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顺清:坚持创新的前行者

2016-09-04林致远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6年17期
关键词:奥格市政智慧

文|本刊记者 林致远

毕业于工程测量,专心想做学问,他成了一名出色的程序员;博士毕业后,他毅然辞职当大学教授并创办奥格,只为“让管理与决策变得容易与可见”;不让城市处处“看海”,他又以智慧恪守城市的良心——

身为广州奥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陈顺清博士,并不曾预见到自己在地理信息的道路上会走这么远。

从程序员到总经理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武汉测绘学院读工程测量本科与研究生时,他只是一个专心想做学问的人,成绩很好。1988年毕业选工作单位时,因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刚从美国进口了MicroVAX II小型机系统及Informap III地图数据库系统,是国内第一个开展城市地图数据库建设的单位(因此取得过“中华之最”称号),所以他就选择到该局的自动化中心(信息中心)工作。从熟悉系统、开展地图数字化生产、到国产化的开发,成了一个出色的程序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也抓住了当时技术发展的前沿,如矢量汉字库的建立与图形软件的汉化、地图符号库的建设等,得过美国的奖,国内高校与科研机构、美国休斯敦(Houston)市也来人谈过合作。

九十年代,陈顺清先后参与开发了“居住区详细规划CAD系统(CARDS)”、“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信息系统(REIS)”、“广州珠江新城土地开发信息系统”、“小榄镇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信息系统(TownMIS)”等成功应用的软件。1995-1997年,主持开发“广州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GUPIS)”,1997年11月通过由院士、教授、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该系统符合中国国情,具有综合性应用功能,在整体上达到了同类工作的国际先进水平。在实现地下管线普查、建立信息系统、动态管理和综合应用的一体化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1998年获原建设部批准,作为部科技成果重点项目在全国推广;该项目获1999年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2000年,以天津塘沽为样板,以国产地理信息平台MAPGIS为基础,陈顺清主持了国家“九·五”攻关重中之重项目的子课题:“城镇建设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示范工程研究”(96-B2-06-04),实现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空间信息系统综合应用。

1993-1999年,在单位领导的支持下,先后成立了广州英迪公司及广州城市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陈顺清担任总经理开展规划CAD、城镇建设信息系统及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推广。这期间在中科院地理所陈述彭院士的指导下,他开展了“城市增长与土地增值”的课题研究,完成了博士论文。2002年陈顺清辞职到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当教授,当年创建广州奥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格)。

2008年为广州市市政园林局研发的“数字市政”项目被评为地理信息系统优秀工程金奖,同年12月数字市政平台(ADMP)项目获得国家火炬计划立项。以测绘地理信息为技术基础,以创新思维开拓市场,奥格目前已经形成智慧水务、智慧市政、智慧国土、智慧规划四大业务板块,有力地支撑智慧城市建设。

从“四处出击”到“聚焦战略”

回想起奥格的成长历程,陈顺清认为奥格过去的发展也不是一开始思路就很清晰的,奥格在起步阶段什么类型信息化项目都争取,都努力做好,“就是做地头蛇努力生存、努力增长”;2009年开始走出广东时,也谈不上有明确的战略,就是围绕地理信息产业承接大项目,锻炼队伍,打开知名度,提升公司资质。“不是猛龙不过江。”陈顺清笑称。

地理信息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但是多专业应用很难做到技术领先、最佳解决方案与减低成本。“今天做国土信息化、明天做规划信息化、后天做环保信息化等,对人才的要求也高,很难做到复制,很难挣钱;随着我们的发展也越来越体现了这一点。”陈顺清表示,发展的教训让奥格在2012年开始“二次创业”,就是做减法,确定向市政信息工程方向聚焦。

“这个过程的痛苦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原计划1-2年聚焦到位,实际上花了4年。”回首这段发展的关键期,陈顺清至今感触良多。“聚焦战略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特别是没有融资靠自身滚动发展,要兼顾眼前吃饭与长远发展,很难。”“如果不是这几年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市场需求量大增、宏观发展环境很好,也可能我们就聚焦不下去了。但技术先导、树立典型,主营聚焦,看重垂直一体化发展,是我们特别看重与坚持努力的。”陈顺清表示。

“长春市政公用综合监管信息平台”是奥格“聚集战略”的典范。该项目目标是打造智慧型“城市管家”,平台有14个子系统,涵盖了综合管线、供热监管、防汛调度、照明监控等领域。每个子系统,都拥有高度智能化的功能。第一时间了解百姓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迅速恰当地进行处理,这也是奥格努力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之一。强大的功能背后,是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处理,而这些数据,则来自于大量的实地勘测、普查与传感器联网。以提供居民及时专业服务为目标,从市政设施的家底数字化与感知共享化、到服务精细化、管理规范化、决策科学化;实现状况感知、互联共享、空间分析、智能运行;成为市政管理的“透视镜”、运营管理的“好帮手”、应急抢险的“分析师”,“让管理看得见”实现了陈顺清的理想目标,也由此确立了奥格在市政信息化方面的领导地位。

打造“互联网+绿色生活”

技术先导、树立典型后开展推广应用,这种以技术为支撑稳打稳扎的作派是陈顺清的典型风格。

“最初一直在‘看得见的管理与决策’这一使命驱动下开展商务智能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研发,我们承担了城市宏观经济数据库及各种统计普查系统开发,有了海量空间及经济数据处理与应用的基础,承接了政府数据中心的建设。”陈顺清介绍说,“其次是抓住了快速消费品网点管理这一切入口,当2005年某跨国快消品企业开始搞电子地图营销系统时,我们开发出了‘网点规划+网点管理’应用系统,在全国80个城市约100万个网点实现实时管理计划;后来又帮助广州烟草等单位实现网点管理信息化与智能配送。”

随着近几年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同时奥格的主营方向向智慧市政转变,陈顺清将这块业务独立出来,重点开展城市再生资源信息平台的建设与运营。“这是典型的互联网+,用类似‘滴滴打车’的商业模式开展垃圾分类与废品回收。”陈顺清说。

2015年初,奥格与广州市供销合作社合资成立了广州绿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建立“92回收”APP平台,利用供销社专业的再生资源分类回收队伍,为市民及地方政府提供便捷规范的“互联网+垃圾分类+城市矿产回收”的服务。“92回收”APP平台提出取消回收站、让废品不过夜、直接对接处理厂的运行模式,打破现有再生资源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开发专门针对垃圾分类投放的电子秤,实现垃圾分类结构化信息的在线采集,提高大数据分析能力;以“互联网+高值回收+低值分类+有害投放+大数据分析”为发展目标,市民通过“互联网+”工具参与分类即可获得积分,累加积分即可在线兑换商家折扣券,“互联网+”服务商向商家导入客流获得返点,利用“互联网+”工具打造市民、商家、政府、“互联网+”服务商均受益的闭环分类体系;为再生资源的处理提供实物资源的有效汇聚与大数据的精准分析,包括:流动回收人员分布、城市再生资源投放比例分析等。

经过一年的推广与运营,“92回收”APP已在广州市越秀区等7个区21条街道74个社区进行推广,注册用户76402人,平均每月订单量为1500单。目前,每天预约回收订单数量都保持稳步增长,已经有广州、北京、天津、上海、深圳、重庆等全国十多个省市的用户在平台中尝试下单;平台中使用APP参与定时定点垃圾分类投放39929人次,平均每日158人次,该指标随着推广社区的增多而同步提升。

以智慧恪守城市的良心

在做强、做大数字市政、智慧市政的过程中,陈顺清认识到市政的八大专业中排水防涝的挑战最大、紧迫性最强。2010年广州“5.7”特大暴雨,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和2013年广东“5.14”特大暴雨……多起“城市看海”事件,致使国家、集体资财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破解之道何在?

有挑战就有商机,陈顺清敏锐地扑捉到市场与技术的对接点,2013年将“智慧排水与防涝”确定为智慧市政核心业务中的核心。

2013年12月经广东科学技术厅批准成立“广东省智慧水务(奥格)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城市排水与防涝的智能化技术开发;陈顺清带领技术团队与国内一流的高校研究团队(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共同参与国家863计划“时空过程模拟与实时GIS”课题。利用国外成熟的水动力学模型,发展适合国情的自己的水动力学模型与内涝模拟模型,结合电子水尺、液位仪、流量计等传感器数据,实现城市排水的智能化;特别是采用“一雨一报一档案”的案例库建设及基于案例推理(CBR)的技术创新以来,排水模拟与动态预测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这是真正的大数据应用。这也是真正的‘看得见的管理与决策’。”陈顺清自豪地告诉记者。

为了提供更专业的平台化服务,奥格成立了自己的以排水防涝为主营的传感器研发与生产公司,也获得了相应的专利认证;成立了以水资源规划、水动力学模型研发为主营的水利领域合资公司;成立了以城市排水规划咨询与设计为主营的设计咨询公司。形成从水资源规划与分配、水动力学分析——城市排水规划、咨询设计——排水设施勘测、普查、建库——专业传感器研发、生产、安装与联网——信息系统建设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这也体现了奥格一贯坚持的垂直一体化发展思路。

且行且远

十三年风雨兼程。一路走来,从3-4个人的团队到今天近500人,产值过亿的地理信息业内大企业,陈顺清避谈成功。

“尽管奥格已经经营13年了,但离‘成功’二字还很遥远。地理信息技术可以用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更好地为人们生活服务,我们还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陈顺清表示。

“认真实在(用科研态度与方法做事)与不断学习,这是奥格最能体现我烙印的地方,”谈到对奥格的影响,陈顺清这样表述。但很快,他话锋一转,检讨起奥格的不足来。

“不少行业人评价奥格:技术创新好,智慧市政、智慧排水、多规合一等都是奥格首先开始做的,但市场开拓不太好,守不住,别人占领市场很快。我们自己对照评价,产品领先还行,亲近顾客次之,运营卓越特别需要改进。”

相比谈成就,陈顺清似乎更愿意谈差距,与其坐想当年,不如放眼未来。

“国际上有一个著名的价值信条模型(Value Disciplines),告诉我们企业的发展要在运营卓越、产品领先、亲近顾客三个价值信条中寻找一个,努力成为最好,形成竞争力、别人难以模仿;但在其他两个信条中也要获得好的绩效水平,”陈顺清侃侃而谈,“这个理念非常适合中国的软件企业。中国有巨大的市场、人力资源丰富,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把产品的先进性、实用性与性价比都要做好。”

“我们不断检讨自己,不断学习——向中国制造业学习,学习海尔、学习华为——当然也学习谷歌、苹果等IT企业。”陈顺清表示,“‘诚信、敏捷、精益、发展’是奥格崇尚的精神,我们认真实在做到了诚信;精益与敏捷结合,高效运转的敏捷方法必须应用于精益环境中,精益超越敏捷;用周密的精益原则组合去指导企业,用敏捷实践去管理团队和技术才可求得更大的发展。”

“不可否认奥格走到今天是打上了我的烙印,但未来奥格的管理团队会发挥更大的作用。”陈顺清的目光转向窗外,望得很远、很远。

猜你喜欢

奥格市政智慧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简述
BIM技术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奥格威的拒绝智慧
奥格威的拒绝智慧
奥格教我的事
挪威Bodø市政大厅
市政园林绿化设计创新思考
味道太重了!(一)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