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共建的大学科技园模式研究
——以盐城大学科技园为例
2016-09-06沈瑾秋
沈瑾秋 陈 艳
基于区域共建的大学科技园模式研究
——以盐城大学科技园为例
沈瑾秋陈 艳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创新创业的新特征、新趋势,而大学科技园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重要载体。本文重点介绍传统的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并以盐城大学科技园为例深入研究基于区域共建的大学科技园模式,提出发展总体思路和建议。
大学科技园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和服务,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国各地大学科技园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建设方式多种多样。盐城大学科技园地处科教资源相对缺乏的苏北地区,在依托本地大学建设基础上,积极借力上海、南京等重点优势高校资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共建大学科技园模式。
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概述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大学综合实力、技术创新水平、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大学科技园建设模式也有所不同。
“一校一园”模式
“一校一园”模式指一个科技园依托一个大学,由所依托的大学为主导,联合其他力量组成管理机构。一校一园模式的主要优势在于:由于由高校直接创办,软硬件基础条件良好,同时转化的科研成果一般来源于本校,可以缩短转化周期,也便于继续开发而形成系列产品,降低投资风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大学等高校的科技园均属于这种模式。
“多校一园”模式
“多校一园”模式主要指以多所重点大学为依托,由政府出面组织在某一区域内形成的大学科技园区。此类运行模式优势在于可以整合多校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硬件设施等资源丰富,优势互补,开放性和综合实力较强。南京大学—鼓楼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东湖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均属于此种模式。
基于区域共建的大学科技园模式构建分析——以盐城大学科技园为例
与区域协调性发展分析
基于区域共建的盐城大学科技园,对于优化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地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形成科技创新体系起到重要的作用。
(1)融入城市整体布局
盐城大学科技园本部及两个区,分别地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和环保产业集聚区,位于盐城市的主城区、西南部和东南部,呈三足鼎立之势。大学科技园的区位选择独特,“一园”即本部与城市发展唇齿相依,智力密集型产业集中,高科技人才集聚,与城市保持着动态和谐关系;“二区”承接市区高等院校扩张和功能转移,将有效推动城市拓展方向和新城区建设,成为盐城城市空间发展布局上的重要节点。
(2)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大学科技园作为大学、科技产业及区域经济相联系的纽带与桥梁,发挥着企业孵化、人才培育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功能。盐城大学科技园通过采取与省内外重点高校共建的方式,将重点大学的前沿技术、创新成果以及高科技人才带入园区,将重点高校的研发机构和服务平台引入园区,可以有效弥补本地创新资源不足的劣势,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
(3)契合当地产业发展
根据《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盐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盐城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等部署,积极推进实施国家沿海开发战略,未来一段时期,盐城将重点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海洋生物四大产业,积极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智能电网、高端装备等产业,构建以高端制造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支撑,各类产业关联互补的产业体系。盐城大学科技园的产业发展定位,选取新能源、高端装备、环保装备作为核心产业,与盐城市的整体产业布局完全契合,成为全市产业培育和创新的重要基地。
与依托大学发展协调性分析
盐城大学科技园由盐城工学院、盐城师范学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6所高校共建,不仅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平台,为高新企业提供智力支持,而且可以为高校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推动了创新创业人才的聚集和培养。
(1)与依托高校服务区域战略相一致
当前,高等院校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尤其是地方高校具有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使命。根据各依托高校规划,要建设多元化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模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盐城大学科技园的建设,能够推动盐城工学院、盐城师范学院加快实现服务区域创新、促进行业发展的功能和职能。
(2)与依托高校优势学科建设相匹配
高校通过构建面向行业产业、区域发展需求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推进校地优势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从而促进学科发展和提升。盐城大学科技园共建高校的优势学科与盐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紧密,如复旦大学的环境学科和光电学科、同济大学的环境学科、南京大学的环境学科、东南大学的新能源汽车学科、盐城师范学院新能源学科、盐城工学院新能源汽车学科和光电学科等,通过面向市场需求的技术和产业创新,成为促进高校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带动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3)与依托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相促进
根据高校规划,要建设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即以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为特征,以学科、学科创新集群、创新平台、产学研合作基地等为载体,实现科学研究有力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稳定体系。盐城大学科技园为高校资源和社会资源汇聚创造了一个有利条件,建立了高校学生“双实双业”基地,并积极依托江苏省科技镇长团,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可持续发展。
盐城大学科技园建设思路及对策建议
总体思路
盐城大学科技园按照“突出主体功能,分类整合资源”的思路,结合盐城现有的产业发展格局和发展规划,实施“一园二区”的特色建园布局,统筹集成各项科技资源,提供各类综合设施和服务平台。“一园”为盐城大学科技园本部,即综合孵化区;“二区”即高端装备专业孵化区和环保装备专业孵化区。同时,在3年规划建设期内,盐城大学科技园还将重点新建1个科技企业加速器,为盐城大学科技园内孵化毕业企业和为高成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和深层的专业化服务。加速器建成后,盐城大学科技园将形成以孵化器为核心、加速器为延伸的特色战略布局,进一步完善“成果—孵化—加速—规模化生产”的创新创业服务链。
图1 盐城大学科技园构成图
发展建议
(1)发展定位上,构建“3+3”功能布局
即紧紧围绕盐城市重点发展的新能源、环保装备、高端装备三大产业,打造综合孵化区、环保装备专业孵化区和高端装备专业孵化区三大孵化基地,具有定位准确、特色鲜明、务实高效的重要特征。其中,三大孵化区分别以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盐城市环保科技城和盐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三大产业集聚区为腹地和依托,借助三大园区成熟的软硬件环境和资源,实现高起点建设、高效率孵化,能够推动盐城大学科技园产业定位与盐城特色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效对接和深度融合,成为盐城新兴产业创新链上的重要环节。同时,三大学科技园的区位选择独特,分园呈三足鼎立之势,承接市区高等院校扩张和功能转移,有效推动城市拓展方向和新城区建设,成为盐城城市空间发展布局上的重要节点。
(2)建设主体上,打造“2+4”共建模式
即在依托盐城两所本地高校盐城工学院、盐城师范学院基础上,联合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四所省内外重点高校,共同建设盐城大学科技园。“2+4”模式的核心是“立足本土、借力外脑”,一方面充分发挥本土高校科技、知识和人才的溢出效应,促进科技成果“就近转化、就地拓展”,为本地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加快本地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充分吸纳国内重点高校的优质创新资源,有针对性地引进盐城急需发展领域的专业人才和机构,有效弥补盐城本地科教创新资源不足的短板,提升区域创新实力和水平。同时,借助大学科技园这个载体、高校研发机构这个平台,将直接面向市场的区域和产业发展需求直接导入学校,成为学校科研教学改革的信息源,在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推动学校提升发展,实现了促进地方产业发展与反哺高校人才培养的双赢。
(3)科技创业上,形成“综合+专业”孵化体系
盐城大学科技园以一个综合孵化区加两个专业孵化区为核心,以科技企业加速器为延伸,全面打造创业生态体系。综合孵化器主要依托盐城两所高校,推动本土高校师生高技术研发成果即时落地转化和自行产业化,为创业项目提供切实可行的支持;专业孵化器主要依托复旦等四所省内外重点高校,吸纳环保装备、高端装备领域的优势科教资源,通过专业化的科研开发硬件设施和管理队伍,为孵化对象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和经营管理;加速器帮助科技园毕业企业进行二次创业,加速其产业化进程,从而促进企业的茁壮成长。同时,盐城大学科技园积极与所在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区进行技术和产业对接,采取横向产业化共性技术链+纵向细分产业技术链的叠加方式,推动企业孵化器向产业孵化器转型、综合孵化器向专业孵化器转变,实现“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无缝对接,推动优质项目和企业扎根盐城。
(4)支撑手段上,强化“平台+项目”有机结合
盐城大学科技园高度重视研发平台建设,通过积极吸纳和引进重点高校来园区设立研发机构,为园区初创期小微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为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提供支撑,使得园区乃至全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在短期内快速提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园区共有各类研发机构和服务平台达到23家,集聚了复旦大学江苏大气污染防控技术研究中心、东南大学盐城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同济大学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重点研发机构,大大提升了区域产业科研体系的层次和水平,研发机构集聚也成为盐城大学科技园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同时,盐城大学科技园以各类研发机构为平台,积极引进各类新的孵化项目,并对项目给予分类指导,采取“一般项目实行政府支持为主的综合孵化,实现项目快上;重点项目实行民办官助、校企共建的专业孵化,实现项目做强”的思路,对于符合盐城科技发展要求的在孵企业项目给予科研经费资助,支持高校企业联合开展成果转化项目合作,提高孵化成功率。
(5)运行管理上,探索“联动+互动”创新机制
一方面,建立盐城大学科技园联席会办制度,盐城市政府联合本地多个行政部门,定期研究解决大学科技园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形成了集科技、教育、发改、财税、招商等多个部门横向联合共商的机制;同时各个共建高校与盐城市政府、大学科技园、所在辖区等主管部门,在基地共建共用共享、联合培养人才、成果转移转化、研发机构建设等方面不断达成共识,多方签署共建协议,形成了纵向联合推进的局面。另一方面,盐城大学科技园集中了数所高校的有形、无形资源,各个共建高校将重点实验室、产业研究院打破围墙、搬出校门,集聚在大学科技园区域,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打破了原先校际间固有的藩篱,形成互通有无、资源共享的格局,建立了吸引众多人才、企业与科研机构参与的广泛创新网络。
沈瑾秋陈 艳
江苏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沈瑾秋(1980~)女,博士,副主任,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创新战略、产业技术创新。
10.3969/j.issn.1001-8972.2016.07.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