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与产量同时压肩,水产养殖头上的两座大山何时能搬挪?

2016-09-03

当代水产 2016年8期
关键词:鱼价投苗淡水鱼

市场与产量同时压肩,水产养殖头上的两座大山何时能搬挪?

曾经有养殖朋友跟笔者表示,绝不会让自己的孩子继续养鱼。“几十年了,除了养鱼别的我也不会,不然早改行了。”

这几年,鱼价就像扶不起的阿斗。养殖户辛辛苦苦一年下来,不赚钱还要倒贴,能够保本都能让他们感叹一声:老天保佑。

看看最近的水产行情,都要搵一把辛酸泪。

草鱼,作为养殖量最大的一条淡水鱼,它的悲歌不是从今年才开始的。这三年来,这条鱼给了养殖户太多的悲伤。2~4斤的规格鱼在去年曾经跌破4元/斤,目前的鱼价也只是在5元/斤左右徘徊。

罗非,华南淡水鱼养殖的主力军之一,从2014年底开始“跌跌不休”,一蹶不振,在无数人期盼的眼光当中,1斤以上规格的鱼在粤西地区的报价依然在4元/斤左右徘徊。

生鱼,从去年年初到现在,新鱼价格一直被禁锢在8元/斤的关口之下,今年更低,少有超过7元/斤的出塘价。

甲鱼,江浙地区规格1斤左右的温室甲鱼从去年底已经跌到15元/斤以下,今年春节以来,出塘价更是只有12~13元/斤左右。

淡水鱼价暗淡无光,海水鱼也“不逞多让”。金鲳鱼,在去年行情大好的情况下,养殖户今年投苗量直线上升,仅仅在雷州沿海一带,投苗量就增加3成以上。产量的攀升也让鱼价直线下滑,规格为400~500g的鲜活鱼目前已经跌破15元/斤的关口。

就连一向被标榜为高档水产品的石斑鱼,鱼价也难有起色,尤其是珍珠龙胆。这些年,珍珠龙胆已经取代青斑成为养殖量最大的一个斑类,养殖规模持续扩大,但还是扛不过市场的重压,鱼价长时间在成本线上下徘徊。

……

看到这些,让人心情低落的同时,也引人思考:如何开辟出路?

无非是“开源节流”。谈到“开源”,无一例外的,都会提及销售渠道的开拓,或横向思维,开发内陆和国际市场;或纵向思考,提高加工工艺,挤占其他动物蛋白的消费市场。

开发新的市场,需要企业当尖兵。而企业,存在的本质是以盈利为目的,如果没有高利吸引,谁愿意吃力不讨好地去“开荒”?

“节流”,则涉及到鱼价低的根本问题——产能过剩,这是行业的大难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规划合理的养殖量。从养殖户的角度看,要让他们自动自发去增减养殖规模无异于痴人说梦。更多的是盲目跟风,哪个品种有市场前景,都会在一两年内被“人多力量大”给拖垮,经常陷入跟风-亏本-观望的恶性循环圈。

与寄望于从业者的自觉性相比,政府的宏观调控无疑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但在中国,以目前国内水产养殖的水平和特点上看,国家要对整个水产养殖业进行全面调控,无论是监管力度还是规章制度上,都还难以做到。

受市场与产量的双重压迫,国内鱼价上涨乏力。可以预见,在国际环境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国内水产养殖业恶性循环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是一种常态。

猜你喜欢

鱼价投苗淡水鱼
饲料涨近1000元/吨,鱼价大幅下滑,2022年草鱼盈利拐点在哪?
淡水鱼类育种和人工繁殖技术关键点分析
携手院士剑指淡水鱼育种业!渔美康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达成合作意向
投苗季将临,这条年产量20万吨的鱼,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淡水鱼健康养殖及病害的防治技术
投苗要趁早!疫情黑天鹅冲击国内对虾产业,上半年存在利好
创历史新高!这条鱼亩利润可达万元,今年投苗量或将再增30%
精准养殖,是对抗鱼价低迷的唯一法宝
第一次养虾就赚钱!投苗42天才喂料,25万尾苗养出6千多斤虾,成活率惊人,他到底有何成功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