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专职校电工电子教学现状及教学方法探讨

2016-09-07梁雪莲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9期

梁雪莲

【摘要】本文以中专职校学生的普遍特点为出发点,对当前电工电子学科的教学现状进行剖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教学方式策略,包括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重视实践课堂、重视第二课堂的引进等等,期望能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中专职校 电工电子教学现状 教学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152-01

电工电子技术,是当前中职机电专业里的重要课程之一,随着现代电工电子科技的蓬勃发展和普及应用,社会对教育也提出了“培养实践性应用性人才”的新要求。因此,教育界应当紧跟社会潮流,对教学方式进行革新与优化,使学生能够对学习充满热情和趣味,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极大提高。

一、中专职校学生的普遍特点

由于中专职校学生不少是中考落榜或者成绩较差的群体,他们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态度与高中生相比差距较大,甚至他们当中有不少沾染上了社会上的歪风邪气,比较难管教。此外,近些年来中职学校的扩招趋势,使得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水平也在进一步下降。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这些现实情况和特点有所把握和理解,树立正确教育理念,并采取有效对策提高教学水平。

二、电工电子教学现实状况

当前,电工电子教学状况存在着不少不尽人意的问题,亟需得到教师和学校的重视,具体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教师在课堂当中有喧宾夺主之嫌疑,变成了课堂的中心,没有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依然遵循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教师讲述,学生听讲”、“教师表演、学生观看”的模式,有满堂灌的嫌疑。这样僵化死板的教学方式不仅会扼杀学生对听课的热情,还不利于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的欲望与积极性,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也是不容乐观。

第二,教学更多地重视理论的讲解,忽视对实践的操作和训练。电工电子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应当分配更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学校也应当设置足够的实践课程和实习课程,才能够确保学校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性实践性人才,使学生毕业走进社会能够依靠学校里所熟知的技术操作实现就业、贡献力量。然而当前教师在教学中只强调了理论的教授,对于实践方面的教学还不够重视。

第三,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教师主要采用教材分析和黑板板书的方法进行填鸭式教学,使课堂教学显得过于生硬和死板。在网络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依旧有不少学校没有实现教学方式的科技化、网络化,不少教师没有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当中,许多学校也没有提供多媒体教学的条件,使得教学效果的提高受到必然的限制。

第四,电工电子课程有着概念繁多,理论复杂难懂的学科特点,对于知识底子较为薄弱、理解能力较差的中专学生来说难以学习和接受。而中专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差,他们往往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懂得如何进行科学听讲、完成作业以及整理笔记,使得这方面课程的学习难度被大大增加。

第五,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主要是以考试的分数作为考核依据,偏重于对学生应试能力和记忆力的考核。然而考试成绩并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较为合理的反映,许多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只重视记忆能力的提高,只在应试方式和技巧方面有更深的研究。这样的考核和评价方式并不能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

三、电工电子教学质量提高的策略研究

1.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应当适当地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缩短,坚持理论适度、提高应用技巧、重视技能提高的理念和原则,并结合中专职校的教育要求和人才专业水平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具体而言:适当取舍、删减、增加关于电子技术和电工基础的内容,使之变得更加精简,并从中提炼出教学重点与难点。例如教师在对正玄交流电路这一内容进行讲述时,可以借助三角函数知识的讲解和补充,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一内容。

2.注重课堂导入

教师应当重视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使得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情绪高涨,形成浓厚学习氛围。电工电子课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度非常高,教师应当对日常生活与课程的联系进行深入挖掘,找出他们的结合点,即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和兴趣点。教师应当在生活当中找到教学的实例,使学生真切体会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增加学生对课程的亲切感,消除学生对课程的陌生感、距离感和恐惧感。对新课进行导入时,可以采取类比的方法,例如对电位教学内容进行教授时,应当将电位类比为水位,帮助学生对这一概念进行理解。

3.优化教学方式

学校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提高多媒体设施的建设水平,将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实现教学方式的信息网络化。教师应当将多媒体课件和技术运用到授课之中,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生动化地展示在学生眼前。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以及实物展示等方式来帮助讲解实际应用方面的难题,使得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能够被归结于同一个教学任务里,使每位学生都成为课堂活动的一份子,使每位学生都积极展开关于课堂问题的探讨活动,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展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但掌握了课堂知识,还获得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提高。比如,教师在对半导体元件进行讲解时,可以向学生提供电子线路板,并组织学生从中寻找各种元件器逐一加以认识。结合多媒体课件,对各类元件的参数和特点进行详细介绍,组织学生使用万用表开展元件的检测活动。这样一来,学生再也不会对抽象难懂的概念和理论有陌生感和距离感,使得课堂效果达到一个新高度。

4.重视实践课堂

电工电子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学科,实践课堂对于学生真正掌握技术知识有非常关键的意义,教师应当分配更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学校也应当设置足够的实践课程和实习课程,确保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有所提高。

5.重视第二课堂的引进

由于大多数中职学生的学习热情较低,学习能力也不强,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第二课堂,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热情,相信自己能够把学习搞好。第二课堂的课程内容设计方面,可以这样处理:对一些具有较强动手的学生、学习底子好的学生进行小电路设计实验的指导。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电工电子教育理念和方式也应当实现不断更新,以促进学校构筑起有利于学生学习该学科的平台。本文对中专职校学生的普遍特点进行总结,并分析了电工电子教学现实状况,挖掘出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包括:忽视学生作为课堂中心的地位、轻视实践课程、教学方式死板、学科知识难懂以及考核方式唯分数论。接着,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关于提高电工电子教学水平的策略,包括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重视实践课堂、重视第二课堂的引进等等。我们相信,通过不懈研究和努力,一定能使中专职校的电工电子学科教学水平达到新高度。

参考文献:

[1]周少敏.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