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策略分析

2016-09-06高鑫

关键词:全过程管理施工企业工程造价

高鑫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到极大的进步,建筑数量和建筑规模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同时,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施工企业为了获得较大的利润空间,全面推行工程造价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的盈利能力。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且对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中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旨在更好地促进施工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施工企业;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7-51-2

0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运营的根本目的就是获得较高的经济利益,因此建筑工程造价在施工企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但是在建筑工程实际的造价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力度不够,工程造价的效能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并且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投资管理更为的复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施工企业要想获得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必须重视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最大限度地增加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施工企业要建立全面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从施工的投资决策、招标、施工以及竣工结算等各个阶段都实行全面的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问题概述

1.1 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以及工程性能之间的关系

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目的就是将建筑图纸中的设计意图落实到实际中,并且符合建筑的质量要求。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过度的重视建筑物的质量以及建筑物高性能的实现,势必会增加施工投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产生一些材料和建筑资源不必要的浪费。但是如果施工企业在建设的过程中一味地追求少的工程造价,追求施工利润的最大化,而放弃了建筑质量和建筑性能,会严重缩短了建筑使用寿命,从而造成更大的浪费。因此施工企业在实行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工程造价和工程质量的双赢,使施工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收获较高的社会效益。

1.2 建筑工程造价与施工工期之间的关系

众所周知,施工工期对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直接的影响,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使施工周期和工程造价达到最科学的配合。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企业不注重施工质量、施工技术要求,一味地追求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周期,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工程造价将都无法得到有效的实现。但是如果有计划、合理的缩短施工周期,不仅是施工成本得到有效地减少,工程施工质量也会得到有效的保证。

2 施工企业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分析

工程造价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不是越少就越好,而是使工程造价在以施工实际为前提的情况下,更为的科学、可行。工程造价管理的根本目标就是使承建单位的每一项支出都合理,经济效益最优化。工程造价应该贯穿于施工企业的各个环节,下文将对其在施工企业中各个阶段的不同应用进行分析:

2.1 施工企业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在设计阶段中的应用分析

工程设计在工程建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内容,因为工程设计阶段直接关系到工程后续的一切施工内容,也是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在施工设计阶段都过分注重工程质量、造型以及先进的施工技术,但是没有考虑到工程设计的经济性,忽视了工程造价。同时,也有的工程设计只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工程质量以及建筑的使用性能。

因此,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让专门的设计团队负责,提高点建筑设计的实用性以及经济性。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建筑设计概算以及建筑施工的经济性,合理控制建筑工程投资。同时,还要加强建筑设计管理强度,并且推行经济责任制度。在建筑设计阶段一定要选择具有等级资格的单位,从而有效保证设计的科学性、有效性。还要注意工程设计中的设计变更,既不能盲目追求高标准,也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在设计阶段推行经济责任,将设计方案和工程概算相联系,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避免出现较多的设计失误,影响后续的施工。

2.2 施工企业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在招标阶段中的应用分析

目前,我国的工程承接一般都采取招标的方式,使施工企业都能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赢得发展机会,同时这也是工程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招标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筛选施工企业,加强对施工企业的考察力度,从施工企业的建设成绩、企业资产以及施工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考察。并且在招标或是分包建筑工程的时候,可选择有相关建设经验的施工企业,并且施工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综合实力,不会出现将工程款购买工程设备或是抵债等情况,使工程款难以落实到位,阻碍建筑工程的施工。并且招标的施工企业必须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这也是施工企业中标的最主要依据。在建筑工程招标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拒绝议标或是变相议标,并且牢固树立合同意识,对涉及工程造价的内容,都要进行详细的规定,清楚划分施工企业和业主方的责任,避免施工企业承担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3 施工企业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在施工阶段中的应用分析

施工阶段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工程造价性能发挥的关键所在。但是一些施工企业施工预算造价与施工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预算超出或是高估情况十分常见,致使施工阶段的成本支出不合理,造价管理失控。并且一些施工单位为了保证自己的经济利益,施工的过程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也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同时一些施工企业资金落实不到位,还有采购价格失真、质量不合格、采购数量不科学,造成了大量的浪费,阻碍了工程造价管理效能的发挥。

在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中,首先做好项目工程的进度和质量的管理,严格控制项目工程的造价。在工程的施工阶段,有效管理工程進度,改善怠工及窝工现象,避免工期延长而增加成本费用。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管理,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各类隐患,降低返工率,避免施工浪费;其次,有效控制工程施工阶段中的设计变更。施工企业在施工前要认真审核施工图纸,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做设计变更,进而避免因施工阶段出现返工或停工现象而造成不必要的施工浪费;再次,做好施工阶段的费用管理及控制工作。客观合理地构建资金使用计划,保持进度控制与成本控制的协调。在项目施工过程当中,依照合同规定来对已完成的工程计量做验证审核,及时支付项目进度款,避免违约;同时,做好施工阶段材料成本的控制工作。在施工项目的总成本中,材料成本所占比例最大。要想对工程的总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就必须做好施工材料价格的控制工作。施工企业在采购材料时,务必要完善材料价格信息制度,及时对国家和地区的材料价格调整动态进行掌握,做好对工程建筑设备及材料的比较工作,选择价格合理质量过硬的材料及设备:同时,与供货商签订严格的供货合同,并选用最为经济的运输方式,以降低材料及设各的运输成本;最后,要做好建筑材料的用量控制工作,用定额来对材料用量进行控制,改进和完善施工技术,对周转材料进行有效的控制,实现项目工程的造价有效控制。

2.4 施工企业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在决算阶段中的应用分析

工程决算阶段也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最后内容,也是最终的工程造价结果。因此,在此过程中,结算人员必须要有较高的耐心,全面、仔细的核算工程量,有效掌控工程结算中的变更漏洞,严格遵循竣工验收流程进行。在这一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主体就是工程核算人员,在核算的过程中深入施工现场,全面把控施工工序,实行贪套取定额工作。而且还要全面审核施工成本,得出去除税收和其他不可预见费用后的工程总造价,并且利用多种计算方式进行工程造价评估。

3 结束语

总之,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贯穿于施工企业的各个阶段,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工程造价管过程管理贯穿于施工企业的设计阶段、招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结算阶段,需要施工企业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是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最终实现工程经济和技术的有效结合,提高施工企业对整个建筑工程的管控水平。

参 考 文 献

[1] 贾西平.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策略分析[J].江西建材,2015(2):236-236,238.

[2] 李莹.试析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3(6):30-31.

[3] 丁晶.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J].城市建筑,2013(22):172-172.

[4] 姚楚佳.如何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J].科技经济市场,2009(7):98-99.

猜你喜欢

全过程管理施工企业工程造价
浅谈电子文件的全过程管理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工程造价之旅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
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