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2016-09-07张丽波赵玉姝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9期
关键词:虚像平面镜作图

张丽波+++赵玉姝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102-02

九义教材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的教学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这节课进行分析设计教学的: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内容要点:

①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②平面镜的成像原理 ③平面镜的应用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面镜成像是光学的基础,是光的反射定律的进一步应用和加深,是进一步学习光的折射规律的基础知识。同时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又能解释物体所成的像是虚像等现象。平面镜成像贯穿在光学的整个知识系统中,在生活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对学习光的现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

平面镜成像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教学中要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经具备的感性知识,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获得新知识,明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教学中可借助实验和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

三、学习目标

我认为学习目标的制定应本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结合以上对《平面镜成像》这节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分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层次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a. 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知道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b.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原理。c.会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d.能说明平面镜应用中的实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在学习科学的道路上,要勤于动手,仔细观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只有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并在学习中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符合初中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目标,才能对学习起良好的导向作用。

四、重点和难点

平面镜成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所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本节的重点。而对平面镜成像原理的认识和对虚像形成的作图分析,是本节课的难点。

五、教法和学法

《平面镜成像》属于物理规律课的教学,安排1课时。我认为教法和学法的选择应本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激发等方面来把握制定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了猜想、实验、探索、讨论等综合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进行以下学习方法的指导:

1.逐步学会用“探索→观察→归纳→应用”的方法学习。

2.培养学生重实验、重观察、实事求是的学习习惯。

六、学习秩序

教学中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激发创新意识为宗旨,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教学,通过请学生照镜子——用小平面镜看自己的脸,改变脸与镜面的距离,要求学生尽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移动平面镜并注意观察①脸到镜面与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化情况②脸在平面镜里变大或者变小了吗?提出问题,有谁知道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吗?引入今天要学习的课题—平面镜。

(二)实验探索,突出重点,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在学生已经知道平面镜能够成像的前提下提出问题:放在平面镜前的物体能够成像,那么,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呢?请学生猜想,点燃的蜡烛在玻璃中的成像有什么特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点燃的蜡烛在玻璃中成像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研究,引导学生探索、研究蜡烛在玻璃中成像的特点。

接下来,以在课堂上师生互动、平等参与,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为思路,把课本中老师做的演示实验大胆的改为学生分组实验,虽然会多占用一点时间,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小问题,但这正是培养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最好时机,而实验后的总结陈述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实验,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的认识,培养学生在实验时要按规则操作、仔细观察、如实记录、并根据记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实验作风。

(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优势,分散难点,突破难点

对本章的难点知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虚像的形成(作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辅助,我将采用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即从一个点到线段,继而上升到一个物体的成像(所有像点就组成整个物体的虚像)。通过带领学生由易到难的作图学习,不但化解和分散了本节课的难点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的物理素养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七、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分主板书和附板书。主板书能使学生对本节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点一目了然,以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要点。附板书采用图示与多媒体展示,以利于学生对全面的掌握平面镜成知识。

八、课堂练习(练习及练习意图)

安排课堂练习的目的,在于及时检测学生所学知识,随时掌握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我在安排练习时,本着检测、鼓励、掌握、提高的原则,题目有易有难,让大家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九、布置作业

猜你喜欢

虚像平面镜作图
侧面俯视时盛满水的碗中斜插筷子的虚像位置研究
作图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