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育银鲫病毒病进入高发期,给养殖业者的几点忠告
2016-09-03陈昌福冯东岳陈辉方苹赵杰胡明
■ 陈昌福冯东岳陈辉方苹赵杰胡明
(1 华中农业大学,武汉 430070; 2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北京 100025; 3 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南京 210036;4 江苏省盐城裕达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盐城 224000)
异育银鲫病毒病进入高发期,给养殖业者的几点忠告
■ 陈昌福1冯东岳2陈辉3方苹3赵杰4胡明4
(1 华中农业大学,武汉 430070; 2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北京 100025; 3 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南京 210036;4 江苏省盐城裕达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盐城 224000)
自2009年以来,江苏省盐城地区等异育银鲫主要地区开始流行一种以“鳃出血”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的特点,一些常用治疗鱼类疾病的措施与方法均难以有效地控制这种疾病的蔓延。近几年来,由于这种疾病的危害,已经给我国的异育银鲫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非常不幸的是,由于对带病毒异育银鲫鱼种的运输未进行有效管控等原因,现在这种疾病已经在湖北、安徽、河北、辽宁、新疆等地出现了。
为了有效地防控这种疾病造成的危害,连续几年来,我们在江苏省海洋渔业局资助之下,进行了防控异育银鲫“鳃出血病”措施的探讨,这里将我们的部分体会分享给异育银鲫的养殖业者,旨在避免更多的养殖业者重蹈对这种疾病的防控误区。
1 异育银鲫“鳃出血病”是病毒病,目前没有药物能有效治疗
研究结果已经证实引起异育银鲫的“鳃出血病”的病原,是属于疱疹病毒属的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CyHV-2)。主要感染对象是鲫、金鱼。这种疾病发生与否受温度的影响,在我国江苏盐城地区当进入4月以后,养殖水体水温上升到11℃~28℃期间,是这种疾病的第一个流行时期,当水温上升到30℃,这种疾病会自行停止流行。但是,当进入8月底以后水温开始下降时,这种疾病又可以再度发生。
图1 患“鳃出血病”的异育银鲫(示血液从鳃部流出)
图2 患“鳃出血病”的异育银鲫(示鳃丝发白)
图3 患“大红鳃”病的异育银鲫(示鳃丝红肿)
对于这种病毒性疾病,目前没有什么药物是能有效治疗的。因此,当这种疾病发生后,养殖业者千万不要滥用药物,既不要采取所谓“治病先杀虫”的措施,也不要投喂抗生素类等口服药物,总之,尽量不要让鱼类因为采取各种无效治疗而受到更为严重的应激性刺激。出,一般也不出现血液从鳃部流出的现象。
由致病性细菌引起的“大红鳃”病,可以采用对病原菌敏感的抗生素类药物治疗。
2 准确诊断异育银鲫“鳃出血病”,不要延误对其他疾病的药物治疗
及时而准确地诊断疾病,是避免导致更大损失的关键。初期患病鱼表现出游动缓慢,身体发黑,大多在池塘的浅水处停留;随后,出现典型的鳃出血症状,从水体中捞出鱼体,即可见血液从鳃部流出(图1),检查鱼体鳃部时,可见鳃丝坏死和全部鳃丝发白的症状(图2)。将鱼体解剖后,可见肾脏、肝胰脏等内脏发白、并伴有肿大的现象,肠道中大多没有食物。
养殖业者在诊断这种疾病时,要特别注意将其与异育银鲫的另一种疾病由致病性细菌引起的“大红鳃”区别开来。患“大红鳃”病的异育银鲫在患病初期也表现出游动缓慢,身体发黑的症状;但是,主要特征是鳃丝红肿(图3),即使将鱼体从水体中捞
3 尽早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相信异育银鲫“鳃出血病”是可以预防的
3.1 投喂免疫增强剂,增强鱼体免疫力
养殖鱼类之所以发生疾病时,主要原因之一是鱼体自身的免疫力降低,难以抵抗病原的侵袭。疾病流行季节来临之前,采取在饲料中添加适宜的免疫增强剂,提高异育银鲫自身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可以达到避免或者减少疾病发生之目的。在江苏省盐城地区大约是4月初,水温上升到12℃左右,以及每年的8月中旬,即当池塘水温开始下降以前20d左右,每次连续投喂添加有免疫增强剂的饵料25d左右。免疫增强剂就是通过增强养殖异育银鲫自身的非特异性免疫机能,达到提高鱼体抵抗病毒感染的防御能力的。
3.2 通过药敏试验精选高效药物,避免药物的滥用
在养殖水体中使用任何药物,都可能成为对养殖鱼类产生应激性刺激的因子,导致鱼体自身的免疫机能的降低。因此,在养殖池塘中定期杀虫或者采用投喂抗生素类药物预防鱼类疾病的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针对鱼体上的常见寄生虫和从患病鱼体中分离的致病菌,利用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方法,对市场上购买的消毒剂、抗菌药和杀虫剂等各种渔用药物,采取对致病菌和寄生虫的药敏试验方法,对其质量进行检测和筛选,保证购买的药物在水体消毒、抑、杀致病菌和杀灭寄生虫过程中能获得良好的效果。通过提高药物的治病效果,达到减少用药与不盲目用药的目的。
3.3 改单养异育银鲫为混养,充分利用鱼类的种免疫特性
我们完成的感染试验结果证明,CyHV-2主要是感染异育银鲫鲫和鲫(表1)。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对各种试验鱼注射患病异育银鲫组织浆上清液后,只有异育银鲫和鲫对感染源非常敏感,而其他的供试鱼类则未出现死亡。因此,在池塘中放养这些鱼类与异育银鲫混养,可以达到降低异育银鲫的放养密度,减少疾病发生的目的。
3.4 投喂膨化饲料,保证充足溶氧
对饲养的异育银鲫投喂膨化饲料,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和避免残饵对养殖水体造成的污染。为了减少鱼类集中在池塘旁边的饵料台摄食,导致食台区域水体中溶氧缺乏造成的对鱼类的损伤,在水温比较高的6、7、8、9月份,可以将饲料中的一部分投喂在池塘中央。在饵料台附近安装微孔增氧设施,保证水体中的溶氧充分,避免因溶氧量过低对鱼体造成的应激性刺激。
表1 不同鱼类经患病异育银鲫组织浆上清液攻毒后的死亡率
4 防控异育银鲫“鳃出血病”的原则
我们从大量养殖异育银鲫池塘中抽样检测病原的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养殖池塘中异育银鲫均显示阳性结果。但是,携带有病毒的异育银鲫并不一定都会发生“鳃出血病”。
因此,在饲养异育银鲫过程中,要注重保持和提高鱼体自身的免疫力。养殖业者可以通过对养殖水体环境的改善,别采取可能导致养殖环境急剧改变的所谓调水方法,避免对鱼体造成因环境改变的应激性刺激;在饲料中定期添加免疫增强剂,增强鱼体自身的非特异性免疫力,这些都是预防异育银鲫“鳃出血病”最有效的措施。
在疾病流行季节注意不要使用杀虫剂。对养殖现场大量病害实例分析其诱因的结果显示,杀虫药物的使用是诱发异育银鲫“鳃出血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养殖业者需要明白的是,鱼体上携带少量的寄生虫,是不会影响到鱼体的健康的。鱼体上携带少量寄生虫和寄生虫病是两个概念,我们用杀虫药的目的只是为了治疗寄生虫病而不是将所有的寄生虫斩草除根。
在池塘中出现少量“鳃出血病”个体时,要立即减少饲料的投喂量,不要使用杀虫药物和投喂抗菌素类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对治疗“鳃出血病”完全没有作用,而且可能进一步抑制鱼体自生的免疫机能。对于发生疾病的池塘,可以使用质量好的二氧化氯消毒水体,但是也要注意不要过量使用这种药物,要注意维持养殖水体中各种理化因子的稳定,因为只有稳定养殖水环境才可能避免其对鱼体造成应激性刺激。当鱼体的免疫机能逐渐恢复,达到能抑制体内病毒危害的水平后,受感染的鱼体也是有可能战胜病毒感染而恢复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