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营销》课程“学做创”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6-09-06张春玉

关键词:网络营销教学改革

张春玉

摘 要:针对目前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网络营销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融入创业教育教学理念,提出“学做创”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以网络平台为支撑,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生产活动无缝对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完善学生的网络营销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企业所需的复合型网络营销人才,满足学生就业创业的需求并促进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营销;教学改革;学做创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7-100-2

0 引言

在网络信息化时代,传统营销模式受到了巨大挑战,网络营销作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新生事物,在企业整体战略中的作用显得愈加重要,并将是未来网络经济中最具潜力、发展最快的部分。互联网技术的成熟推动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社会对网络营销专业技能人才需求必然呈上升趋势。《网络营销》是实践性和应用型很强的一门课程,知识更新非常快,要求教师及时跟进且更新教学内容和调整教学方法、丰富实践环节内容,使学生能够将课程所学知识有效地应用于实践操作过程中。

1 高职《网络营销》课程主要存在的问题

1.1 网络营销教学资源匮乏

网络营销是基于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一门新兴应用型学科,更新速度快。目前的教材很难及时更新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仅依靠教材的内容和网络课件及案例,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企业的需求,这是从事网络营销教学的教师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1.2 网络营销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能满足实践需求

当前,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主要是“理论知识讲解+虚拟的电子商务教学平台的实践操作”。通过理论课,学生能够很好理解相关理论,比如网络营销环境、网民购买行为分析、搜索引擎营销原理等,但对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网站开展网络营销活动缺乏实践体验。虚拟电子商务平台的出发点是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网络营销模块、流程概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在平台上发布商品信息,进行买卖,获得初始资金等,进行网络营销能力的训练。但是这种虚拟的、封闭的商业平台,无法模拟真实的商业环境,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而且模拟环境过于僵化、死板,其局限性限制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难以对电子商务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网络营销实践技能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学生在几次操作后,即会产生倦怠,消极应对。

1.3 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单一

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仍然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课程考核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忽视对学生网络营销系统能力的考核。课堂的一成不变,缺乏必要的创新,很难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学生以缺乏兴趣为由,被动学习,以考试通过为目标,不注重个人能力的提升。

2 网络营销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

2.1 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网络营销人才需求强劲

根据艾瑞网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12.3万亿元,增长21.3%,其中网络购物增长48.7%,2017年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达21.6万亿元,表明网络营销已经进入了快车道,将企业的业务通过一个崭新的渠道推广开来。据第三方数据统计服务提供商CNZZ 统计分析,高达76%以上的中小企业意识到开拓网络营销模式已成为企业在市场中确保自身竞争优势的有力手段,迫切需要引进网络营销技能人才。《2012中国互联网营销专业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市场对互联网营销人才的需求正呈爆发式增长态势,未来3年岗位需求增幅将达30%,2015年网络营销岗位企业需求上升为239万人,专业营销人才的稀缺状态短时难以缓解。

2.2 网络营销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企业网络营销能力大致可以分为技术类、市场类、运营类和销售服务类,其对应的岗位是网络产品经理、网络信息专员、网络贸易专员、电子商务专员、网络推广专员等,结合我院的师资力量以及地方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需求,将我院网络营销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定位为商务营销类岗位。

3 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网络营销》课程“学做创”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方案

地方高职院校承载着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重要使命。《网络营销》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是适应电子商务实践的需要而出现的新兴学科,凸显了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后,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营销平台有效展开网络营销工作,比如网站的策划、建设和推广等,搜索引擎的优化等。由此可见,网络营销不仅是一门对实践操作性要求很高的课程,同时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求很高,如果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既不能满足该课程自身的要求,更无法满足企业对学生岗位职业技能的需求。所以必须调整和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适应课程特点,丰富营销实践环节内容,突出学生的能动性和实践性,切实提高学生的网络营销能力。

3.1 “学做创”一体化教学的内涵

“学做创”一体化教学使是指分析网络营销主要岗位和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注重教学资源建设和整合,将《网络营销》课程的网络营销理论知识学习、实践技能和创业实践融为一体。我们在“学做创”一体化教学实践中,结合实践课程教学需求,根据企业网络营销运营需求,选择校企合作,以企业真实项目或任务为逻辑主线组织教学内容,以完成某一个具有真实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为目标,推进课程实训项目教学。

3.2 基于真实营销环境的教学实训项目开发

“学做创”一体化教学改革要求以企业真实项目或任务为逻辑主线组织教学内容,开发基于真实营销环境的教学实践实训任务。根据企业网络营销运营需求,学院结合实践课程教学需求,选择校企合作,与企业产品或服务营销开展无缝对接,推进课程实训项目教学。在兼顾学院和企业双重利益的前提下,双方达成某一商品网上销售的协议。学院提供相关场所及相关设施,涉电子商务企业提供网络创业平台及相关资源,采用真实的电子商务企业运营模式,完全按照企业网络营销的运行模式、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等进行建设和管理,促使学生职业意识和素质的养成。在不影响自身经营状况的前提下,企业向学生提供当季产品,甚至过季产品、库存产品、尾货等,学生则在熟悉电子商务模式与操作流程的情况下将企业所提供的商品以数字化形式在网上展示,利用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比如口碑营销、社会化营销、微信营销等的网络营销推广模式实现企业产品或服务的销售目标。

3.3 “学做创”一体化的教学改革和实践

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学”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知识和实践技能指导“做”,在“做”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提高,更加积极地去“做”,即形成“学”和“创”的协同。在教学改革实践中,重视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和小组合作的方法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边创,促进学生素质提高,最终实现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创业教育理念有机融合在一起。

3.4 优化考核方式,突出学生操作能力

网络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传统的期末闭卷考试难以体现对学生岗位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因此,与网络营销实践教学相适应,本着“突出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的目标,优化考核方式,采用过程化、多元化的考核手段,考核学生解决典型的、真实的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即学生通过分析具体的项目情境,完成相关任务或找出实现相关效果的方法、步骤和操作规则等。

4 结束语

“学做创”一体化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是在对企业网络营销岗位及所需能力调查研究后,按照工作过程流程开发基于真实营销环境的教学实践实训项目,重构教学内容。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运用“模拟企业、真实运营”,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提高,充分重视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完善优化考核方式,突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有效培养即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学生。

参 考 文 献

[1] 王丽君.《网络营销》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丽水学院学报,2008,30(3):91-93.

[2] 韦英琴.高职《网络营销》实践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5(2):119-120.

[3] 贾虹,苏益南.高职院校“学做创”人才培养机制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4(29):52-54.

猜你喜欢

网络营销教学改革
“三只松鼠”网络营销模式分析
校园网络营销探究
汽车行业如何“玩转”网络营销——以宝马MINI PEACEMAN为例
网络营销也玩“田忌赛马”
竞网:打造网络营销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