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淮安河下古镇水龙局读出的性能化
2016-09-05邢烨炯丁晓红
邢烨炯 丁晓红
从淮安河下古镇水龙局读出的性能化
邢烨炯丁晓红
本文对淮安河下古镇明清时民间消防机构——水龙局的数量、布局、人员配备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有关文献记载对当地消防理念进行了解读,以期揭示其防火体系构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河下古镇在明清时消防设计中所体现的性能化思想。
水龙局;防火体系;性能化
一、河下古镇概况
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淮安河下古镇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西北隅,曾是运河沿线最重要的商埠之一,也是历史上重要的漕运关卡和盐业集散地,是淮安保存最为完好的晚清民国历史文化街区。这里80%以上民居系民国以前的砖木结构,民居建筑院落形式多以传统合院式为主。古镇建筑依托密集的鱼骨状街巷而建,在中国古民居群落中极具代表性。这里有吴承恩故居、左忠壮公祠、清真寺古文楼等一批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迹。
二、水龙局简介
河下古镇整体面貌保存完好,基本没有受到火灾影响。历史记载即使偶有火灾发生,也能及时扑救成功,这和当地设置了数量众多的水龙局有关。水龙局是清代建立的消防机构。当时的救火工具“水龙”是救火的主要工具。水龙局不是政府拨款建设的官办消防机构,而是民间自发筹集资金成立的组织。水龙局人员都是本地年青劳力,采用排班制值守,守候一方百姓安危。花巷水龙局和越河水街的济安水龙局是淮安保留的2处水龙局。
花巷水龙局内张贴一张“河下水龙局简介”,内容如下:“明清时代河下是淮安的重要商埠,全国各地客商,特别是盐商多聚居于此。商人园林别墅星罗棋布,商铺林立,人居稠密,防御火灾非常重要。河下消防机构历来比较齐全,多为民间自行建立。据文献记载,咸丰间捻军焚掠后,仍有水龙局七处,分布在中街、湖嘴、估衣街、程公桥、竹巷、花巷、礼字坝等地方;河北东西里等处尚有三处,共有十处。地方士绅经常给予关注。同治十二年,1873冬月十五日,退休官员杨鼎来自费召集十局同在花巷火星庙祭祀火神,并送每局猪肉十五斤,酒一坛。目的是协调各水龙局关系,一方遇事,八方一起行动,十局互相支持,所以河下防火救灾非常协调有效。”从这张简介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的消防设施布置和消防理念,更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性能化思想。
三、防火体系构建特点和性能化消防设计思想的体现
1.官方和民间共同构建防火机构体系我国从宋代开始就有专职的消防机构——军巡铺建制,这是我国最早的专职消防队。官办消防在周代称司煊、司耀,宋代称防隅、潜火军,元代、明代称救火兵丁,清代初年称防范火班。[1]只是这些官办消防大都设置在重要的都城内。一些地方村镇,民间根据需要自发成立的水龙局是官办消防的补充,是保护当地百姓和居住场所不可少的。这些水龙局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结合实际需要灵活组建。水龙局人员都是本地青壮年,对当地地形、房屋结构、居民用火情况非常熟悉,在火灾预防和扑救中非常有效。2014年香格里拉独克宗火灾,因禁止对当地房屋结构和地形熟悉的百姓参与救火,一夜之间烧毁4万平方米古城建筑。而独克宗历史上虽发生过火灾,但民众从古井取水,手端木盆,一一传递就能将大火浇灭。[2]当然,把百姓隔离在火场外是为了保证人身安全,但历史证明非常有效的救火经验也应该借鉴。我国《消防法》要求,建立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新格局。不要把民众拒绝在火场外,而是要多教育培训,把民间与政府的消防力量结合起来,互补长短,形成层次多、适应面广的消防安全体系。
2.水龙局数量可观,与建设微型消防站理念不谋而合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河下古镇历史文化街区划定的街区保护规划总面积约20.49公顷,其范围东至广济桥,南至里运河,西、北至自然街巷,是保存最为完好的晚清民国历史文化街区。从“河下水龙局简介”中得知明清时河下古镇有水龙局10处,在捻军焚掠前更多。我国古代消防点的布置多属于密集型布置方式。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汴京城中,“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房一所,铺兵五人”。《梦粱录》记载,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官府坊巷,近二百步,置一军巡铺”。如按成年人一步大约0.7米计算,每300~200步×0.7米=21~15米设有军巡铺一所。主要街道均设有“防隅官房”,并在高处建立望火楼20多处,用于及时发现火情。可见当时消防机构布置的密集。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规定消防站责任区面积为:标准型普通消防站不应大于7平方公里,小型普通消防站不应大于4平方公里[3],如按此标准,河下古镇面积20.49公顷,以小型普通消防站责任区面积计算,共需20.49公顷×0.01平方公里/4平方公里=0.0512个小型普通消防站。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面积急剧扩大,很多古建筑群被大量现代建筑包围。按消防规范为古建筑群做消防规划显然不科学,应作为一个独立区域,采取适合于该区域的消防规划设计。我国近几年大力发展微型消防站,具有“小、快、灵”等特点,在城中村、老城区等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河下自筹经费成立了首个河下社区微型消防站,至今已成功扑救火灾20余起。微型消防站的建立和河下明清水龙局的布置理念不谋而合,足见当时水龙局设置的合理性。当然,现在的微型消防站配置要比古代好得多,设置间距更长,负责区域更大,人员配备也是熟知当地情况的青壮年,这正是现代消防科学与传统经验相结合,是传承和发展的关系。
3.具有人情味的管理组织方式
“河下水龙局简介”最后部分记载了当地士绅为协调水龙局关系举行祭祀火神活动并自费发放礼品之事。正是当地大户平时给予的关注,使得发生火灾时能形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局面,使灭火工作得以高效协调地进行。这种融洽关系的构建在救火中非常重要。河下官员士绅的这种责任感和具有人情味的做法,与现代管理学中要求在各机构间努力构建高效协调的运作方式理念是一致的,这在需要通力合作完成的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古代各时期都有“以法制火”的法规和法典,比如《唐律》《杂律篇》中有关于用火管理的刑罚。宋代的刑律中也有对负有领导责任的失职官员予以治罪,对听从号令并“力扑火者”支给犒赏等严格的赏罚制度。现代社会制度和法规远比古代健全先进,但制度和法规的约束起不到让人们从心底里自觉自愿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作用。而古代这种人性化的组织行动能起一定效果。
4.信仰的作用
河下花巷水龙局墙上张贴一张“南方火德星君”照片,画像前有香炉和烛台,画像左右对联为“门虽设而常关,事有备而无患”。据《神诞谱》记载:”火德星君,为炎帝神农氏之灵,祀之为火神,以禳火灾。”南方火德星君即火神,汉族民间信仰之一。水龙局这样的布局,把“禳火灾”的火神奉上,是为了通过对神的敬仰,增强人们防火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行事小心翼翼,避免火灾发生。世界各国神话对人们的信仰和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大部分神话体现的都是一个民族所追求和拥有的优良品质,对民众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性能化设计的最终目标是降低火灾风险性。火德星君画像的张贴,对神的敬畏,正是物质技术手段的有效补充,可以从精神上起到警醒作用,降低火灾风险,起到现代科技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四、引发的思考
1.特定消防安全目标的确立
消防性能化设计的定义为,针对特定对象建立消防安全目标和消防安全问题解决方案,采用被广泛认可或被验证为可靠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设计在建筑对象中的火灾场景进行确定性和随机性定量分析,以判断不同解决方案所体现的消防安全性能是否满足消防安全目标,从而达到合理的消防安全设计目的。
性能化设计的特点是针对特定对象建立消防安全目标,对不适合于传统规范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进行性能化设计。而古村落、古镇、古城正是一个特殊对象,它不同于现代城市规划和房屋构造,生搬硬套传统规范解决消防问题是不科学的。好多古村落、古镇按消防规范做了消防栓,但实际使用起来存在很多问题。
2.传统文化和经验的非量化防火灭火方法继承
性能化设计方法以定量分析为基础,但并不是所有的有效解决方法都可以量化分析。随着性能化的发展,定义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完善和扩大。如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性能化研究专家认为,不是所有的性能都可以量化,法规应被称为以目标为基础的法规,这样一个法规似乎有更广泛含义。[4]澳大利亚性能设计框架如图所示:
澳大利亚性能设计框架
笔者认为,性能化设计用于中国古民居村落群体时,古民居单体是可以量化分析的,群体量化却有困难,可考虑非量化方法。如果一切非要定量化,必将刚从传统规范的条框中突破出来,又陷入对公式和数字的迷信。性能化设计的目的是要把我们从僵化的思想中解放出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制定切实有效的方法,这也是性能化设计的精髓和最终目标。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世界各国都积累了一些传统防火灭火方法,把传统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在一起未尝不可。一些传统经验和文化,虽然难以量化,但只要经过验证对灭火和防火行之有效,都可以继承、推广。如当初水龙局的布置和防火灭火理念与现在微型消防站的兴起就是一种既传承又从科学上有所提升的关系。从河下古镇水龙局还可读出古人对“防”的重视。地方退休官员对水龙局关系的协调,民众对火神星君的敬畏都是“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些传统文化理念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积极意义,都是防火规范无法涉及的,但确实是以为了达到合理化的消防安全设计为目的的,是性能化设计思想的体现。
[1]庾晋.中国古代消防史话[J].寻根,2003(6):43-46.
[2]尹定文.香格里拉独克宗之殇[J].新民周刊,2014(77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JB152—2011[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4]郝爱玲,倪照鹏,经子彤.建筑物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可接受方法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0,29(1):30-32.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15.011
2015年度省建设系统科技项目及科技示范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5ZD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