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中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策略

2016-09-07樊庆倩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9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提高

樊庆倩

【摘要】如何真正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这一直是许多中学语文教师所困惑的问题,更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中学生要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中考阅读题更侧重的是阅读能力的测试,这也充分体现了对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阅读能力 提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177-01

综观近几年的中考和月考、期考试题,现代文阅读的命题趋势是:弱化文体知识,强调文本的整体感知和理解,考查理解、分析、概括、筛选等语文能力,增强主观性、开放性、探究性的出题量。针对这一命题趋势,要解答好现代文阅读,除了要有必要的基础知识和课内外阅读量的积累外,还应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解答方法,从而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

一、读材料,初步把握作者写作思路

拿到一篇阅读材料,首先要静心,静气,怀着欣赏的态度初读材料,主要以浏览的方式阅读,包括浏览材料的标题、作者、写作时间、文段出处,内容注释,了解文章大意,基本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情感倾向,理解行文线索,把握文章结构,确定文章体裁,有些情感性文章还有必要、有意识地搜寻自己是否有与材料相类似的经历或体验,是否能与作者有情感上的共鸣。在头脑中对材料形成总体印象,从而把整个阅读了解过程放在一个整体的氛围中。做到这些,不仅能提高阅读了解的速度,而且还能提高理解材料的准确度,对材料做到心中有数。

二、再读材料,整体把握文章主旨

在初步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对材料心中有数之后,接下来就带着提出的问题,对材料进行筛选阅读,进行有针对性地、有目的地去再读材料,理解材料,博收约取,把最有价值的材料信息收入囊中,确定文章主旨,明确考试要求。

三、找准切入点,进行有效答题

一般情况下,看完了两遍材料,也明确了要解答的问题之后,最关键的即是如何有效地答题,尽可能地多得分数了,这就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方法,针对不同文体进行问题的解答。大致而言,说明文的阅读材料要明确说明的对象、理清说明的顺序、了解说明的层次、把握说明的结构、掌握说明的方法。议论文的阅读材料要从标题或首尾段落确定中心论点、掌握常用的论证方法、理清论证的过程、解答关键字词句要结合、联系上下文段、要能根据材料补充论点或论据,并且有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记叙文的阅读材料要通过进一步明确记叙的对象、事件及其前因后果、勾画出文中富有情感的语句、在头脑中弄清基本层次、概括文段中心、能进行续写或者仿写。还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哪种文体,都应要高度重视“首尾段”、“段首尾”和过渡段;提示性词语如“首先”、“其次”、“再次”、“一方面”、“另一方面”;概括性词语如“总之”、“纵观”、“同样”、“综上所述”等等,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这些词语往往是信息的集中地,是解答问题关键之所在。

四、要注意良好习惯的培养

培养情感的过程是一个意志磨练的过程,当我们“乐其学”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就变成了习惯。如何养成好习惯呢?习惯在没有养成的时候,你多少要下一些自我强制的工夫,即要靠自己刻苦训练,不靠别人教导。学习语文不再只是听讲、作笔记和写作文那样枯燥乏味的机械重复,而应是自觉的、有兴趣,能动的惯性运动。

1.养成熟读精思的习惯

论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许多著名的作家能写出不朽的文学作品,闪耀着思想的光辉,焕发出独具一格的魅力,无不是读书深入思考的结果。鲁迅的文章睿智、深刻的底蕴,绝不是某个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得益于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层次的思索,从而迸发出无数不朽的篇章。毛泽东的“四勤”学习法中的第三勤说的就是“勤想”,就是主张“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多思、善思”,不“尽信书”。

2.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阅读习惯

就是自己动手动脑,主动获取知识。在课堂上,学生要学会跟随老师的讲解,对重点语句及文章结构内容作点评,把教师讲解中的关键言简意赅的记在相应的位置上,可记难认字的音,难解词的义,关键句的作用,还要做一些简单的评点,这对培养自己良好的读书习惯、训练深刻的思维方法很有好处。例如学习《捕蛇者说》揭示主旨的句子:“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可在旁边批注“对苛捐杂税的强烈不满和愤怒”等语,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不仅在课内,在课堂以外读书也应保持这样的好习惯。若把“不动笔墨不看书”的良好习惯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定会获益匪浅。

3.养成“博闻强记”,多背诵积累的习惯

背诵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背诵能使我们更熟悉文言诗句,增强语感,增强感悟能力,积累文学素养。这些背诵的知识,犹如储存在头脑仓库中的丰富物质,一但应用时便犹如源头活水般涓涓涌来,就不会产生“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

4.养成读书和写作相伴的习惯

许多同学常常是把学习语文课文和学习写作当作两回事,导致课文、作文“两张皮”哪个都不得要领。殊不知许多课文都是古今中外名家的上乘精品之作,是写作中难得的极好范文。若能养成常写读书心得、随笔等习惯,那就是真正做到了读书与写作的珠联璧合,、融会贯通了。著名作家三毛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她常常是如饥似渴地读书,又常常是文思不可遏制地泉涌笔端,直到深夜。一篇篇闪烁着深邃的思想和洋溢着文学才华的文章,经常是在读书与写作相伴中诞生的。可见,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总之,对于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往往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出题的思路可谓千百万化,但是,如何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确实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一块心病。教学有方,教无定法,只要能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就是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景卫东;新《课标》下如何提升现代文阅读质量[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9年06期

[2]施荷芬;提高中考现代文阅读解题效率之我见[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7年Z4期

[3]殷允超;给我一双慧眼吧——现代文阅读教学感悟[J];新课程(教研);2010年01期

[4]张志建;有效课堂,让现代文阅读教学更精彩——由两节现代文阅读课引起的思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年06期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提高
谈新课程下如何做好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渗透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