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播时代图像的呈现方式及符号化功能
2016-09-07吴雨霜
吴雨霜?
摘 要:文字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文字都占据着传播的中心地位。但随着互联网和摄影技术的革新,图片开始挤压文字的地位。在“无图无真相”的感性网络空间,图片的作用越发凸显,在重大公共事件中,图片的情感引导功能甚至直接影响事件的走向。悲情、戏谑、愤怒的传递依赖于图片作为符号的特性。本文通过对网络事件中图像的符号化分析,发现观者对悲情的一致解读更容易平息,在呈现方式上,图像使用隐喻表现悲情,使用转喻升华事件,具有知点和不穿透的刺点,能够最大程度引导观者情绪。
关键词:图片;符号;视觉传播;情感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7-0018-03
一、研究缘起与文献综述
新媒体时代,是一个碎片化传播时代,短、平、快是其内容消费的主要法则。图片容易理解,适合分享,吸引眼球,在海量信息不断更迭的网络空间,能更大程度抓住需要强烈感官刺激的受众。尤其是在重大公共事件中,图片往往能成为事件发展的转折点,甚至成为一个事件的符号和记忆。早在1998年,杨小彦、钟健夫等为《红风车经典漫画从书》作序时就引入“读图时代”这一概念[1]。如今,图像已经成为了日常司空见惯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有图有真相”成为观者的共同追求,这意味着我们已经进入“读图时代”。
图像不断压缩文字的空间,在广告、杂志甚至新闻中,占据重要位置,也滋生了许多问题。在商业利益、个人企图等因素的驱动下,图像可以通过被裁剪、PS等方式,强化弱势群体、激化矛盾,操控受众的情感,导致图片传播的乱象。由于图像承载的信息有限,曲解带来的极端情感极易掩盖对事件来龙去脉的关注,“有图无真相”的现象层出不穷。很多图片甚至直接呈现血腥、暴力、色情等,单纯追求视觉刺激,缺乏人文关怀。情感是影响图像传播的重要因素。偏激的情感带来图像传播的乱像,而合理的情感承载,将对公共事件的发展产生重要意义。
“我们这个世纪的浮沉变迁是由几张划时代的经典照片总结出来的。[3]”西方很早便意识到图像的重要性,并率先将符号学运用到图像研究中。近年来,我国将符号学运用于图片的研究,涉及美术、新闻传播、哲学等多个领域。
吴琼认为巴尔特的图像零度本质上是死亡诗学的一个另样表述[4]。陈力丹、王亦高则从柏拉图的摹仿理论着手,提出图文关系的总趋势应是图像与文字各自的符号价值,从被遮蔽逐渐走向被彰显;图与文的关系,从必然一致可能走向相互抵触[5]。邓尚将符号学引入对美术图像的研究中,一方面图像符号化的解读帮助接受者理解美术作品,使其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另一方面却使接受者容易满足于符号所表征的意义,疏于对作品本身的重视,美术创作呈现符号化、扁平化倾向[6]。而在新闻图片方面,李玮、蒋晓丽将罗兰·巴尔特的意指实践与隐喻、转喻等符号修辞所建立起来的涵指、元语言、神话等不同意指方式,引入到新闻图片的意指分析中,并认为这是一种必然趋势[7]。韩丛耀认为,新闻图片的修辞手法主要有象征、隐喻、譬喻[8]。
目前,符号学在图像研究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对图文关系的探讨,对新闻、美术等其他领域图像的符号意义研究,但较少关注图像的符号化功能——对情感的引导。网络是情感宣泄的平台,是感性的凝聚地,网络事件也更多遵循情感动员逻辑,愤怒 、悲情、戏谑等情感已成为其发展的重要线索[9]。因此,不应忽视情感引导对网络公共事件的影响。身处“读图时代”的观者对图像的接受度已经超越文字,在理性引导的基础上,如何通过图像的符号化功能实现对情感的引导,将为网络公共事件的治理带来新的启示。
二、图像的隐喻、明示意和转喻呈现及效果
20世纪30年代,海德格尔认为,“视觉图像时代”是世界进入现代的本质。如今,我们正处于一个图像生产、流通和消费急剧膨胀的“非常时期”,处于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图像资源富裕乃至“过剩”的时期[9]。互联网诞生后,图片的传播更加便捷,网民碎片化的阅读习惯,成就了图像在传播中的地位。
网民在网络公共事件中表现出的三种主要情绪悲情、戏谑与愤怒则是图像在网络传播中承载的主要情感。高度一致的戏谑可能导致“全民狂欢”,同仇敌忾的愤怒可能导致线下公共事件的爆发。相较而言,悲情是人们不愿再度体验的情感,因此,只有集体悲情可能会随时间逐渐平息。
2015年11月8日,沈阳遭遇6级严重雾霾污染,8日晚间,一张图片开始在微信朋友圈迅速传播,浓浓雾霾中只能看见5个孤零零的霓虹灯大字“东北饺子王”,被网友们调侃为“天空飘来五个字”。戏谑是网络中常见的情感,也是极易扩散,引起共鸣的情绪。11月9日,有关“天空飘来五个字”的微博热议已过七千。10日,对该事件的戏谑和关注度逐渐减少,但到11月12日,“天空飘来五个字”再掀高潮。而此次引起关注的是一张类似的图片,远处的建筑物完全被雾霾遮挡,只剩下“国贺大饭店”五个红字。此次戏谑引发的微博关注甚至超过了8日那张照片的关注量。与悲情相比,戏谑容易衍生出新的狂欢点,一旦遭遇刺激,就会再次引发热议,出现反复不息的现象。
网络是情感的宣泄地,网民的愤怒常常导致攻击、谩骂等不良网络行为,甚至引发线下社会运动。法国杂志《查理周刊》则因为刊登与伊斯兰教及先知穆罕默德相关的讽刺漫画,遭到武装袭击。不断累积的一致愤怒可能为媒体、社会带来祸端。
由于三种情感自身的特性,图像承载不同的情感直接影响情感引导的效果。如果图像主要渲染戏谑、愤怒,则不易控制事件走向,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而悲情是人们不愿再度提起和经历的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集体悲情会逐渐消解,归于平静。
1.图片呈现的隐喻与明示意
(1)隐喻。符号学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但索绪尔、皮尔斯两位符号学先驱并未将注意力集中在视觉层面的符号学研究。符号学家罗兰·巴尔特却将视野扩展到摄影、绘画、电影等,他认为,这些都是一种言谈,因此也属于符号学范畴。罗兰·巴尔特提出符号含有两个层次的表意系统。索绪尔的“能指+所指=符号”只是表意的第一个层次,而将这个层次的符号又做为第二层表意系统的能指时,就会产生一个新的所指。巴尔特把他称作内蕴意义,也叫隐喻[10]。雅各布森和霍尔认为,隐喻和转喻确定了讯息发挥其指称功能的根本方式。隐喻使用熟悉的词汇表达不熟悉的内容,并同时利用二者之间的相似和相异之处[11]。隐喻如同遮挡在图像前的薄纱,使直白的图像多了婉约,也适当减缓了图像对心灵的冲击。
2015年6月1日晚21点30分左右,从属于重庆东方轮船公司的“东方之星”由南京驶往重庆途中,突遇龙卷风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翻沉。事故发生后,网民们对事故原因、责任人、救援不力等质疑声此起彼伏,引发热烈的讨论。直至6月5日晚19点39分,《长江日报》记者陈卓在《长江日报》官方微博上发布了用手机拍摄了船体扶正的现场照片,引发大量的转载和评论,网民情绪几乎一致的急转悲伤、哀悼。灰暗主色调的图像中,一抹温暖的夕阳,迅速抓住了观者的眼球。
《说文解字》中“夕,莫也”,意思是傍晚或黄昏,与晨相对。早在唐代,诗人李商隐便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名句。以夕阳喻老人迟暮,古已有之。“夕阳”与“老人”都具有即将逝去的特点,因而可以被归入同一词汇域。而照片中,夕阳正好在扶正的船体上方,使人联想起此次“东方之星”翻沉事件中,乘客多是老人,更生悲凉。照片没有表现惨烈的现场,而是通过一抹夕阳将刺痛的悲伤变得柔和。
图像本是直接了当的机械化再现,隐喻却软化了刺激直白的情感。朝阳是刚经历美好时光的青少年;蜡烛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老师;梅是抗衡风雪的傲骨;菊是远居深山的淡雅……隐喻承载的情感婉约,不易滋生愤怒、戏谑,更能形成平稳的一致性解读。
(2)明示意。罗兰·巴尔特认为在照片中,明示意和隐含意的差别是清楚的,明示意是相机所指向的物体在胶片中的机械性再现,隐含意则是这一过程中人为的部分[11]。
2015年8月12日晚,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事件发生后,网络上媒体不报道、政府不作为的质疑声不间断。8月22日,新浪微博平台头条新闻报道了消防员甄宇航牺牲前致电母亲的消息,并配有两张图片。一张是家人为已逝甄宇航过生日的图片。另一张是写着甄宇航基本信息的半身黑白照。照片发布后,引发大量的评论转载。本文从中抽取1000条评论研究网民的情感倾向发现,表示愤怒,要求追责的网友竟占15.9%,甚至有网友直指媒体过度煽情。以明示意和隐含意来衡量,消防员牺牲的这两张图片中情感的呈现属于明示意。
黑白的半身遗照、亲人们悲痛的表情,直击人心,情感传达准确。本该充满喜悦的生日现场,却是哭泣的脸庞,强烈的反差更显悲情。图像通过场景的机械化再现,将悲伤赤裸裸的摆在观者面前,减少了需要通过文化解读的环节,使观者感受到的情绪更加深刻、震撼。
明示意是照片中常用的表现方式,照片中人物的面部表情直接反映了照片传递的情绪。 笑脸代表喜悦、眼泪代表悲伤,双目圆瞪代表愤怒……在网络塑造的虚拟环境中,网民的情绪急躁而易波动,图片直接将情感呈现在观者面前,可能滋生愤怒、戏谑等不易控制的情绪,媒体也易陷入“为煽情而煽情”的指责中。“东方之星”翻沉事件与天津滨海区爆炸事件都是意外发生的安全事故,且发生时间相近,具有类似的网民基础,但正是由于图像的呈现方式不同,使得两个事件在情绪引导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对比而言,带有隐喻的图像承载的情感较为委婉,更容易形成接受式解读。
2.图片呈现的转喻
费斯克认为在视觉语言中较少使用隐喻,多使用转喻[11]。转喻是将同一层面的不同意义联系起来,其基本定义是以部分代替整体。图片承载的信息是有限的,却能通过转喻使传递的内容不局限于图片。
2015年9月2日,3岁的叙利亚小男孩艾兰的尸体被冲到土耳其的一处沙滩的照片在Facebook、twitter、新浪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掀起舆论高潮。艾兰和家人为躲避国内战乱偷渡欧洲,却不幸遭遇沉船事故,全家四口仅父亲存活下来。艾兰尸体的照片发布后,“被冲上海滩的人性”成为世界探讨的话题。不仅如此,德国、英国、法国、奥地利等国家纷纷就此事发声,国际社会对难民的态度和政策也因此发生改变。照片中,身着红色T恤和黑色短裤的艾兰,头朝下躺在沙滩上,好像陷入沉睡。国内战乱,加之国际对难民接纳制度的缺陷使年幼的艾兰失去生命。这不仅是艾兰这个家庭的悲哀,也是和艾兰一样,经历战争的所有难民的悲哀。照片以艾兰的可怜转喻所有经历战争的难民的不堪处境,将严肃的社会问题寄予照片中,最终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转喻通过对有限的局部的呈现,引发观看者的联想。整齐的阅兵队伍代表国家军事力量的强大;一位灾民的困难转喻所有受灾者的困境;一个家庭的“丧子之痛”预示着多个具有同样经历的家庭的伤痛。转喻将事件放于凸透镜下,因此,被转喻的部分承载的情感至关重要。由于转喻以部分代替整体的特点,一幅涉及官、富、警的负面照片无形中会使受众对整个群体产生偏见,转喻呈现的极端情感会激化矛盾,将事件推向不可控的方向。而图像转喻正能量有利于观者负面情绪的安抚。
三、图片的刺点(punctum)和知点(studium)呈现及效果
罗兰·巴尔特对图像符号的研究没有间断,1980年,巴尔特在《明室——摄影纵横谈》中提出刺点(punctum)和知点(studium)的概念,认为知点是照片呈现的不好不坏的“中间”情感,所调动的是“半个欲望”。刺点是创伤,仿佛是带尖的工具造成的印记。罗兰·巴尔特认为,“只要不被吸引我或伤害我的细节(punctum)穿透、刺激和留下斑痕,studium可以造就一类传播广泛(世界上传播得最为广泛的)的照片,也即单向的照片。[12]”
1.知点
知点从属于文化,是创作者和消费者签订的一种契约。图片承载的情感要最大限度地被接受和传播,离不开知点。观者要辨认知点,就注定要触及摄影师的意图,要和摄影师的意图保持一致,不管是赞成还是不赞成这些意图,对这些意图都要了解,并加以思考[12]。对摄影者的意图和照片知点的理解,则建立在观看者与摄影者类似的文化背景上。
男女争斗,女方更容易博得同情。城管与小贩的推搡,则多是城管打小贩,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欺压,政府部门对劳动人民的“随意宰割”。“官二代”、“富二代”桀骜不驯、挥金如土……都是文化和经验的一致性使观者达成的共同认识。12月4日,退休老人毕国昌在三亚海边游泳时,自行车及车上衣物因违停被城管收走。事件发生后,毕国昌身穿泳裤,脖子上套着游泳圈的照片被媒体公布。毕国昌窘迫的样子加上观者对城管的集体记忆,瞬间激起网民对城管的谴责与打压,事件本身的来龙去脉被网民忽视。
知点是一种教育,它使观者认出摄影师,体验推动摄影师拍摄并成为其拍摄活动的基本意图。带有知点的图片能够引起广泛的兴趣,但要知点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则依赖拍摄者和观看者类似的经验和文化背景建构的一致的解读框架。处于不同环境的拍摄者和观看者,在意图的理解上则可能出现偏差,难以实现传播目的。
2.刺点
刺点往往是细节,另照片有生气。它可能不是拍摄者有意为之,但却引起观看者的注意。因此,刺点是因人而异的,偶然的,有时甚至是低俗的。图片会因为知点引起观者的兴趣,却会因为刺点被人记起。但并不是图像的刺点越强越利于情感的传播,过度的刺点会穿透观者的情感和心灵,激起观者的极端情绪。因此,图像的广泛传播除了依赖知点,还依赖于能最大化刺痛观看者却不穿透他们的刺点。
10月14日,《新安晚报》官方微博上发布了9月1日一位利辛女子为救女孩,被狗咬至重伤的消息并配有女子的病床照。照片中,被咬女子下半身缠满绷带,床边还有浓重的药渍和血迹,虽然伤情最严重的部分打了马赛克,但是从手臂上密布的血痂推断,女子伤情严重。斑斑的血迹,触目惊心的伤口,对观者造成了强烈的心理刺激。引起网民的极大同情,并强烈谴责获救女孩和咬人的狗。截至21日,被咬女子已收到募捐超过80万元。然而,10月19日,这则消息被曝是女子丈夫因无钱医治制造的谎言,并不存在救人一事。21日对事件的讨论和谴责达到顶峰。
照片通过女子伤情的直接呈现对观者造成心理冲击,并形成穿透,让观者陷入极端的情感中,失去判断力,失去对事件真相的追溯。血腥的灾难照片、暴力的街头闹事等图片都能极大满足观者的猎奇心理,这样具有穿透刺点的照片虽然容易被记住,但也会激起愤怒等极端情绪。“东方之星”船体扶正照片中,没有能直接穿透观看者的刺点,艾兰照片中的元素也都较为柔和的,因此,照片取得广泛传播的同时,对网民情绪有一定的安抚作用。
四、结 论
由于互联网和互联网使用群体的特性,情感在网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无图无真相”的视觉传播时代,直接、准确、冲击力强的图片更是加速公众的情绪感染。悲情、戏谑、愤怒三种主要的网络情绪中,悲情是观者不愿再次经历的情绪,因此,集体悲情会逐渐被时间消解。选择悲情作为图像承载的主要情感利于网民的情绪引导。
与明示的悲情相比,利用隐喻含蓄的表达悲情的图片,不易滋生愤怒、戏谑等其他图像没有意图传达的情绪。转喻是情感渲染的重要环节,转喻放大正能量则能安抚观者情绪,放大极端情绪,则激化矛盾,进一步引发情感宣泄。知点是图像引起观者兴趣的文化要素,刺点是刺痛观者的细节,只有知点和不穿透的刺点的结合,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图片引导情感的功能。因此,在图片的呈现方式上,使用隐喻表现悲情,使用转喻升华事件,同时具有知点和不穿透的刺点,能最大程度发挥图片的情感传播功能,对网民情绪的消解产生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 汤天明.读图时代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2] 张浩达.视觉传播:信息,认知,读解[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 Martine Joly:Limage et les signes—Approche sémiologique de limage fixe[M],paris:Nathan,2002.
[4] 吴琼.图像的零度:罗兰·巴尔特的图像阅读[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4).
[5] 陈力丹,王亦高.论图文关系的历史变迁——以柏拉图式的图文观为先导[J].现代传播,2008(4).
[6] 邓尚.基于符号学语境下的美术传播思考[J].现代传播,2014(3).
[7] 李玮,蒋晓丽.论新闻图片的符号修辞与意指实践——试引入一种新闻图片的符号学分析方法[J].新闻界,2013(22).
[8] 韩丛耀.图像:一种后符号学的再发现[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 郭小安.网络抗争中谣言的情感动员:策略与剧目[J].国际新闻界,2013 (12).
[10]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
[11] 余志鸿.传播符号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12] 约翰·费斯克.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3] (法)罗兰·巴尔特著,克非译.明室:摄影纵横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