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交界性肿瘤与早期卵巢癌的临床特点分析
2016-09-07梁燕军
梁燕军
[摘要]目的 观察卵巢交界性肿瘤与卵巢早癌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与早期卵巢癌患者各98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症状、检查结果及术后病理情况。结果EOC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5.9±6.4)岁,BOT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2.4±8.3)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绝经组患者中,EOC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6.2±6.0)岁,BOT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6.8±6.2)岁,P>0.05;在未绝经患者中,EOC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5.4±5.4)岁,明显大于BOT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37.5±6.3)岁,P<0.05;BOT组患者超声下肿物平均大小为(95.4±43.8)mm,EOT组患者超声下肿物平均大小为(113.4±73.6)mm,P>0.05;BOT组患者超声下肿物平均实性大小为(27.26±9.34)mm,明显小于EOT组患者超声下肿物实性平均大小(49.38±10.48)mm,P<0.05;BOT组患者中有36例患者血清CAl25升高,EOC组患者中有43例患者血清CAl25升高,两组患者血清CAl25含量比较无明显差异[(332.5±95.3)U/mLVS(402.7±102.4)U/mL,P>0.05];BOT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血清CEA升高,EOC组患者中有12例患者血清CEA升高,两组患者血清CEA含量比较有明显差异[(53.8±5.9)ng/mLVS(7.4±1.6)ng/mL,P<0.05]。结论 可以通过患者年龄、绝经情况、阴道超声检测肿物实性部分大小、CEA升高情况等来做出大致判断,以指导临床进行术前评估,判断患者预后,提高两种疾病的诊断率。
[关键词]卵巢交界性肿瘤;早期卵巢癌;临床特点;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R73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12-58-04
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dine ovarian tumor, BOT)是一种潜在低度恶性的卵巢肿瘤,介于卵巢良恶性肿瘤之间,具有发生远处转移的能力,临床诊断率低下,但该病进展较为缓慢,预后尚可,5年生存率高。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l cancer,EOC)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发病隐匿,病死率高。据统计发现,早期卵巢癌,及Ⅰ期卵巢癌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高,但是该病早期诊断困难,而且易与卵巢其他病变混淆,目前临床上常常将BOT与EOC诊断难以鉴别。
由于BOT与EOC是两种截然不同且各自独立的疾病,无论在治疗及预后方面均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将这两种疾病明确区别诊断对患者临床预后极为重要。本课题组收集我院BOT与EOC患者个98例,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为进一步协助两病的诊断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与早期卵巢癌患者各98例,诊断均由术后病理学支持。发病年龄为21~74岁,平均(36.5±10.6)岁,平均孕次(1.79±0.48)次,平均产次为(1.21±0.36)次。患者临床表现中下腹包块132例(73.33%),月经改变5例(2.78%),腹痛16例(8.89%),腹胀17例(9.44%),阴道流血5例(2.78%),消瘦9例(5.00%),急腹症2里(1.11%),压迫症状15例(8.33%)。超生提示单纯囊肿46例(25.56%),房间隔增厚11例(6.11%),存在乳头17例(9.44%),囊实不均103例(57.22%),含液粘稠47例(26.11%),实性肿瘤15例(8.33%),低阻血流36例(20.00%)。血清CEA<3.4ng/mL有166例(92.22%),>3.4ng/mL有14例(7.78%)。血清CAl25<35U/mL有101例(56.11%),>35U/mL有79例(43.89%)。
1.2术后病理分级、分期
90例EOC术后病理分期均为Ⅰ期,90例BOT患者中术后病理中,Ⅰ期78例(86.67%,78/90)、Ⅱ期7例(7.78%,7/90)、Ⅲ期5例(5.56%。5/90)。在90例EOC患者中高分化腺癌(G1)51例(56.67%,51/90)、中分化腺癌(G2)21例(23.33%,21、90)、低分化腺癌(G3)28例(31.11%,28/90)。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发病时年龄情况比较
EOC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5.9±6.4)岁,BOT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2.4±8.3)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绝经组患者中,EOC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6.2±6.0)岁,BOT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6.8±6.2)岁,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未绝经患者中,EOC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5.4±5.4)岁,明显大于BOT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37.5±6.3)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超声情况比较
BOT组患者超声下肿物平均大小为(95.4±43.8)mm,EOT组患者超声下肿物平均大小为(113.4±73.6)mm,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OT组患者超声下肿物平均实性大小为(27.26±9.34)mm,明显小于EOT组患者超声下肿物实性平均大小(49.38±10.48)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及CEA含量比较
BOT组患者中有36例患者血清CA125升高,EOC组患者中有43例患者血清CA125升高,两组患者血清CA125含量比较无明显差异[(332.5±95.3)U/mLVS(402.7±102.4)U/mL,P>0.05](见表3);BOT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血清CEA升高,EOC组患者中有12例患者血清CEA升高,两组患者血清CEA含量比较有明显差异[(53.8±5.9)U/mLVS(7.4±1.6)U/mL,P<0.05](见表4)。
3.讨论
卵巢交界性肿瘤在所有卵巢肿瘤中所占比例大约为15%,该病好发于年轻人群,该病的特点是疾病进展缓慢,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往往肿瘤处于早期状态,预后良好,其5年生存率大于80%,Ⅰ期患者生存率甚至可以达到100%,这是由于该病复发率低的原因。
上皮性卵巢癌是来源于卵巢上皮的恶性肿瘤,好发于中年女性,尤其是处于围绝经期女性是高发人群,该病发展隐匿,确诊时多数已处于疾病晚期状态,5年生存率低,预后不良,但是Ⅰ其EOC患者5年生存率较为理想,可以达到90%以上,但是目前对于EOC早期诊断尚无有效手段,早期筛查极为重要。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180例BOT和EOC患者进行研究发现,BOT患者发病的平均年龄为(42.4±8.3)岁,明显低于EOC患者发病的平均年龄[(55.9±6.4)岁](P<0.05)。为了进一步了解围绝经期对两种疾病的影响,我们对病例进行细化研究,结果发现在绝经患者中,BOT患者与EOC患者平均发病年龄无明显差异(P>0.05)。相反,在未绝经患者中,EOC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5.4±5.4)岁,明显大于BOT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37.5±6.3)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年龄可以作为鉴别这两种疾病的参考指标之一。
超声是诊断子宫附件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尤其是经阴道超声,其敏感性高。改组研究发现,超声下BOT组患者肿物平均大小为(954±43.8)mm,低于EOT组患者超声下肿物平均大小(113.4±73.6)mm,但两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肿物内实性病变大小的比较我们发现,BOT组患者超声下肿物平均实性大小为明显小于EOT组患者超声下肿物实性平均大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经阴道超声通过肿物大小难以鉴别两种疾病,但是可以通过测量肿物内实性病变的大小对这两种疾病作一简单鉴别。
CA125是卵巢癌常用肿瘤标记物,由于在卵巢癌早期表达不明显,因此无法用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但是在卵巢癌晚期阶段CA125可以作为卵巢癌诊断的参考检查项目。CA125在BOT中也有表达,研究发现,Ⅰ、Ⅱ期BOT患者中CA125升高接近50%,而在Ⅲ其BOT患者中CA125表达可高达90%。本研究中BOT患者中有36例患者出现血清CA125升高,升高例数低于EOC组患者,但两组患者CA125平均含量并无明显差异。EOC患者中有12例患者出现血清CEA升高,升高例数多于EOC组患者,并且BOT患者血清CEA表达含量明显高于EOC组患者。因此,在通过检测肿瘤标记物鉴别BOT及EOC方面CA125并无明显意义,而CEA如果升高时应该警惕是否为BOT,同时如果发现CEA升高需要排除是否存在消化道肿瘤。
综上所述,在鉴别早期卵巢癌与卵巢交界性肿瘤方面,可以通过患者年龄、绝经情况、阴道超声检测肿物实性部分大小、CEA升高情况等来判断,这些均可以做出大致判断,以指导临床进行术前评估,判断患者预后,提高两种疾病的诊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