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交通:打造畅通之城

2016-09-04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6年21期
关键词:公交宁波市民

智博会院士巡馆

“十二五”期间,宁波智慧交通始终坚持“服务为核心”的发展战略,遵循“‘智’于管理,‘慧’及民生,人、车、船、路、港一体化协同”的发展思路,在缓解交通拥堵、增强公共交通吸引力、提升综合交通运行指挥决策能力、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四个方面取得了重点突破。

绿色出行,畅通宁波

宁波交通繁忙的一天:1.74万人次进出宁波栎社国际机场,9.74万人次通过铁路进出宁波,1274辆班车开往全国各地,200多万辆机动车行驶大街小巷,190万人次乘坐各类公交出行。这一切,对交通运行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2013年,宁波推出“宁波通”交通出行服务应用,汇集交通行业各方面20余项交通出行信息服务,为社会公众带来了“出门不问路,一网打尽;买票不跑远,一键搞定;交费不停车,一卡畅行;打的不等待,一机可约;停车不找位,提前预订;最后一公里,绿色出行;堵车不堵心,智能通行”等众多便利。截至2015年底,“宁波通”累计下载量已达150万,注册用户60万,日均使用量突破30万。

(1)“四车一体”公共交通出行

宁波以轨道交通和中运量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公共自行车为延伸、城乡一体化拓展的“四车一体”公共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市民卡实现一卡通行“四车”,借助“宁波通”APP,市民掌上统筹交通出行,实现“四车一体”的紧凑对接。

公交开路:“无线公交”查询信息覆盖市六区389条线路,为乘客实时提供“车辆实时到站、公交换乘方案”等各类信息的查询服务。全省首创公交1小时换乘优惠,为市民节省出行成本2亿余元;首创平价定制公交,东西向的定制1号线,速度比普通公交快30%-40%;城乡公交“一体化”重点突破,初步实现宁波市区与余、慈、奉的互联互通。

轨道辅路:宁波轨道交通自2014年5月底开通运营两年以来,目前已开通1号线全线、2号线一期,运营总里程74公里,管辖51座地铁车站,形成了轨道交通“十字”网络运营格局,实现市六区轨道交通全覆盖。截至2016年5月底,宁波轨道交通线网共运送8780.4万人次,单日最高99.6万人次,准点率99.93%。宁波轨道交通还创新运营模式,先后推出“海底世界”、“宁波旅游文化”、“东钱湖”和“海丝之路”四种3D专列,开启市民轨道出行的文化创意之旅。

自行车上路:慢行交通“绿”化甬城生活,着力解决“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公共自行车从2013年开始建设,截至2015年底,已投放3万多辆,建成标准网点1240个,办理租赁IC卡43万余张,总租车量达到6374万次,日均租车量近11万次,两年累计减少碳排放量约4.37万吨,为市民提供了“通租通还、无卡还车,自助服务、24小时租还,免费WiFi全覆盖”的便捷体验。

出租车拓路:全市共有出租汽车企业55家,车辆6422辆。在省内率先开通95128全国统一电召热线,电召服务累计电话呼入量212万余个,调度成功率已升至76.2%。同时,电召平台在全国率先接入市民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功能。

(2)交通拥堵指数:疏堵新“良方”

2015年,宁波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指数发布,路上堵不堵,哪里最堵,只要看一眼拥堵指数系统,就能一目了然。目前,系统已经实时采集海曙、江东、江北三区和鄞州中心区的主要道路、绕城高速和杭甬部分路段的实时路网数据,包括9条城市快速路段、88条城市主干路段和583条城市次干路段的信息,数据每5分钟更新一次。通过室外的LED大屏、宁波交警微信平台、宁波交警信息网、宁波通APP、畅行甬城网、广播电台等途径发布拥堵指数信息,为市民出行服务。

在2016年第一季度全国城市高峰拥堵延时指数排名中,宁波高峰拥堵情况相较于2015年改善明显,拥堵排名下降12位。

(3)停车诱导,改善局部交通微循环

宁波积极开展智慧交通停车诱导管理系统建设,目前已有20家停车场接入智能停车诱导系统,主要分布在海曙和江北。市民可通过路面诱导屏、停车诱导网站、宁波通APP等多种方式查看。今后,停车诱导系统还将陆续扩大覆盖范围。通过实时采集、实时发布有效停车位数据,减少车主为找停车位而绕圈的现象,从而改善局部交通微循环,缓解市区交通停车难、出行难的问题。

科技创新,智能管理

智慧交通充分运用通信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构建起全方位、实时、准确、高效、低碳的综合交通运输管控和服务系统,进而有效提升现有交通设施效率、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能。“十二五”期间,宁波交通智能化管理卓显成效,亮点纷呈。

宁波中心城区拥堵指数发布平台

路面诱导屏和“宁波通”停车诱导

(1)创新“治超”执法新模式

公路“治超”是政府部门保护公路、桥梁等公共设施,保障交通出行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2013年,宁波依托数字公路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已建成投用公路治超电子检测系统40套,在建21套,县(市)区非现场执法覆盖率达到100%。2016年1月至5月,市各部门查获公路超限超载车辆5592辆,其中通过非现场执法查获的就有2274辆。

依托“治超”电子检测系统,传统的“人海战术型”执法理念向“科技高效型”转变,有效的提升了执法效率;通过非现场执法模式的逐步推广,实现了由“突击执法”向“长效管控”执法机制的转变,有效的提升了执法效能;在规模化布局监测点的同时与路政、交警、运管等部门信息互联互通,“末端执法”方式逐步向“立体执法”转变,有效的提升了执法效果。

(2)“两客一危”监管智能化

智慧交通应用展示

2012年,宁波启动建设了“两客一危”(即客运班车,客运包车,危险品运输车)智能化监管平台。平台实时掌握4329辆危化品车,1274辆班线车辆,877辆客运包车的运行情况,全面监控危险货物运输申报流程,实现了危险品货物运输全过程监管和安全隐患的排查。

(3)城市公交智能运营

宁波从设施管理、规划决策、行业监管、运营调度、信息服务等环节着手,开展了智能调度系统、车联网技术应用、无线公交服务等方面的建设,取得突出成果。

智能调度,科学管理。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实时掌控所有公交车辆的基础信息和运行状态;科学合理安排运力,生成的数据直接入库作为驾驶员的重要考核依据,真正将智能调度系统服务于生产;突发事件时(如交通管制戒严、大型活动、地铁接驳等情况下),车辆与线路的对应关系临时调整,及时调度。

“车联网”应用。利用“车联网”技术,使所有车载终端有机联网,打破信息孤岛和资源孤岛,形成一套对所有公交车进行精确监控的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实现监控系统100%覆盖。同时,通过“车联网”技术采集车辆状态信息,用于超速报警、故障报警、开关门检测、转向灯检测、刹车检测等,实现了空调监控、自动报站、转向语音自动提示等功能,为市民安全出行提供了有效保障。

猜你喜欢

公交宁波市民
一元公交开进太行深处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等公交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意义”的问题所在
喜相迎
重庆市首届市民健康知识有奖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