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儿童拐卖你不知道的事实

2016-09-06

新传奇 2016年28期
关键词:拐卖儿童人贩子乞丐

关于儿童拐卖你不知道的事实

比起暴力绑架拐卖,超过一半的小孩,是被自己的父母或亲人卖掉的。据福建省公安厅刑警总队对山东省近年侦破的拐卖儿童案件的统计,有高达72%的儿童是被亲人卖的。这一数据是否刷新了你对儿童拐卖这一问题的看法?其实,还有一些相关事实你或许也不了解。

为什么会有儿童拐卖

对非亲生儿童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而且也不会消失。只要讨论国内儿童拐卖问题的人,都必定会指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买方市场庞大”。如果不能摧毁旺盛的买方市场,也当然无法斩断儿童拐卖的利益之源。

事实上,几乎绝大部分深入研究过国内儿童拐卖现象的人,都会告诉你,遭遇拐卖的小孩,大部分最后的归宿都是被买家非法收养。正因为绝大多数被拐小孩的买家,都怀着想要收养的目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被拐孩子的年龄越小则价格越高。收养人一般倾向于认为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养熟”。想要个男孩“延续香火”、“传宗接代”,这当然是最常见的理由,这也是为什么男童的价格要大大高于女童。养老机构缺失、医疗保障不够、无法满足养老生活需要,所谓的“养儿防老”最后在实践中变成了“买儿防老”,背后是不够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不过,非法收养的原因和性别选择倒也并不一定挂钩。除了续后和养老,买孩子常见的理由还有:想要增加人数壮大家族势力的、想要儿女双全或者平衡家族人口性别比的,或者是想要个孩子在年纪大以后帮做家务或者帮干活照顾自己,以及通过“引进”收养的子女来巩固婚姻关系,等等。

“带孩子乞讨”背后的利益链

与社会上普遍的认知不同,“带孩子乞讨”的一般不是拐卖来的孩子。早在2011年前后,声势浩大的“微博打拐”在运动后期,就已经有人指出了这个活动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人并没有分清,流浪和乞讨的儿童,不等于就是被拐卖的儿童。特别是在地铁上乞讨的小孩常常是由一到两名大人带着的,而他们大部分确实就是孩子的亲生父母和直系家属。

地铁上这些带孩子乞讨的大多数就是职业乞丐。而这些职业乞丐,往往会捎带上自己或租用的孩子。有些村每年都有数百人领着孩子去外地乞讨。比如曾被各大媒体报道的“千人外出乞讨”的甘肃岷县小寨村和虎龙村,或者贵州凯里“乞丐乡”,虽不能说是“全民皆乞”,但是数量确实惊人。一个小学大约六成的学生会在假期,去外出“讨学费”。有些小孩十一二岁才念小学,有时也并不是因为穷,而是从小随父母出去乞讨了。然而,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这种情况下孩子的权益保护,又极其欠缺。只提禁止儿童乞讨,却不提相应的社会救助,对改善这样的情况,并无任何好处。

乞讨残疾小孩是被拐后打残的?

为何经常会看到各种残疾小孩乞讨呢?他们是被拐卖后被特意打残废的吗?

这里以有名的“乞丐村”安徽阜阳集镇宫小村为例。当地人管残疾小孩叫“瘫子”,带残疾小孩行乞则被称为“带瘫”或“带香”(意思是手脚残疾者特别赚钱所以很吃香),丐头则相应被叫成“香主”。

可是,这么多的残疾小孩上哪找呢?以宫小村为例,他们的“瘫子”是去阜阳当地甚至其他省份的贫穷地区找的,必要时还会出一点介绍费,甚至想各种办法,通过地方残疾人协会或组织去搞到残疾儿童的名单。对残疾小孩的家长而言,这只是“招工”,管吃管住,要签订租用合同,要收取对方押金,发生意外还要问丐头赔钱。

这样的情况当然会促成儿童买卖,但实际中也并没有人想象得那么常见,因为要考虑成本。2004年前后租一个“瘫子”的报价通常是每年3000-4000元,买一个大约6000元左右。虽然乞讨个小半年就一定可以赚回本,但买“瘫子”的也并不多。因为“瘫子”不务农不干活,照顾起来颇费心,而且长到一定岁数后就没那么好管制了,一言不合就罢工,没准还会报警声称被虐待或遭拐卖。

那么,会不会有拐卖小孩强迫行乞,为了赚更多钱而强行打残的情况呢?考虑到卖孩子的利润,这样做并不合算。

到底是谁在拐卖孩子

既然带孩子乞讨的大部分都不是人贩子,那么拐小孩的,到底都是些什么人呢?

和通常人想象得不太一样的是,比起暴力绑架拐卖,超过一半的小孩,是被自己的父母或亲人卖掉的。据福建省公安厅刑警总队重案队王锡章对山东省近年侦破的拐卖儿童案件的统计中,有高达72%的儿童是被亲人卖的,以暴力手段偷抢小孩来拐卖的人贩子仅仅只占了1%。

父母卖掉孩子的原因各有不同,大概有:农村超生交不起罚款,未婚先孕没有抚养能力,没有避孕生下来又养不活,希望送出去让孩子被好人家抚养,等等。

在一些贫困地区早就有了卖子专业户(比如山西忻州、四川凉山、广西玉林等等),甚至有个讲法叫“要想富,怀大肚”。和“乞丐村”一样也出现过“拐卖村”,全村有一半甚至将近八成的村民卖过自己的孩子。

“拐卖村”也好“乞丐村”也好,这种乡村的“灰色化”,本质上是国家权力和法律在基层失控的表征。

人贩子会盯上啥样的小孩

有买卖的地方就有各种贩子,拐卖儿童也不例外。贩卖小孩的专业人贩子在这些年早就逐渐集团化、组织化了,已经有了成熟的模式和较完整的利益链,通常跨省作案,多道转手。

在具体的拐卖案件中,贩卖团伙就像传销一样分工明确,分成上线、中线和下线,上线为人贩子或者婴幼儿的亲生父母,中线是转手者或者自称“保姆”——通常是女性,有些甚至还是哺乳期妇女,好逃避侦查。甚至有些案件中还出现了医务人员参与拐卖。同时还有“运输人”一条龙送“货”到下线,也就是买家那儿。

那么,什么样的小孩最容易被拐卖呢?根据公安部打拐数据,最容易被拐卖儿童群体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俗称“流动儿童”),其次是留守儿童,其中以6岁以下的小男孩最受欢迎。

价格方面,2009年前后购买一个儿童大约要2-3万元,如今已经水涨船高到7-8万元;儿童的外貌长相、健康情况,都会不同程度影响到价格,年龄越小价格越高,一个男婴甚至有可能被卖到12万元左右。这个生意,可比让拐来的孩子辛辛苦苦去乞讨赚的钱,来得快多了。

为何始终无法禁绝儿童拐卖

既然如此,为何不一开始就直接走正规途径收养呢?客观上说,中国有极其庞大的收养儿童需求。仅仅就失独家庭一项,目前就有百万以上。有收养儿童需求家庭的数目,相比要远远超过社会上的孤儿或遗弃、流浪儿童数。由于供需双方严重的不平衡,而且,收养机制也不可能像其他市场一样,衍生出大量供给来满足需求,因此,注定了收养的难度较高。事实上,在合法的收养“市场”上,婴幼儿非常抢手,一般孩子哪怕是稍有残疾,也是有人排着队想要收养的。但是,一方面,与合法收养孩子的难度相比,买个被拐的孩子要容易太多;另一方面,在制度和收养机构设置上,我国目前的体制均有极大的漏洞与不足。

另外,缺少儿童保护机制寄养、送养规范。首先,中国在立法上并没有完整的规划,可以将未成年人从不适合的原生家庭转移到寄养家庭,并进一步转移到适格的收养家庭。这就造成了大量遭虐待、遗弃或养育条件明显不适合的儿童在法理上不能和原生家庭脱离。

其次,在中国合法收养实在太难了。正规途径收养的门槛高,手续复杂且收费高昂。对收养人的各种要求和限制虽然初衷是为了孩子好,但执行起来缺乏监督,自办自管,使得收养儿童早已经变成了一门人所皆知的生意。

此外,收养家庭本身也有各种不同的需求。一些家庭本身的功利和偏好,想要收养健康的男孩,而通过福利院能够收养到的通常以女孩和残疾儿童居多;而有一些家庭已经有孩子了,仍然想要收养,等等。是否应该拐买同罪?法律对于购买被拐儿童的买家惩罚确实也较轻,降低了买拐的风险。

总结起来就是:整个收养渠道和福利院体制,存在着各种不足和不畅,导致想要收养孩子的个人和家庭,却无法通过正规渠道来满足这样的需求;而另一头,一些应该被合法收养和再安置的儿童,最终无法被正规合法地收养。如此的供需错位,最后滋生了整个拐卖儿童市场的出现。而这样一个扭曲混乱的黑市一旦形成,连带的利益链条就很难铲除干净。

(腾讯《大家》端木异/文)

猜你喜欢

拐卖儿童人贩子乞丐
乞丐面
乞丐虎
打死人贩子会触犯法律吗
现代乞丐
消除拐卖儿童需要智慧
非同寻常的乞丐
中国成全球最大拐卖儿童市场
张某拐卖儿童案公诉意见书
看看美国如何防止拐卖儿童
谨防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