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英语进行时
2016-09-05周怡臻
周怡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放置古今中外皆准。学习任何新知识、新技能,学习者只要对于该知识、技能有浓厚的兴趣,一定会不遗余力地钻研,全力以赴地实践,假以时日,自然会很快掌握该知识和技能,甚至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例如,有些孩子平时一坐下来就喜欢拿一支笔在纸上涂涂画画,出门就爱逛艺术展,到了画前总会驻足几分钟,显然学习绘画对他来说就是很自然的事;有些孩子则一下课就喜欢直奔操场,踢踢球,投投篮,回家打开电视只看体育频道,和朋友聊天也是三句不离球,那么如果哪天听他进了学校球队,也没人会觉得惊讶。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激发起人们的兴趣,尤其是孩子的兴趣,比如说学习英文。一旦学习的内容只局限在课堂里,就很难持久激发出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但大家转念想想,如果我们能把英文融入课堂外的日常生活中,把它和大家普遍喜爱的业余爱好结合起来,学习英文的过程是不是就会变得像在苦咖啡中放了糖和牛奶一般,瞬间变成了享受呢?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从小学到大学的英文学习经历,回顾这一路我是如何把它从一件任务转变成一种乐趣的。
小学 玩游戏,潜移默化学英语
上小学的时候,我和所有的男孩子一样,下午一放学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一头扎进网吧,玩我们当时最热门的即时战略类游戏(RTS, Real-Time Strategy Game)——“红色警戒”(Red Alert)。当时的我们操纵着一个个小兵、一辆辆坦克浩浩荡荡地冲向敌人基地,感觉自己神气十足。一个小学生刹那间化身成一名指挥官,那种掌控千军万马、所向披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难怪有很多人都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不过,当时我玩游戏时的关注点和其他孩子似乎不完全一样。除了视觉上的刺激以外,我更多的是被耳机里传来的浑厚嗓音所吸引,用现在的话来说,当时的我应该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声控”。慢慢地我发现,这些神秘的话语其实每一句都有它对应的特殊含义。每次玩游戏时,只要听到耳机里传来“Construction complete”,我就知道之前建造的一个建筑物已经完工,可以放置在地图上了;听到“Insufficient funds”,我就知道金钱不足了,必须再多去挖些矿石;听到“Our base is under attack”,我就会马上把视线移回基地,因为一定是刚才我光顾着南征北战,没顾及“后院起火”。而以上游戏中出现的种种状况,如果没有耳边英文的输入,可能还需要好一会儿才能被我发现。有时,就是多亏这几秒的时间,我才能随机应变,在游戏中反败为胜。
于是,我越发觉得,这些语言不但好听,还很实用,然后平时没事的时候还会学着里面的语言模仿两句。虽然当时的我并不知道那些话的精准意思,也不知道里面单词的确切拼写,但是我却可以把其发音模仿得惟妙惟肖,以至于后来我真正理解了意思,知道了拼写之后,可以顺利地把它们的意思、拼写与发音匹配起来,从而融会贯通地掌握了发音规则。现在想来,我甚至可以负责任地说,我的英语语音的启蒙老师就是“红色警戒”里面的配音员——一个发音极其标准的地道美国佬。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学习语音的方式比看着音标学习可要直观多了。
我一直觉得,既然世界上所有的小婴儿都是一边听爸爸妈妈说的话,一边模仿,从而学会说话表达的(就像没有哪个美国娃儿是依靠学音标才会说一口地道的美语的),那么直接通过听和模仿一定是最有效的方式。因此,我认为现在的中国学生也可以尝试先找到一款自己喜爱的英文游戏,比如说和历史有关的《刺客信条》(Assassins Creed),或是和军事有关的《使命召唤》(Call of Duty),或是和美国文化有关的《侠盗车手》(Grand Theft Auto)等等。上述这些游戏剧情很丰富,台词也很多,可以给大家接触英文发音的足够机会,有兴趣的同学不妨试试。
中学 看影视剧,努力提高英语
进入中学之后,我开始对好莱坞的电影和迪士尼的影视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开始,我只是喜欢看动画片,像《狮子王》(The Lion King)、《玩具总动员》(Toys),还有一些奇幻片,比如《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纳尼亚传奇》(Narnia)等等。我们那个年代,在家里一般是看DVD光碟,可以自己选择配音和字幕,而这些经典的电影我一般都会看很多遍。配音我永远会选英语原声,差别只在于字幕。看第一遍时,我会看中文字幕,重点是欣赏剧情;看第二遍时,我就会切换到英文字幕,目的是知道语言运用和单词拼写;而从第三遍开始,我就会把字幕整个隐藏起来,逼迫自己去听剧中人物的台词,好在有了前面两遍的铺垫,以及动画片本身具有浅显易懂、用词简单的特征,我一般都可以听出个八九不离十,而第三步其实是至关重要的。
其实我们平时在课堂中学习英文并不缺乏阅读和写作的锻炼,只是听力和口语常被忽视。而对于绝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听力和口语是最基础的,倒是阅读和写作并不是人人都能很好掌握的。在美国一些偏僻和教育相对不发达的地方,甚至还有文盲,他们虽不会读写,但能听能说就够了,并不影响生活。大家以后去了美国可能会发现,他们的电视机和电影院的屏幕上,除了播放像法语/西班牙语之类的外语节目,一般都是没有字幕的。所以,你如果只会阅读和写作,那在国外基本上寸步难行,关键还是要锻炼听和说。大家现在能接触到的英文电视剧、电影相比我们那时要多得多,网络上各种格式的片源也都可以随便挑选,所以一定要物尽其用。
从学习英文的角度来说,我推荐大家按照难易顺序,先看电视剧,再看电影。原因很简单,电视剧同一季的前几集会对大家理解后几集有非常大的背景提示和帮助作用,而上一季的内容同样会对下一季有很好的铺垫和支撑。而且大家在看过几集电视剧后,通常对剧中人物的个性特征有很好的把握,后面也会更容易理解和推断他们的语言、心理和所作所为。对于电影来说,每一部时长基本都在两个小时左右,因此在短时间内理解这么高密度的剧情会有困难,更何况每个编剧/导演的叙事或演绎方式又不同,所以如果是单纯以英语学习为目的的话,电影显然没有电视剧合适。
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以下几部美剧。首先是比较生活化的《老爸老妈的浪漫史》(How I Met Your Mother),以及同样生活化但难度相对较高的《摩登家庭》(Modern Family)。这两部都是情景喜剧,无论大家今后从事何种职业都能在剧中找到生活中的原型,理解起来也非常容易。然后是几部比较职业化的美剧,和科学相关的《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和商业相关的《学徒》(Apprentice)、和医学相关的《实习医生格蕾》(Greys Anatomy)、和法律相关的《金装律师》(Suits)、和政治相关的《纸牌屋》(House of Cards)、和新闻相关的《新闻编辑室》(Newsroom)等等,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未来的职业方向来观看学习。
大学 听英文播客,锻炼学习两不误
进入大学之后,相对来说,我整段的娱乐时间变少了,坐下来看书和写论文的时间变长了,所以我又给自己找了个弥补运动缺失的方式——跑步。乍一看,大家可能觉得跑步和英语是两件怎么也搭不上边的事,但是一个珍惜时间、重视效率的人稍微想一想就会发现,只要凭借一对耳机就能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即一边跑步一边听英文资料。大多数人跑步时会听一些快节奏的英文歌曲,这固然可以,但却并不是我的选择。理由很简单,因为语言一旦由歌曲形式演绎,往往都会存在很大程度的失真。不管是语音语调还是遣词造句都会为了满足歌手特定的艺术需要而牺牲掉日常生活用语的特征。大家如果不信的话,不妨随意挑选几首中国的歌曲,看看那些歌词的写法和我们平时说话的风格是不是有天壤之别。所以,我个人选取的跑步伴音材料是那时乃至当下都非常流行的播客(Podcast)。
大家知道如今在线教育方兴未艾,学习者可以通过慕课学院(MOOC)、可汗学院(Khan Academy)等这些网络教育平台注册学习在线课程。一些世界著名的大学也都把自己的精品课程以视频、音频的形式上传至网络,供全球各地的求知若渴的学生们在线观看或下载收听。这些课程由全世界优秀的老师们讲授,内容往往引人入胜,形式幽默风趣,时常还伴有学生的笑声。一边跑步一边听这些课程,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既愉悦了心情,又增长了知识,如此一举三得的事情,大家为何不尝试一下呢?当然,倘若大家觉得网络公开课难度较大,讲课时间较长,也可以选择一些相对简单的内容。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TED演讲(TED Talks),甚至是一些更加简短的播客,像《科学美国人》的60秒科学系列播客(Scientific American 60-Second Science),或是速成小技巧系列播客(Quick and Dirty Tips),这些播客每一集短小精悍,却又包含很多好玩又实用的小知识、小技能,适合作为入门的跑步伴音。
如此看来,英文其实也可以成为很有趣的东西,关键是看大家能不能找到它和自己成长各阶段兴趣爱好的契合点,能不能突破课堂学习的局限性,将英文学习融入生活中。当然,如果大家在娱乐的同时能够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小伙伴,那甚至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庆幸的是,我在学英语的每一个阶段,身边都有一些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可以和我一起娱乐、一起进步,让我不仅提高了英语水平,还收获了友谊。跟小伙伴一起学习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当一群小伙伴中有一个略显疲态、想要放弃的时候,只要周围的朋友们能够适时拉一把,鼓励一下,Ta很快就又可以回到这个充满正能量的集体当中一起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