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居住形式的科技环保发展趋势
——基于我国第四代别墅的开发建设特点
2016-09-05戚继亮QiJiliang上海郡都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文 戚继亮 Qi Jiliang 上海郡都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我国当代居住形式的科技环保发展趋势
——基于我国第四代别墅的开发建设特点
文 戚继亮 Qi Jiliang 上海郡都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园林住宅
第四代别墅
科技环保
别墅产品的开发与建设在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及深远的意义,其作为居住的特殊和终极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发展。发展至现在,从广义上讲,那些具有独立院子和独立出入口的低层住宅,都属于别墅的范畴之内。但由于早期开发水平与经验的匮乏,整个别墅产业出现了许多乱象,如忽视环境质量和配套设施、建筑单体与庭院关系混乱、平面户型不人性化和建筑风格雷同等缺点,这也给中国的别墅建设开发带来了新的课题。通过小区规划、街景及私家庭院、建筑单体及科技环保理念等四个方面论述我国第四代别墅的开发建设特点,有助于让人们对我国当代别墅的建设开发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进而提高这一类产品的开发建设水平。
引言
别墅即别业,通常是指居宅之外用来享受生活的居所。在英语中,别墅译为“VILLA”,其英语解释为富人阶层为享受生活乐趣从城市向农村或郊区迁移的居住方式。这些解释都说明,别墅属于第二居所而非第一居所。但是,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迅猛推进,别墅作为第二居所的属性也开始发生变化,“在郊区或风景区建造的供休养用的园林住宅”开始更多地具有第一居所的性质。别墅产业的开发与发展也变得更大众化,被更多人所享用。因此,现在从广义上讲,那些具有独立院子和独立出入口的低层住宅,都属于别墅的范畴之内。
一、别墅的历史和发展
(一)源远流长的西方别墅
西方别墅的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其历史可追溯到罗马帝国时代,并在自此后的每个时期都形成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建筑风格和代表作,如德良离宫、圆厅别墅(图1)等。但随着现代建筑运动的兴起又产生了许多现代别墅建筑风格,具有代表性的有勒·柯布西耶的萨沃伊别墅、赖特的流水别墅等。中国古代别墅,如著名的明代苏州的拙政园、清代北京的勺园等,均是中国式古典建筑和中国式古典园林紧密结合的产物,是古人享受自然美景,追求天人合一的完美居所。然而,近代中国由于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使得中国近代别墅具有了西方舶来品的属性,成为西方各国别墅的拷贝,上海则成为万国别墅展览馆最典型的代表,如上海的丁香花园(图2)、沙逊别墅等。[1]
图1 圆厅别墅
图2 丁香花园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别墅也由极少数人的专利品而逐渐成为大众居住消费品。从深圳的怡景花园别墅区建设开始,中国兴建了大量用于市场销售的商品别墅。然而也应该注意到,由于早期开发水平与经验的匮乏,整个别墅产业出现了许多乱象,如忽视环境质量和配套设施、建筑单体与庭院关系混乱、平面户型不人性化和建筑风格雷同等缺点,这也给中国的别墅建设开发带来了新的课题。
(二)别墅产品在中国的发展演变
我国的商品别墅开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历经了四代变更,详见图3。第一代别墅(1994-1996年),属于典型的城市别墅,由于每幢别墅占地面积及建筑间距均较小,使得每户几乎没有私家庭院,而规划结构则是以简单的“行列式”布置为主,每个小区配备一定规模的公共花园,建筑立面处理常以粉刷或涂料为主。第二代别墅(1997-2004年),在小区开发过程中引入了景观设计的理念,在规划设计时注重将取景作为单体朝向的根本要求,而且在别墅单体建筑上更多地采用传统美式建筑的平面布局、建筑立面以及私家庭院的处理方式。第三代别墅(2005-2008年),是我国别墅的开发、研究和提升的重要阶段,开发建设不再停留在低密度、低容积率、高绿化这些硬指标层面上,更通过对建筑风格、景观营造的深入挖掘,形成了“前庭后院”的建筑布局,并完成了从造房、造园向造生活的转变,使别墅产品获得完整的居住体验。第四代别墅(2009年至今),重点探索和发展私家庭院的私密性、居住舒适度的提高、科技含量的增加、绿色环保理念的植入,庭院生活向室内的进一步延伸。
图3 我国四代别墅产品发展时间轴图
别墅社区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产品向人性化、多元化、精细化以及技术化发展,社区的品质也不断得到提升。[2]本文将通过小区规划、街景及私家庭院、建筑单体及科技环保理念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着重介绍我国第四代别墅的产品特征。
二、我国第四代别墅的产品特征
(一)小区规划
1.组团分级更加明确
早期的别墅很少形成明确的公共区(主干道)、半公共区(组团路)、半私密区(主入口)和私密区(后院)的空间过渡和递进。小区规划时主干道和组团的层次也并不十分明确,进入园区没有明确的组团归属,公共区和半公共区没有明确的界面划分,有些单体在主干道直接设置别墅的出入口(图4)。而第四代别墅强调道路设计主次有序、层级分明,形成鲜明的组团规划。园区中道路分为市政道路、园区主干道、组团道路乃至支路入户路等多级系统,并通过道路宽度及绿化差异等手法,形成等级分明的道路层次并形成各具特色的组团规划,强调私密性和领域感。如图5所示,西侧为小区市政道路,图中虚线为园区干道,每户别墅入户又需通过各个组团路而至。
2.进行别墅单体“预定位”
早期别墅项目开发建设更多地是将重心放在“建房”阶段,对于别墅私家庭院的认识也停留在能养花弄草或挖池叠石的程度上,因此从未将建筑与庭院的关系有机地结合起来考虑。常常我们能看到很多项目将单体定位在庭院的中心区域,把花园支解成无主次之分的前、后、左、右几个小花园(图6),使之没有足够的空间营造主花园,较难形成建筑单体与庭院景观、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协调关系。而第四代别墅在规划初期,就十分注重建筑与庭院的关系。典型的私家庭院可分为前庭、后院及侧院。根据各个庭院设定恰当的比例及尺度,结合整个路网结构及入户方式,从而选取合理的建筑平面轮廓,并将其设于庭院的一隅,形成一块较为完整的集中花园,统筹解决建房和建园的问题,如图7。
3.展开建筑单体功能布局规划
在第四代别墅小区进行规划时,就会考虑路网的结构,特别是组团路的走向对今后建筑单体室内主要功能空间格局的影响,即家庭厅、客厅、主卧等向阳和取景面及与私家庭院(后院)的室内外相互关系,对建筑单体功能布局在别墅地块内进行初步规划,使向阳面和取景面得以最大利用。
(二)街景及私家庭院
1.街景
公共道路系统区域(一般指组团路)的不同划分范围是第四代别墅区别于以往别墅的主要特征之一。以往别墅组团路及两侧公共绿化带的宽度一般为7米左右,而在第四代别墅小区将建筑前院部分均划入组团路系统区域,使其宽度一般为12米左右,其范围大幅扩大。在这放大的空间,一方面可提供充足的营造空间,有利于沿路景观,协调景观与建筑、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关系,提高别墅小区的整体性;另一方面市政管线、井盖、标识等与前院景观统一协调处理,使路面更为整洁。另外,这种划定范围还可适当减小建筑与道路的间距,增加对土地的利用率,却又能获得比以往别墅小区道路更宽阔的景观区域和更好的景观效果。公共区域与私家庭院的分割形成通常有完全私密、半通透、半私密和通透性围合形式等,改变了以往完全敞开或仅以绿篱相隔的单一形式,增加了围合形式的种类和多样性,营造了统一、丰富、有趣的社区居住空间。
2.私家庭院
第四代别墅的私家庭院强调景观性和使用性的双重属性,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早期产品庭院中种几棵树或挖个水池等。在景观性方面,一方面强调自身庭院的观赏性,另一方面追求与整个小区景观的融合性,在手法上加强硬质部分与绿化的结合。在使用功能性方面,强调使庭院生活成为室内活动的自然延伸部分,因此私家庭院平面布置必需结合建筑室内布局,使生活空间从室内延伸至室外。同时协调处理好室内外标高、庭院铺装与室内铺装材料、室内主要空间与庭院对景等关系。
(三)建筑单体
1.建筑风格多样化
图4 主干道直接入户图
图5 多级道路系统
图6 别墅单体置于花园中央图
图7 统筹解决建房与建园图
图8 早期别墅立面
图9 第四代别墅立面
建筑立面是别墅单体设计的灵魂所在,它对物业本身的附加值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我国早期别墅产品存在着盲目追求欧美风格的不良倾向,风格趋于雷同(图8)。然而第四代别墅的立面风格,趋于多元化,其产品大体上有西方古典风格、现代风格、中式风格、东南亚风格等。第四代产品立面风格特征,除市场因素考虑外,它更多地考虑人们精神的需求、地域和时代的特征,并不是一味地“拿来主义”,照搬照抄欧式建筑立面。它强调风格与地域环境相协调,保持与历史文化的连续性,立面融于自然环境与中,创造出具有风格特点的建筑立面,如图9。
2.平面户型人性化
别墅建筑,从深层次讲反映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内容。由于早期对别墅生活不了解,使得在平面户型的设计上,仅仅是将公寓楼功能空间放大,无法真正串联起整个别墅生活。
然而第四代别墅的开发建设是在对别墅生活进一步理解和认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归结起来平面户型的特点有:功能和空间进一步细分,如西式厨房、家庭厅的引入;舒适性的进一步加强,如每个卧室都含独立卫生间,有些户型配备电梯等;交通流线的进一步深化,如增加工作流线,更强调动静分离;建筑空间进一步利用,有意识地增加如廊、阳台、露台等室内外的过渡空间。
(四)科技环保理念的植入
建筑设计应该以人为本,其根本目的在于为人们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人性化设计”和“可持续发展”是现代设计的重要特征。别墅作为高级和特殊的人居建筑,其设计更应该走人性化、科技化、可持续发展原则之路。然而早期的别墅产品,即便是宣称为生态化的科技性社区,其生态也只是侧重于园区内的绿化种植,从某种意义而言,这只不过是种“建园”方式罢了。而第四代产品,强调了别墅居住舒适度的提高、对周边环境影响的减小、对自然资源损耗的降低等,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依据建筑所在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在设计过程中融入生态学原理、建筑学原理,并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创造出一个优质、健康、高效、低耗、无污染的建筑环境。[3]因此,在这代产品建设中,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建筑节能保温技术、全置换式新风系统、同层排水系统及地源热泵系统等被科学合理地采用,大大提升了人们居住的舒适度,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三、结论与展望
别墅产品开发水平的提高,是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同样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和时代进步的表现。产品特征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到产品的规划设计;反之,产品的规划设计也可以影响到产业的发展走向。本文着重介绍我国第四代别墅产品的特征,即从小区规划、街景及私家庭院、建筑单体及科技环保理念等四个方面予以详述。然而,别墅作为一种人类居住形式的终极产品,其所包含的内涵更深,所涉及的范围更广,[4]如别墅物业管理特征、别墅产品配套和环境特征、别墅市场销售策划特征、别墅区施工管理特征及别墅产业开发模式特征等,这些都将成为此类产品的研究方向。
[1]宋泽方.花园别墅与独院住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2]赵卫东.从地产角度看别墅区规划设计[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6):85-86.
[3]张晓玮,杜韬明.基于生态基础的别墅区景观设计研究[J].城市建筑,2013(24):217.
[4]张金秀.别墅设计的系统论探究[J].山西建筑,2015(21):3-4.
■责任编辑:张 炜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Tendency of Residence in China
10.3969/j.issn.1674-7739.2016.0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