内容的选择要以娱乐健康和学生乐意参与为主线,发展体育融合的优势。可以看出在学校体育教学课程中,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内容与西化的竞技运动相比更容易开展,前者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要比现代竞技教育更容易取得丰硕的成果。

四、结论

(一)小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了解主要限于“武术”,主要通过电视、电影和网络等途径了解到“武术”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但从体育课、教科书/书籍等途径的较低。

(二)南宁市县区有八成以上的小学生“喜欢”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同时乐于参与其中;态度“一般”或“不喜欢”的比例不到一成,其中大多数是女生。

(三)半数以上的体育教师“熟悉”民族传统体育,45.95%的体育教师较为熟悉。

(四)在南宁市县区8所小学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球类、体操、田径开课率分别为50%、100%、87.5%和100%。

参考文献:

[1]李俊建.阳光体育工程下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的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4.

[2]陈祖佳.论南宁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前景[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278(8):141-142.

[3]曲宗湖.“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与展望[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99-101.

[4]安斗.关于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探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3):40-41.

作者简介:

李惠芳(1992-),女,在读硕士,主要从事中小学体育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体育南宁市小学
Sam’s Family
关 公
吉林省区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与跳跃投掷类游戏
南宁市核心区旧桥景观改造
创新南宁市社会组织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