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2年至2015年我国教育游戏研究文献综述

2016-09-07胡小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江西南昌330038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6年12期
关键词:师范大学文献理论

胡小强,苏 瑞(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8)

2012年至2015年我国教育游戏研究文献综述

胡小强,苏 瑞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8)

随着蓬勃发展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多地与教育教学结合,教育游戏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以“CNKI中国知网”为检索平台,对各数据库中以“教育游戏”为关键词对2012年至2015年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教育游戏文献的数量、数据库收录、研究机构、研究层次、应用类别以及设计开发现状,从这六方面得出教育游戏最新的发展趋势,为今后教育游戏理论、设计开发等研究提供一定的可行性依据及参考价值。

文献综述;文献研究法;教育游戏

一、引言

新媒体联盟 (NMC)与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协会(ELI)2014年发布的《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4高等教育版)》[1]中预测,“游戏和游戏化”将在未来的2-3年内,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数字化支持策略,将成为教育技术研究的一大热点。以游戏作为教育手段的教育游戏,属于严肃游戏的一个分支,是专门针对特定教育目的而开发的游戏,具有教育性和娱乐性并重的特点。教育游戏以游戏和教育的理论作为基础,取得教育性和游戏性的平衡,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本文对国内三年来教育游戏文献进行研究,可初步分析其研究现状。

二、教育游戏研究现状

从2005年至今十年的时间里,我国对教育游戏的研究不断深入,无论是教育游戏的理论探讨、应用范畴或是开发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热度日益提高。本文搜集、整理、归纳并总结三年以来各类教育游戏相关文献,旨在了解教育游戏最新发展的前沿动态,梳理目前的教育游戏应用范畴,对比分析现有教育游戏的开发技术,得出教育游戏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这些所收集到的文献发表于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期间(本文献综述中2015年的文献皆指2015年前三个季度1月1日至8月31日能检索到的文献),通过中国知网(CNKI)检索平台,检索条件为“条件:发表时间 between(2012-01-01,2015-08-31 and关键词=教育游戏)(精确匹配)”,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特色期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中以“教育游戏”为关键词的期刊、硕博士以及会议等论文,共计981篇,如表1所示。

表1 2012-2015年以“教育游戏”为关键词的文献数量

1.文献数量分析

如图1所示,虽然2015年数据是1-8月的,但可以推算到2015年12月31日,2015年全年的教育游戏文献数量会大于2014年的286篇。由此可知,以“教育游戏”为关键词的文献数量逐年递增,专家学者对教育游戏的研究处于稳步上升的态势。

图1 2012-2015年以“教育游戏”为关键词的文献数量

2.数据库收录分析

各数据库收录2012-2015年以“教育游戏”为关键词的文献数量如表2所示。由此可见,教育游戏相关文献的发表集中于期刊,共计764篇,占到2012-2015年教育游戏文献总数的80%。硕、博士教育游戏论文158篇,占总数的16%,是期刊论文数量的五分之一。国内外重要会议收录的教育游戏相关论文共16篇,中国重要报纸上刊登的教育游戏文章共17篇。

从表2可知,教育游戏的期刊论文逐年递增,而硕博士论文则维持着一定的数量。从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来看,教育游戏正逐步走向大众的生活。

表2 各数据库收录2012-2015年以“教育游戏”为关键词的文献数量

3.研究机构分析

2015至2015年教育游戏文献的研究机构分布可从图2获知。这三年多的时间里,陕西师范大学共发表32篇以“教育游戏”为关键词的文献,位居首位。华中师范大学(25篇)、山东师范大学(22篇)、华东师范大学(22篇)、南京师范大学(16篇)较为关注教育游戏,浙江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西南大学、以及北京大学等高校对教育游戏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图2 各研究机构发表的教育游戏文献雷达分布图

从雷达图的分布趋势来看,教育游戏的研究机构先是从师范类高校(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延伸至综合性大学(河南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大学等),再到一些职业院校(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淮北煤电技师学院等)。研究教育游戏的老牌院校(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在保持一定数量的研究基础上,一些新兴的高校也开始加入研究教育游戏的行列,例如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云南大学等。

北京大学的尚俊杰教授致力于教育游戏进入我国中小学课堂的研究,他(2015)[2]通过对传统游戏和电子游戏的研究历史进行系统梳理,深入分析了教育游戏的核心价值——游戏动机、游戏思维和游戏精神,并指出了重塑学习方式回归教育本质是未来的应用前景。

陕西师范大学马颖峰教授在发表多篇教育游戏的论文之外,2012年至今指导多篇关于教育游戏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包括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的教学游戏设计研究(2012)[3],基于Game Flow理论的教育游戏黏着度理论模型构建及策略研究(2012)[4],教育游戏竞技场的设计与实现(2012)[5],活动理论的游戏化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2013)[6],小学科学教育游戏设计开发——基于Conceptual Play Spaces理论的游戏情境设计(2013)[7]等。

原浙江师范大学,现杭州师范大学章苏静教授侧重于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研究,如2012年章苏静等人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上的文章,《基于体感技术的亲子互动游戏设计与实现》[8]中提到,通过一系列成语故事体感游戏,亲子双方使用肢体动作和语音自由输入方式,以合作通关模式完成游戏任务,既帮助孩子深入了解成语故事的含义,又培养了协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福建教育学院的高岚岚老师积极探讨教育游戏的应用模式,借助区位优势,曾进行过闽台小学阶段教育游戏的比较研究,高老师(2014)[9]围绕该研究,开展教育游戏教学的深入分析,比较教学之后,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创新福建基础教育的教学方式,更好地让学生轻松学习,最终提高福建省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昂娟(2013)[10]以小学英语水果单词学习为例,从教学设计和游戏设计角度阐述了教育游戏“水果连连看”的设计思路,以Flash为开发平台对其进行了开发实现,并对开发的关键技术作了说明。

4.面向对象分析

图3所示的是2012至2015年教育游戏的研究机构层次。不难看出,初等教育研究对象层次的教育游戏文献数量最多,其次是中等教育以及幼儿、学前教育。而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与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教育游戏文献数量每年都不会超过10篇。

图3 教育游戏研究层次一览图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谭雷(2014)[11]在他的毕业设计中,研究如何把开发智力的方式运用到幼儿教育上,针对幼儿开发益智游戏,需要对幼儿的特点作仔细的分析。分别对幼儿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特点作了研究,并研究了幼儿的游戏心理和益智游戏对幼儿的认知作用。

西南大学的夏云,李春晖(2012)[12]在深入调研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现状的基础上,从影响教育游戏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因素出发,结合小学英语课程目标及现有的小学英语类教育游戏功能特点,探究了构建教育游戏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模式,搭建了教育游戏辅助教学平台,并检验其教学效果。

李伟,赵蔚,马杰等人(2013)[13]应用Flash+XML技术,以建构主义课程观、情境认知理论、沉浸理论和体验式学习理论为指导,设计并开发了一款小型物理教育游戏《谁动了我的金蛋》。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曹莉萍(2013)[14]以情感过滤假设理论为依据,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范式,通过论述教育游戏的概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的原则,应注意的问题及具体的游戏教学案例分析,探讨了教育游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马红亮,刘娟娟等人(2013)[15]从输入假设理论和转变式玩耍理论的角度,分析“Quest Atlantis”(简称QA)教育游戏在我国大学生的英语阅读方面具有潜在的和独特的应用价值。

魏丹丹(2012)[16]提出职业院校和企业单位可以在政府的相关支持下开发适合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游戏,将知识搬进手机游戏,充分利用手机移动的便利性和教育游戏的教育性。李乐,朱军涛(2013)[17]分析高职院校计算机类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依据教育游戏自身的独特优势,制定出教学活动中运用教育游戏的原则和实施策略,并列举了一节计算机课程的游戏化教学案例。浙江工业大学朱敬东,尹连环等人(2015)[18]认为将游戏化学习科学地引入中职课堂是解决中职学生学习问题的有效途径,该文章基于游戏化学习,设计开发了相应软件,并针对性地在文秘专业进行教学实验应用。

科研人员对于初等教育层次的教育游戏研究关注度较高,对中等教育以及学前教育也有所涉及,而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与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这三类的教育游戏研究较为匮乏。

5.设计开发分析

2012年至2015年以“教育游戏”为关键词的981篇文献中共有115个教育游戏的设计开发案例。其中77个案例为2D效果,16个案例为3D效果,如图4所示。在教育游戏设计或开发的案例中,2D案例占总数的86.1%,而3D案例只占总数的13.9%。

图4 教育游戏2D、3D案例发展情况

在图4中无论2D还是3D教育游戏设计开发案例的数量略微下降,而根据表1所示,教育游戏总体文献数量是逐年递增的。这一系列现象说明在教育游戏研究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游戏理论研究或是实证研究正逐年递增,教育游戏研究者们更倾向于教育游戏的理论或者实证研究。因为教育游戏文献主要包括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设计开发研究这三类文献。

虽然理论指导实践,但又源于实践。一些教育游戏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教育游戏在我国推广使用的可行性。在教育游戏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加快发展的现状下,更不能放缓教育游戏设计开发的研究。

接下来,再来看一下主流教育游戏开发工具的案例运用情况,如图5所示。

宁夏大学硕士研究生崔冠男(2014)[19]选取初中地理一年级《学看等高线地形图》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以Unity 3D为教育游戏开发工具,在宁夏第十五中学进行了案例实施,通过问卷调查法以及实验法对该案例的实施进行了应用效果评价。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李海峰,王炜(2015)[20]根据教育游戏开发框架并利用Unity3D引擎技术,针对小学四年级的英语单词学习开发了“环卫斗士”教育游戏并投入到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对游戏软件本身和学习效果做出了较好的评价。

图5 教育游戏开发工具的运用情况

Flash作为教育游戏开发软件逐年减少,而一些专门用于游戏制作的游戏引擎逐年增加。值得注意的是,Unity 3D是其中唯一一种呈上升态势的教育游戏制作软件。除此之外,用于教育游戏制作的软件还有很多,例如Homura 3.0、Lib GDX、Xcode、Scratch、OpenGL等。Unity 3D和Virtools的出现说明教育游戏逐步从2D向3D转型,Android Dev Tools开始作为教育游戏的开发工具说明教育游戏从单机、单人正向网络、多人发展。

三、总结与展望

教育游戏在2012年至2015年这几年内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热点,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认识与接受。研究教育游戏的高校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由一开始的师范院校扩展至综合大学和职业院校。目前教育游戏的应用层次多停留在学前教育和初、中等教育,而面向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的教育游戏研究较为欠缺。和应用层次相对应的,教育游戏在一些学前、初中等教育科目,例如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的相关研究占了很大一部分,一些培养公民意识、科学理念和技能养成的教育游戏大多并未实现,仅停留在设计阶段。随着教育游戏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增多,教育游戏设计与开发方面的研究也应得到重视,尤其是可使用Unity 3D等3D游戏引擎可更多地作为实现教育游戏的工具,设计开发出更多沉浸感更强的教育游戏。

[1]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4高等教育版)[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2):14-36.

[2]尚俊杰,裴蕾丝.重塑学习方式:游戏的核心教育价值及应用前景[J].中国电化教育,2015,(05):41-49.

[3]杨思敏.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的教学游戏设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4]王彩惠.基于GameFlow理论的教育游戏黏着度理论模型构建及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5]余福全.教育游戏竞技场的设计与实现[D].陕西师范大学,2012.

[6]申倩倩.活动理论的游戏化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7]付亚丽.小学科学教育游戏设计开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8]马建荣,章苏静,李凤.基于体感技术的亲子互动游戏设计与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12,(09):85-88.

[9]高岚岚.闽台小学阶段教育游戏教学对比的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06):38-40.

[10]昂娟.基于Flash的小学英语教育游戏水果连连看的设计与开发[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6):100-105.

[11]谭雷.幼儿益智游戏设计方法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4.

[12]夏云,李春晖.教育游戏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模式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12,(02):117-120.

[13]李伟,赵蔚,马杰.基于Flash+XML的中学物理教育游戏的设计和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2013,(07):86-90.

[14]曹莉萍.游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孔子学说和万历皇帝继任危机》游戏教学实践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11):174-175.

[16]魏丹丹.基于移动学习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J].教育学术月刊,2012,(10):80-81.

[17]李乐,朱军涛.教育游戏在高职计算机课程中运用的探索与实践 [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104-106.

[18]朱敬东,尹连环,闻莺,朱毅.中职文秘专业游戏化学习软件设计与实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0):79-82.

[19]崔冠男.基于Unity 3D的初中地理教育游戏设计与应用研究[D].宁夏大学,2014.

[20]李海峰,王炜.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教育游戏设计研究——从EGEC框架构建到“环卫斗士”游戏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5,(05):50-57.

(编辑:郭桂真)

G434

A

1673-8454(2016)12-0023-04

猜你喜欢

师范大学文献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华南师范大学作品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