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

2016-09-06唐不不邓世权

关键词:办学校企院校

唐不不 邓世权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变化,人们对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我国新课改的实施,也对我国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在新经济、教育体制的影响下,需要突破自己原有的发展模式,深化教育理念,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提高院校的教学水平,促进院校的经济发展。文章主要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在校企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发展,探究了校企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转型发展;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7-126-2

0 引言

地方本科院校是省属院校,其经费是由地方行政单位划拨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在迅速壮大。地方本科院校在全面普及新课改的背景下,其教育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也需要跟进时代的发展,进行教学创新,通过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进而促进院校的发展。校企教学模式的开发与应用,不仅实现了教育理论与职业的结合,也创新了地方本科院校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水平,吸引了外界人群的眼球。

1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背景

1.1 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影响

现如今,企业和国家的发展是通过人才竞争来实现的,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才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新时代的影响下,国家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做好人才培养是我国人口大国向人才大国转型的重要手段。受我国的传统教育的影响,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学方式比较枯燥,教学内容比较死板,导致学校培养的学生大都是专业知识牢固但缺乏实践经验,甚至有的学生专业水平都达不到社会、企业的要求。因此,调整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结构,创新教学模式,推进校企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应用是我国培养综合性人才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地方院校的学术教学到应用教学的转变,提高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进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

1.2 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必要选择

通过对我国本科院校的发展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地方本科院校大概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产生,在改革开放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受经济发展的影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我国开始推进大众化高等教育,此时,一些优秀的专科院校和民办大学开始晋升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是一些高职和中职院校的合体,本科的办学经验和教学资源相对薄弱,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人才培养不适合地方区域的发展。所以,为了满足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地方本科院校应进行转型发展。

2 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现状

2.1 国外的办学现状

通过对国外教育的发展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国家陆续出现了一批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新型院校,有的院校开展以企业为主的办学模式,有的院校开展以学校为主的办学模式,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但其原理是一致的,通过对学生理论和实践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美国某大学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通过上午学习理论,下午进行实践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实施在执行强度、学分设置、管理角度区别与其他的传统院校。

2.2 国内的办学现状

我国在校企办学模式的应用并不是很理想,虽然我国在发展初期推行半工半读与我国现在的校企合作办学形式类似,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有了很大的调整与改革,地方本科院校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发展与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有的学校虽然已经开始校企合作模式教学,但其教学效果有待研究,很多学校并没有强化学生对校企合作模式的认识,导致学生进入企业学校的时候没有重视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的应用,使校企合作教学成为形式化教学,没有达到教学目标。

3 我国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应用,一方面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性人才,一方面可以为学校开展的实践教学提供教学人才,目前我国现有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如下:

3.1 学校内部的实践教学

学校内部实践教学是指通过学校和企业合作,创建以学校优势专业为基础的实习工厂,建立校企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首先,企业以公司的名义承接项目,学校通过校内的实验室,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此外,老师也可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教学,通过学生对不同项目的了解和学习,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3.2 开展校内企业招聘

校内企业招聘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提高学生就业为目标的双向选择招聘。对学校而言,校内招聘的企业需要符合学生的专业要求,为了保障校内招聘企业的正规性和合法性,校内相关人员需要针对企业资质进行审查,考察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确保学生进入企业能够学到专业知识和技术,利用企业的岗位实习,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对企业而言,需要对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进行考察,确保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潜在价值符合企业要求,保证学生在被录用后,能够在企业稳定的发展,为企业创造价值。

3.3 校企合资的办学模式

校企合资的办学模式是指以学校或者企业为主体,另一单位进行企业融资的办学模式。企业有固定的人才输入,即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学校有固定的实习场所;即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基地、实训设备等硬性环境。校企合资的办学模式是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学校人才培养为出发点而创立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充分激励了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积极性,节约了企业人才培养的成本,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此外,校企合资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校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学校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4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对策

通过对校企合作模式的介绍了解到,现在,本科院校的发展逐渐转向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地方本科院校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更需要与当地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向契合。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背景下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发展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4.1 服务当地的校企合作

服务当地的地方校企办学模式是指地方本科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确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因为地方本科院校是大众化教育的产物,地方本科院校在教学方面应该坚持特色的地方教育,创新教学模式,为当地的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此外,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应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融合实践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学校的教学目标。

4.2 政府部门的支持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实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很多家长由于对教学模式的不理解,容易对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产生误解,导致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摩擦。因此,政府部门应该为校企合作办学提高社会保障,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支持当地本科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学校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提供了法律保障。

4.3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大多的高等教育院校的学生评价体系,多以学生的基础学分和思想道德学分进行等级评价,如:某高等教育学校,在学分制评价过程中,设置学科学分,通过学生的成绩测评确定学生的基础学分;思想道德学分是指学生是否积极的参加学习组织的活动。这样的评分制度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是不公平的,所以学校应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整合学生的道德、文化、能力三方面的数据,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确保评价体系实施的公平、公正性。

5 结束语

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水平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当地本科院校的应用,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发展与应用有利于提高当地本科院校的教学水平,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了当地本科院校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李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5.

猜你喜欢

办学校企院校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