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清初四王与拉斐尔前派复古形式的异同

2016-09-07梅杨

今传媒 2016年7期
关键词:复古传统

梅杨

摘 要:现代社会流行复古,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方面涉及到复古,在艺术方面,许多艺术品都贴有复古的标签。复古风在历史的诸多阶段都有,国内外许多的艺术复古思潮对当时的艺术审美都产生重大的冲击。中美史中,清初的“四王”在对我国的古典绘画的传承中就有着复古形式的存在;西美史中,法国出现浪漫主义艺术与古典主义针锋相对的现象,学术界的争论直接促成了“拉斐尔前派”的诞生,拉斐尔前派提倡学习拉斐尔之前的艺术,这使得他们对绘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虽都复古,但却因地域的差异、文化的不同而各具特色,本文通过分析、比较清初四王与拉斐尔前派的复古形式,来剖析他们艺术形式上的差异。

关键词:四王;拉斐尔前派;复古;传统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7-0160-02

在中国,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复古”的产品,复古风也不断地影响现代人的文化追求,许多的文艺节目重新演义“民族风”,比如藏族舞蹈、广西民谣等,这些传统民族节目越来越受欢迎。复古老式瓷器、复古旗袍、复古制服深受到大家的喜爱,当今艺术界大有复古的趋势,但从复古的形式上看他们是各不相同的。

在十九世纪中叶,“拉斐尔前派”震撼当时的艺术界,他们是一群心中有远大的抱负的艺术家,他们主张回到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早期的艺术中,因为那个时代的艺术家有着宗教所赋予的道德规范,他们诚挚地为上帝服务,并且没有丧失对自然的尊重与模仿[1-3]。在中国,也有这样的一批画家,清初“四王”在一个特定时期对中国山水画传统的继承,有不可否认的价值,他们的思想也是继承传统,在传统上进行创新。

一、艺术家、艺术画派简介

(一) 清初画坛正统——“四王”

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翬、王原祁)对中国山水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的儒家思想在各个方面都有很重要的影响,所以“四王”的绘画是对我国传统画法的复古,“四王”的绘画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他们强调绘画传统,也就是绘画必须要传承古代的画法,王时敏说:“绘画和书法,会随着时间的变更不断的变化…唐宋以后,画家正脉,自元季四大家,赵承旨外,吴沈文唐仇,以暨董文敏,虽用笔各殊,皆刻意师古” [4];四王潜心学习与了解古人的绘画模式,领悟山水画要点,以及各种融合渗透,在原有的基础上增添自己独特的想法,使自己的绘画风格有所创新,这让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有了一个新水平。我们清晰地看到四王画写意水墨画技巧,体现了他们丰富表现力的构图特点,展现了他们悠然的境界。其山水画的传承与巩固,在清代山水画的发展中起到促进作用,非常具有代表性,在当时得到了许多人的争相模仿。

(二)消极浪漫主义画派——拉斐尔前派

拉斐尔前派,又名前拉斐尔派或拉斐尔前派兄弟会,19世纪40年代兴起于英国的反学院派的美术改革运动。

拉斐尔前派的原则为以下四条:1.要用确实存在的概念来表达艺术风格;2.要专注于研究自然的状态;3.要对以前艺术中直接、认真而真诚的态度感同身受,并排斥那些陈腐、自我炫耀、死记硬背的态度;4.要创作出非常好的画和雕像受浪漫主义的影响,他们认为自由和个人责任两者是不可分离的。后来提出要以拉斐尔以前的早期文艺复兴艺术为榜样,忠于自然,发挥艺术的社会道德作用的观点,这与强调独立观察自然状态的现实主义产生了冲突,早期拉斐尔前派画家认为两者是能够相互配合的,但发生冲突后,该画派一分为二。为了复兴15世纪艺术光辉的色彩风格,拉斐尔前派强调色彩鲜明,画面清晰、靓丽、充满色彩和活力。当然也是为了对比早期那些过度使用沥青的英国画家。

二、两种艺术形态的复古形式异同

(一)“四王”的复古形式

四王提倡复古,强调传统,师古应当是做画,而不是简单的复制,他们把临摹作为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他们模仿它的意思,模仿古代画家要传达的神。四王信奉董其昌的艺术主张,宋元之后,全旅博会,作为清初的一个整体,他们有着相似或相同的思想和艺术风格,都是追求柔和厚实审美取向,加强自己的传统认知和艺术追求创新。“四王”的复古是“泥古”,是对古代绘画程式的承袭。

前二王的师古,不仅是研究画面处理方法、图文排列,还学习古人的笔锋,虽然在审美意识不及董其昌,但抽象的表现力,在完善和发展古老的技术方面作出贡献。两人师古最初向董巨、王蒙等人学习,但在师古方面两人有着相似和不同的地方,王时敏追求简洁和优雅,整洁湿润,关注更多的是根据自己的想法简化重组的表达方法[5]。他的笔墨比黄公望更有序,在他的作品中笔墨的成熟变化更为明显,发扬自己平淡、清真、优雅的一面,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其神的艺术追求。后二王继续前人的工作,王翬特别注重对王鉴绘画风格的继承与发展,他对王鉴的艺术发展道路认真研究。他研究古代前辈的艺术,跨越南北宗界限,并广泛吸取大家的优点,他融合了每一个大家的优良方法,并总结加入了自己的思想,发展新的艺术形式,对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有了新的认识,创作出更具生活气息的作品,进而形成了他优雅华丽的艺术风格。

(二)拉斐尔前派的复古形式

拉斐尔前派的复古形式是重复。在欧洲文化及艺术史上,同古代的热潮汲取灵感的形式不止一次出现,但拉斐尔前派所主张的中世纪绘画主题绝对算得上是欧洲世界对古代的最后展望——而当时的法国,印象派与学院派、阳光与喧叛冰冷硬形成反差。因此,可以把拉前派艺术的繁荣看作为西方传统艺术盛宴。现在来看,拉斐尔前派的自然主义其实是对传统的重复,其题材的选择不相融当时改革,强烈的怀旧感,则体现在人们生活在工业社会下,对传统的依恋和向往,带有避世情怀和消极反抗。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英国十九世纪的工业化促成了拉斐尔前派的诞生,英国年轻画家看到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是机器,他们认为艺术的发展到今天已经陷入绝境,因此他们转向了文艺复兴盛期之前。拉斐尔前派在英国唯美主义的发展进程与审美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它是不可代替的。它奠定了英国唯美主义运动,也影响了英国唯美主义的形成和发展[6]。总的来说,拉斐尔前派作为欧洲的“经典”艺术,是欧洲现代艺术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两种复古形式的异同

1.两种复古形式的相同之处。(1)两种复古形式的产生都和当时的执政者有一定的关系。十九世纪中后期,处在“维多利亚女王”鼎盛时期的英国,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并得到了蓬勃发展,社会的主流是皇家艺术,皇家美术学院的学者为了迎合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的统治者,创立了非常谄媚、空洞的匠气艺术。为了改变这种艺术形态,拉斐尔前派的艺术家开始秘密聚集,不断的壮大,并且一直影响了整个欧洲的艺术发展。而“四王”的发展是为了迎合当时的清政府的统治者的欢心,四王对中国的古代山水画的传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存在是与当时的历史和文化分不开的;(2)真诚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不论是拉斐尔前派还是“四王”都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在继承前人的同时,真诚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比如约翰·艾弗雷特·米莱斯将自己的绘画内容选择为自己的家人或是朋友,他将画家和艺术批评家费雷德里克·乔治·史蒂芬,洛伦佐画进了《伊莎贝拉》中。“四王”将自己大量的感情注入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用古人之法将自己热爱的大自然表达出来。

2.两种复古形式的不同之处。拉斐尔前派是西方最后的复古派,而中国的“四王”是中国画复古的代表,他们都有自己特定的规范与发展模式。(1)自然世界对拉斐尔前派的创作影响很大,拉斐尔前派表现的自然更加细腻,“四王”表现形式上多是采取复古、仿古、临摹的方式。“四王”的创作致力于在摹古或摹古中追求变化,他们四人一生中都经历了许多名山大川,在艺术创作时,并不是一味的凭想象,而是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真山真水来表达自己的真感情,但是在表现形式上还是采取复古、仿古、临摹。拉斐尔前派是热爱自然的,《英伦海岸》是一副可以通过羊耳上的一根根血管看到作者对生活的观察非常的细微。罗斯金是拉斐尔前派的支持者,他深受拉斐尔前派的影响,使得他对地理和植物学非常感兴趣,因此他非常善与用精细的手法临摹自然风光;(2)西方绘画艺术始终是对过去的否定,他们认为现在的才是好的,所以必须否定过去,这样才有利于创新,所以总是不断的变化,今天流行的可能明天就被否定了,在拉斐尔前派出现之前一直是这样的,总是在做的事情就是否定前人。“四王”的复古和拉斐尔前派的复古在这一方面有明显的恶差别,“四王”的复古是在肯定前人的成绩、汲取前人的优点之后,做出创新,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传统画法。首先,分析过去,进行一个良好的积累,吸收和参考过去的优点,汲取出来与自己的主观意志和情感相符合的点,形成了一个崭新的艺术效果。这是拉斐尔前派不同的地方,“四王”不推翻之前的理论[7]。

三、结 论

中国画几千年来变化不大,一个线程的传承和发展,“四王”是复古必不可少的过程。以笔墨为代表的中国画所产生的中国五千多年的文化积淀,我们从不认为它是落后保守的,恰相反它是我国古代精英文化的结晶,作为文化财产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在西方绘画中,复古的例子也很多,最先想到的必然是文艺复兴,这种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在西方绘画史上绘画下了一笔重彩。许多人会反对这个或那个派别或艺术思潮,但几乎没有人反对文艺复兴,这也说明了一种方式的成功与伟大。

中国画坛上,“四王”复古问题一直颇受争议,有人认同就必定会有人去反对,同样拉斐尔前派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其实,就复古本身而言,它是辩证存在的,本文不会就复古本身的对与错作出一个明确的说明,只是想通过对比分析清初“四王”复古形式和拉斐尔前派的复古形式的异同,对比两种艺术的表现形式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来阐释复古的合理性以及产生的积极方面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英)Colin Cruise.Love Revealed: Simeon Solomon And the Pre-raphaelites.[M].London: Merre11,200_5.

[2] (英)Tim Barringer.Reading the Pre-Raphaelites[M].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9-02-01.

[3] (英)William Gaunt.The Aesthetic Adventure.London.[M].London: Jonathan Cape 194_5.

[4] 唐帆.多元发展趋势与保留传统特色.论中国画的笔墨问题[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5] (英)提姆·巴林杰著.梁莹译.拉斐尔前派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6] (英)威廉·冈特.拉斐尔前派的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7] (英)威廉·冈特.维多利亚时代的奥林匹亚山神[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艾涓]

猜你喜欢

复古传统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求制衡点
秋日的复古之约
错过这些复古店,要等下个世纪
少年力斗传统
复古小清新 我的慢生活
重返八十年代复古态度
复古“轻”暗黑
ManueIDeGotor 多层复古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