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中国城市科学 服务人类城市时代

2016-09-04刘士林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6年19期
关键词:城市群城市化科学

文|刘士林

中国的城市必须走“人文城市”、城市群必须走“文化型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必须走“文化型城市化”道路。

当今世界是城市的世界,到2050年全球城镇人口预计达到64亿,人类将从21世纪初的“半城半乡”形态彻底演化为“城市人类”。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正迅速成长为“城市中国”,但与此同时,在环境、交通、公共服务等方面日益突出的城市病,也在考验着规模快速扩张、“内养不足”的中国城市。树立科学的城市观并普及正确的城市知识,已成为当下最需要的精神觉醒和文化自觉。

城市科学,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经世之学

城市化进程是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面临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严峻挑战,但我国的城市理论研究长期以来滞后于现实的需要。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受农业文明或低城市化社会形态的影响,过去那种简单朴素的思维方式、封闭固化的研究方法以及在总体上倾向于保守而不开放的价值观念,使一些学科门类与新世纪以来高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脱节;另一方面,过于专业化与精细化的现代人文社会学科架构,也无法有效解释在形态上以多元性和异质性、在功能上以世俗化和消费化为主要特征的当代生活世界,这就有必要以当代城市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与关键矛盾为研究对象与范围,凝聚和集成各民族、各地区、各历史阶段的知识、方法、思想、理论和智慧,探讨和建立一门新型交叉学科——城市科学,以应对当今世界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海量问题与超级挑战。

这一理论意识的觉醒和学科战略的选择,基于上海交通大学在城市研究方面积累的成果。交大很多部门与专业建设与城市发展的相关度很高,并潜在形成了跨学科开展城市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基本架构。为进一步集聚优势学术资源,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级,为国际城市提供中国经验和范式,2011年5月,交通大学以《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首批建设项目为契机,组建了文科专项特色研究基地——城市科学研究院,确立了在未来十年内创建“城市科学”新型交叉学科、基本建成国家城市化高端智库的战略目标,为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比较全面的理论指导和应用服务。

经过五年来的努力和建设,我们目前已建成包括城市科学研究部、战略咨询研究部、智慧城市研究部、城市规划设计部、数据信息管理部、社会发展部、北京研究部、城市公益事务部、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城市文化软实力分中心、城市工程应用研发中心等在内的较完备的研究部门,形成了城市理论与战略、城市政策与机制、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标准与评估、城市文化与传播、智慧城市等稳定研究方向,并初步形成了学校文、理、工、农、医等跨学科研究城市问题的良好态势。一方面,文科借助理工科的强大科学技术研发优势,目前已建成《全国新城新区数据库》《中国城市群数据库》《世界城市群数据库》《中国大都市数据库》《全球城市科学研究数据库》《中国城市设计案例库》等10余个。第一手的丰富数据、案例和扎实的文献积累,为城市科学团队的战略研究、决策咨询提供了精准和可靠的信息支撑。另一方面,以文科院系的城市战略与规划研究为顶层设计,以理工科院系的相关关键技术与先进产业集群为支撑,我们开始有意识地推进具有多学科协同作战的智慧城市研究,定位是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战略框架下,以智慧城市的基础理论与发展战略、政策咨询与大数据服务、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规划编制与创意设计、建设标准与指数测评为主要领域,建构具有交大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城市模式与标准,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示范和路径。

顶层设计,学科理念的确立与理论体系的构架

城市科学不是无本之木,与两百年来的现代城市化进程相呼应的是,一些城市科学分支已培育得较为成熟,同时,为适应近年来我国城市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新理论、新学科也在不断涌现。这说明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探索,提出和建设城市科学体系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以城市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学科框架建设为中心,推动城市研究的学科整合与视界融合,使处于潜在形态的城市科学成为现实中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理论,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基础性的科学方法、理论体系与价值理念,已是大势所趋。

面对中国城市科学学科建设现状和问题,我们在国内外率先提出了“中国式城市化”理论,严格区分了它与欧美模式和拉美模式在形态、功能与模式上的差别,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城市,不仅在逻辑上迥异于西方理论的假设和推理,在现实中也走出了一条和世界其他国家很不相同的道路和模式,并到了该认真总结经验和确立中国城市发展自信的历史时刻。当今世界是城市世界。当代中国已由传统的“乡土中国”转型为“城市中国”。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作为经济发展核心的城市同样迎来了自己的新常态。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增长同步减速,城市人口、土地及金融税收等政策红利逐渐减少,过去在快速发展中被掩盖的问题和矛盾正迅速浮出水面。在这种历史紧要关头,特别需要“理论先行一步”。

在“大处着眼”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小心求证”。按照“提升传统理论、规范新兴理论、创建基础理论”的原则,我们在2011年初步完成了中国城市科学的顶层设计。首先,对传统的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城市人类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等展开内涵建设,主要是围绕着基本概念、范畴体系和逻辑架构展开的审查与重构,完成这些传统城市理论的知识更新和系统升级,有助于更好地适应当今都市化进程的现实需要。其次,对近年来一些初具规模的新理论和新学科——城市生态学、城市设计学、城市管理学、城市文化学、城市史学、城市美学等——进行梳理和规范,主要是明确这些新理论、新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对象与范围,推动这些新知识、新理论、新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再次,从未来学科建设的角度,提出和推进建设一批具有基础构架和重大现实需要的新理论,如城市科学理论、城市环境科学、城市交通科学、城市信息科学等,为在城市科学整体框架下改造旧学科、建设新学科提供可靠的基础与原则。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以中国城市科学理论研究与建设为指导,以数据库建设和实地调研为基本工具,以中国城市化的基本国情和特色道路为价值指引,我们主持发布有《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中国城市群发展年度报告》《中国大都市新城新区发展报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全球城市科学研究水平发展报告》《中国丝绸之路城市群发展报告》《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报告》等研究报告,在解读国家城市和文化政策、引导社会和大众舆论、传播城市科学知识等方面发挥了弘扬主流文化的重要作用。

文化学派,全球城市研究的中国人文话语

就目前的城市研究看,全球已形成了四大显学,一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城市规划学;二是研究城市(镇)的形成、发展、空间结构和分布规律的城市地理学;三是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城市经济学;四是以城市内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心理、社会问题、社会发展规律等为研究对象的城市社会学。这些学科提出的范畴、概念、方法、模式和价值判断,深刻影响了全球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生活方式。

《文心雕龙》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传统的四大城市显学,也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不同程度地忽视和背离了“城市的本质是文化”。正如“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所昭示的,提供一种“有价值、有意义、有梦想”的文明生活方式,是城市从起源到今天永恒不变的“本质”。基于这一学科反思与自觉,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首次提出的“人文城市”,以我院牵头、协调国内多位专家、“八年磨一剑”完成的国内首部《都市文化原理》为契机,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率先提出创建中国城市文化学派的战略设计,先后提出和阐释了“城市文化病”、“文化城市”、“文化城市群”、“文化型城市化”等系列范畴,主要原创学术成果包括都市文化学、文化城市理论、文化型城市化理论、文化型城市群理论、人文型智慧城市理论、文化型传统村落理论等,同时也在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北部湾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等地的城市规划和评估中展开实验,取得良好效果。

在理论上我们提出:文化城市本质上是一种不同于“政治城市”、“经济城市”的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文化城市是一种以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为主要生产资料、以服务经济和文化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以人的知识、智慧、想象力、创造力等为主体条件、以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和推动个体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目标的城市理念、形态与模式。文化城市在更高层次上阐释了城市文明与社会的本质,超越了城市原始的防卫、商业等实用功能,突破了古代以“政治”为中心、现代以“经济”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它既超越了人类城市原始的防卫、商业等实用功能,也不同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前30年的“政治型城市化”和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济型城市化”,作为一个衡量城市发展的新尺度,它揭示出城市发展的目的,不是城市人口增加,也不是经济总量与财富的聚集,而在于城市是否提供了一种“有价值、有意义、有梦想”的生活方式。同时,基于我国城市化环境与资源条件日趋短缺、历史文化资源存量巨大的现状,我们认为中国的城市必须走“人文城市”、城市群必须走“文化型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必须走“文化型城市化”道路。

猜你喜欢

城市群城市化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发布
为世界级城市群铺路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科学拔牙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