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患者DC-CIK细胞疗法疗效观察与护理
2016-09-06吴俊华刘秀美邱育淼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476医院肝胆内科福建福州350002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肿瘤科福建福州350025
吴俊华,刘秀美,邱育淼(.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476医院肝胆内科,福建福州350002;2.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肿瘤科,福建福州350025)
原发性肝癌患者DC-CIK细胞疗法疗效观察与护理
吴俊华1,刘秀美1,邱育淼2△(1.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476医院肝胆内科,福建福州350002;2.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肿瘤科,福建福州350025)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DC-CIK治疗后的疗效观察,探讨DC-CIK细胞治疗的临床意义,寻找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将56例患者静脉血DC-CIK细胞标本增殖培养7~14 d后回输给患者,观察治疗前后身体状况及心理变化,并在治疗中实施相应的护理。结果CIK细胞治疗前QOL质量评分,饮食、睡眠、疲乏情况等方面分别为(2.34±1.06)、(2.28±1.23)、(2.61±1.02)分,治疗后评分(4.30±0.65)、(4.39±1.12)、(4.30±0.52)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CIK细胞治疗能够明显提高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对CIK细胞治疗前后进行恰当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增强了患者信心,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肝肿瘤;组织疗法;树突细胞;杀伤细胞,天然;免疫疗法;护理
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大的抗原呈递细胞(APC)[1],可以向T淋巴细胞递呈抗原信息,并激发细胞毒性T淋巴反应,在激发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及提高T淋巴细胞对DC所呈递肿瘤抗原的识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CIK(cytokine-induced killers)细胞是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体外培养获得的异质细胞,具有增殖快、活性高、杀瘤谱广、对正常骨髓造血细胞毒性小等多种优势,是新一代恶性肿瘤生物治疗手段[3]。DC-CIK细胞治疗是自体DC-CIK生物细胞免疫治疗的简称,是一种全新的肿瘤生物治疗方法,且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4-5]。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476医院采用DC-CIK细胞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5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6例患者均为2012年2月至2014年10月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476医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24例,女32例;年龄36~78岁,男性平均年龄(47.6±4.5)岁,女性平均年龄(48.5±5.3)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DC-CIK细胞生物治疗前,需查血生化、血常规、凝血四项,了解生命体征及血压情况观察有无DC-CIK细胞免疫生物治疗禁忌,有无明显感染症状。回输过程中,采集56例患者外周血50 mL(针管内含肝素抗凝剂),无菌实验室分离PBMC,经本院中心实验室培养配制成DC-CIK细胞悬液,于采血后7~14 d开始分6次回输,每天连续回输,此为1疗程,并且细胞培养上清液进行衣原体、支原体和内毒素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输注治疗,回输的细胞总数达到5×109~2×1010[5],同时观察DC-CIK细胞治疗前、后身体状况的变化,并在治疗中实施相应的护理。采血前和输注DC-CIK细胞前应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和呼吸频率等是否异常。DC-CIK细胞生物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情况,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1个月抽取静血,用流式细胞学检测方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由院内实验室留取血样作对比。
1.2.2护理方法
1.2.2.1回输前的健康教育肝癌患者起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表现,发现时多为晚期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且治疗费用高,护理人员应该多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目前的身体状况和心理活动,给予针对性的安慰、鼓励和尊重,让患者建立起信任感。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在细胞治疗前进行健康教育[6],告知患者DC-CIK治疗的大致原理,细胞培养时间,回输过程,疗程安排和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充分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使患者能够顺利地进入治疗状态。
1.2.2.2采血前的护理采血前应了解患者的病情及身体状况,是否存在治疗禁忌证等,指导患者采血当天可正常进食,但少进食油腻的食物,采血前可适当饮用开水,PBMC采集采血时一般选用弹性较好,较充盈的正中或贵要静脉以保证血流通畅。使用血细胞分离机体外循环采集时,因个体差异,个别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心慌、乏力、口、手、足等肢体麻木等低钙表现,一旦出现应立即告知医生,同时给予10%的葡萄糖酸钙10 mL稀释后静脉注射。血细胞单采分离出足够的白细胞后采血结束,嘱患者加强营养,同时注意休息,告知患者具体的回输日期,提前联系好床位,确保回输的顺利进行。
1.2.2.3细胞回输过程中的护理DC-CIK细胞收获后尽快送至病房,放置过久会降低细胞杀伤活性,影响治疗疗效。DC-CIK细胞液经三查十对核对准确后方可回输,DC细胞是一种抗原提呈细胞,在人体的免疫系统里扮演着近似“雷达”的角色,因此,DC细胞液皮下注射宜选择在淋巴结丰富的部位,如锁骨上窝,腋下及腹股沟等处,DC细胞皮下注射后针头停留数秒再拔除,以保证DC细胞的足量注入,注射后不可按压穿刺点,避免细胞液溢出或被破坏。CIK细胞输注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输液原则,采用一次性无菌输血器输入。CIK细胞输注前将培养袋轻轻摇匀,细胞液输注前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管道,确定无渗漏后,方可将培养袋轻轻倒挂开始输入。应及时巡视,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漏,于1 h内输毕,以保证细胞活性。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过敏现象或发热,胸闷等不适,一旦出现反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1.2.2.4回输后的护理细胞液在回输结束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一般体温在38.5℃以下经物理降温,多饮水可自行好转。应定时进行复查,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发现有发热,呕吐或皮疹等症状时,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对症处理。同时观察治疗后患者的精神、食欲及睡眠状态。
1.2.3评价标准[7]采用国际通用的QOL生活质量评分标准,对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指标进行比较。评价标准:按QOL对患者的食欲、睡眠、疲乏于治疗前后进行对比。食欲:食量正常为5分,食量较平时略少为4分,食量为正常的二分之一为3分,食量为正常的三分之一为2分,几乎不能进食1分;睡眠:睡眠基本正常为5分,睡眠较正常略差为4分,睡眠较正常差为3分,睡眠质量很差为2分,难入睡为1分;疲乏:无疲乏感记5分有时轻度疲乏记4分,活动后易疲乏记3分,自觉无力记2分,疲乏无力记1分[8]。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不良反应本组患者1例输注后出现恶心、呕吐1次,未行特殊治疗,患者自行缓解,1例患者出现荨麻疹,给予肌内注射异丙嗪25 ng后缓解,4例患者输注后1 h内出现低热,叮嘱其适量饮水后体温自行恢复正常。
2.2CIK细胞治疗前后QOL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治疗后饮食、睡眠、疲乏等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CIK细胞治疗前后QOL生活质量评分(,分)
表1 CIK细胞治疗前后QOL生活质量评分(,分)
时间治疗前治疗后饮食 睡眠 疲乏t P 2.34±1.06 4.30±0.65 -5.32 <0.05 2.28±1.23 4.39±1.12 -3.20 <0.05 2.61±1.02 4.30±0.52 -5.66 <0.05
3 讨 论
DC-CIK细胞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一种新方法[9],是继手术、放疗、化疗后的第4种肿瘤治疗模式。在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输注的DC和CIK细胞来源丰富,细胞增殖能力强,可以在不损伤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下综合杀伤肿瘤细胞,调节和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10]。当然,护理活动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对细胞治疗的顺利进行及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采集血液标本前,让患者及家属充分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同时介绍一些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采集时,根据患者的病情选用不同的采集方案,采血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回输时三查十对,严格遵守无菌输液原则,可减少发热、寒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密切观察回输后的生命体征变化,以及饮食、睡眠、疲乏情况较治疗前是否有改善。另外健康宣教在整个治疗中也很重要,护理人员应尽可能与患者多交流,了解患者目前的身体状况和心理活动,针对性的给予心理护理及解释安抚工作。通过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DC-CIK细胞治疗后的疗效观察,发现通过DC-CIK细胞治疗后饮食、睡眠、疲乏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均经对症治疗后缓解或自行缓解。精心的护理保证了细胞治疗顺利进行,提高了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11]。
[1]Kim HM,Lim J,Park SK,et al.Antitumor activity of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against human lung cancer[J].Int Immunopharmacol,2008,7(13):1802-1807.
[2]Tuyaerts S,Aerts JL,Corthals J,et al.Current approachesin dendritic cell generation and future implication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J].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2007,56(10):1513-1537.
[3]邱育淼,杜薇,陈娅,等.负载肿瘤抗原DC与CIK共培养对裸鼠肺腺癌移植瘤抑制作用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4,21(21):1680-1684.
[4]陈娅,邱育淼,欧阳学农.DC+CIK细胞培养中常见污染及预防[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4,29(2):151-153.
[5]杨莉莉,曹水,李慧,等.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效评价[J].中国肿瘤临床,2009,36(17):969-979.
[6]李宁,侯丽娟.自体CIK细胞治疗肝癌患者的护理[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5):485-486.
[7]王贞.Karnofsky活动状态评分在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9):827-828.
[8]江锦芳.CD3AK细胞与IL-2联合治疗癌性胸腹腔积液的护理[J].现代护理,2002,8(8):581-582.
[9]孟冉冉,张跃伟,赵广生,等.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抗肿瘤研究进展[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2,19(20):1597-1600.
[10]王广伟,顾元龙,刘敏丰,等.负载自身肿瘤裂解物的树突状细胞联合杀伤细胞对肝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2,27(4):337-338.
[11]蓝顺萍,黄庆芬,蓝映兰.化疗联合CIK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8):115-117.
10.3969/j.issn.1009-5519.2016.03.044
B
1009-5519(2016)03-0433-02
△,E-mail:qym059@163.com。
(201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