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通工程建设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研究和思考

2016-09-03徐德智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建设管理办公室江苏南京210000

现代交通技术 2016年2期
关键词:惩戒信用交通

徐德智(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建设管理办公室,江苏 南京 210000)



交通工程建设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研究和思考

徐德智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建设管理办公室,江苏 南京 210000)

基于交通工程建设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现状,通过对国内外信用体系构架、应用相关研究,提出领域内信用体系框架和重点,为交通工程建设领域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制度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交通工程建设;信用管理;体系构建

“十二五”以来,随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日益重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国家、江苏省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及相关制度的出台,明确了信用管理工作的重点任务。交通运输部对行业信用管理提出明确要求,要完善信用体系建设、落实奖惩制度、强化信息关联。交通工程建设的市场化、多元化给交通工程建设领域信用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1 交通工程建设领域信用管理现状及问题

1.1发展现状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同于一般性工程,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公益性,交通建设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参与市场主体多、质量风险高。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失信成本低,工程建设领域中围标串标、转包分包、偷工减料等失信行为也存在于交通工程建设领域。信用是基于信任的承诺和履行[1],采用信用管理加强交通工程建设市场管理是十分有效的措施。

目前信用管理已在全国公路、水运工程行业普遍应用。2009年以来交通运输部陆续制定了《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办法》、《水运工程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公路施工企业信用评价规则》、《公路设计企业信用评价规则的通知》、《公路水运工程监理信用评价办法》等文件,分别对公路工程、水运工程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做出了具体规定,并明确了施工企业、监理企业的信用评价规则,对规范从业主体行为、加强工程管理、提升行业治理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2年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领域进行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2003年开展履约考核工作,2005年出台了《江苏省交通行业与产业项目招标投标信用档案管理办法(试行)》,从信用管理角度加强对交通工程建设市场参与企业的监管。2013年在总结以前信用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出台了《江苏省公路水运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及配套信用评价实施细则,形成了“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职责明确”的管理架构,为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交通工程建设领域信用管理系统框架奠定了基础。

目前,信用考核及评价的对象主要是从业企业(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咨询企业),主要包括投标行为、履约行为和其他不良行为,尚不含金融系统等相关信用信息(见图1)。信用评价结果主要是应用于交通工程建设的市场准入和工程招投标管理等,形成了以“履约考核、信用评价、第三方核查”共同作用的交通工程建设领域信用管理运行机制。江苏省公路水路建设项目履约考核与评价流程见图2。

图1 江苏省公路水路建设市场信用评价范围

图2 江苏省公路水路建设项目履约考核及评价流程

1.2存在问题

交通工程建设领域信用管理在信用评价和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亟需改善。

1.2.1从行业角度看

(1)全行业信用管理顶层设计亟需加强

信用管理涉及交通运输全行业,目前交通运输全行业层面的信用管理综合性规范制度尚未出台,全行业信用信息的整合和梳理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由于顶层设计不明确,信用评价政出多头,一个市场主体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域有多个评价,难以推进社会联动惩戒。

(2)交通工程建设领域自身信用体系建设有待完善

市场主体和交通工程建设领域尚未实现全覆盖。在市场主体上未实现全覆盖,建设单位、代建单位、投资主体等尚未纳入;在交通工程建设领域方面,仅重点应用于投标、履约等领域,还需要进一步扩展至项目全过程,同时还需针对BOT、BT、代建制、设计施工总承包等经营形式进行信用考察和评价。

(3)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还需进一步清晰

目前,交通工程建设仍以行政管理手段为主,市场化管理手段不多,与工程建设逐步市场化趋势不相适应。交通工程建设领域信用服务市场尚未形成,还未利用信用服务机构提供信用产品,缺乏行业协会的行业协调监督。应按照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信用管理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效率。进一步推广信用产品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信用报告、信用承诺、信用审查等信用服务产品标准,在交通工程建设领域需要明确产品格式、适用范围、交易方式、交易价格等。

1.2.2从内外关联角度看

(1)与交通部、其他省份交通信用信息系统的共享互通有待加强

信息系统是信用管理体系的基础和平台,按照交通运输部有关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某省备案的外省企业的有关建设项目业绩信息和主要人员等信用信息,应当在全国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或在项目所在地省级交通运输厅项目信息系统中录入。因此,需要加强省信用信息系统与交通部、其他省份交通信用信息系统的共享互通,构建省和交通部、其他省份相互关联的信用信息平台。

(2)社会信用联动惩戒机制有待全面进展

失信惩戒机制是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机制。目前,交通行业信用信息仅仅应用于建设项目招投标等领域,还需要加强交通和住建、银行、国土、人社等部门信用信息的对接及联合惩戒机制路径的探索和研究,加强行业内外的融合,形成多部门、跨地区的信用惩戒联动机制,信用信息互联共享,对严重失信行为实施公开曝光、限制其所有经营活动等措施,实现信用链全覆盖的全社会、全方位的约束和惩戒。

2 国内外经验借鉴

2.1国外相关经验

美国是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国家,信用管理行业发达。对信用管理的立法主要集中在20世纪60~80年代,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公平信用报告法》(FCRA)为核心的、涵盖17项法律法规的、比较完整的框架体系,如《平等信用机会法》、《公平债务催收作业法》等。其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是市场自发因素推动的,通过竞争获得的信用信息量大而且效率很高,如今形成了以Equifax、Experian、Trans Union三家信用服务机构三足鼎立的格局。

欧洲偏向于政府主导模式。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欧洲大陆各国纷纷开始对本国信用征信体系进行立法。目前欧盟各国须遵守《数据保护法》以及《个人数据保护纲领》完善本国的信用征信法律体系。信用信息的征集采用政府主导的模式,强制征集,服务范围较窄。

日本作为会员制模式国家的代表,信用管理活动受到行业协会内部方方面面的约束。以银行协会、信用卡协会及消费者信用协会等建立的会员制信用服务机构与商业性信用服务机构,共同组成社会信用信息中心。信用信息中心为协会会员提供信用信息互换平台,通过内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征集和使用信用信息的目的。

2.2国内相关经验

以浙江省为例,浙江信用体系的建设体现在以下方面:信用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完善。近年来,颁布实施了《浙江省企业信用信息查询办法》、《浙江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培育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社会信用管理方面,法院、政府部门结合各自职责,以案件执行、产品质量、纳税等为重点,严厉查处各类失信行为,信用联建共享机制和社会信用联防体系初步形成。交通行业信用管理情况,将全省公路水运工程施工招投标与省交通工程建设市场诚信信息系统业绩信息挂钩,规范了省公路水运工程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工作。

江苏省环保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开展了以下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省环保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强化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应用,规范评价结果,注重评价结果应用,对环保信用不同等级的企业采取不同政策。注重信用管理的联动性,推进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联动协调,试点开展环保信用与水价的联动挂钩。不断推进信息平台建设与完善。

江苏省住建行业为了有效推进信用管理工作,住房城乡建设厅开展了以下工作:注重整体谋划,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数据中心建设,促进共享共用;以应用为抓手,促进信用管理与业务管理相融合,信用管理的核心是信用信息的公开和应用。

2.3经验总结

2.3.1信用管理体系构建应注重顶层设计

从全局入手,统筹考虑,强化信用管理体系顶层设计,是国外发达国家及国内其他行业在信用建设方面给课题的重要启示。顶层设计包括法规体系和信息平台两个层面。首先法规体系的完善,是信用体系构建的前提。其次,行业系统内部需建立起全行业的信用管理框架和信用信息系统平台,实现行业部门之间的互通联动。

2.3.2信用体系的建设要注重与行政管理中市场主体的关联

开展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进一步加强市场管理。通过对住建、环保等行业的调研,可以发现这些行业都非常重视信用体系建设与行政管理中市场主体的关联。如江苏住建行业对农民工信息实行实名制管理,与市民卡进行绑定。

2.3.3信用评价结果和信用产品关键在于应用

在信息采集和综合应用方面,住建行业着重于将信用管理与业务管理相融合,给交通行业以较好启发。比如通过人员注册、企业申报等多样化渠道收集信用信息后,对信息进行集中整理,再反馈应用到个人职业资格、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等工作当中,将信用管理融入业务管理,促进行政管理水平提升。

2.3.4信用管理要强调惩戒联动和信用信息的“共享共认”

信用信息系统的联动惩戒是信用管理手段发挥的重要方面[2]。信用信息管理的惩戒联动很重要的着眼点就是信用信息的共享公认[3]。比如环保行业与人民银行、供水部门实行联动,对不同信用等级的企业执行不同的信贷政策和水价标准,实现了信用信息在不同行业间的联动。

3 交通工程建设领域信用体系框架及主要内容

3.1 信用管理体系框架

基于存在问题分析、国家宏观环境要求以及国内相关城市、行业的经验启发,未来建议以省为单位,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管理下,构建“一个平台、三个体系、一套机制”基本健全和完善的交通工程建设领域信用管理框架。其中,信息平台是基础,三个体系是核心内容,奖惩机制是关键。

(1)一个平台

即公路水运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系统平台。该平台整合共享现有交通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资源,实现对公路水路建设项目的施工、监理、勘察设计等企业,以及企业负责人、现场负责人、监理工程师等重要从业人员的信用信息跟踪管理和信用评价。依托信用信息平台与其他部门互联互通、交换共享;同时面向行业和社会,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交通工程建设领域信用信息服务。

(2)三个体系

即信息采集体系、制度标准体系、市场服务体系。信息采集体系为由交通工程建设领域内的信用信息数据记录建设、信用信息共享建设、行业信用信息系统和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对接建设等组成的体系;制度标准体系为由交通主管部门针对信用管理制定的规章、制度、办法、标准、导则等组成,规范市场信用体系顺利运行。并通过评价制度体系的完善,实现对项目全过程的信用管理;市场服务体系为由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及信用产品组成的,为交通工程建设管理提供服务的信用市场体系。

(3)一套机制

即社会联动惩戒机制。联合惩戒机制包括交通行业内联动惩戒机制和全社会各部门、各行业、跨地区信用联动惩戒机制。交通建设领域信用管理体系框架见图3。

图3 交通建设领域信用管理体系框架

3.2主要内容

3.2.1公路水运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系统平台

建设完善包括网上电子招投标管理系统、公路水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公众服务系统、公路水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相关基础数据库及业务数据库、与相关系统间的信息共享接口等重要组成部分。

依托现有省级数据交换平台,形成部级、省级和采集源间数据共享交换机制,实现信用信息在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间以及与省信用办、公安、工商等部门的交换和共享;在此基础上开展信用评价、信用统计分析等信用主题数据库建设[4]。

3.2.2信息采集体系

信息采集应涵盖交通行业整个领域和交通工程建设市场的所有参与主体,在现有基础上覆盖至建设单位、代建单位及主要从业人员;应与各部门业务记录挂钩,各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业务谁管理,信息谁归集”的原则进行信息采集;探索信用信息定期报告的管理模式。

3.2.3制度标准体系

根据信用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和流程要求,完善对交通工程建设领域相关规范制度及标准的制定研究。从不同层面,出台管理制度和相关标准的目录清单,具体如下。

(1)信用信息采集类:主要人员信用信息采集及报送制度、信用信息管理制度、交通行业行政信用信息采集及应用制度、相关行业信用信息采集制度等。

(2)信用信息评价类:信用评价及考核制度对从业主体应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对建设单位、代建单位和从业单位的市场行为,以及对建设单位中标后的项目不同阶段的质量、安全、合同履约等指标进行量化评价,实现信用管理对项目全过程的覆盖。评价过程全部保留痕迹。包括对BOT、BT、代建制、设计施工总承包等经营形式进行信用调查和评价;建设单位等市场主体信用评价标准;主要人员信用评价标准;基于行业信用的“J+X”评价标准;失信行为分类制度等。

(3)信用服务类:信用市场服务体系相关管理制度(包括从业资格、服务内容、标准规范、产品应用等)、行业协会信用管理考核制度和第三方机构信用评价制度。

(4)信用结果应用类:信用调查报告应用制度、信用 “黑名单”公示制度、交通行业信用与社会信用联动惩戒机制及相应制度等。

3.2.4市场服务体系

(1)信用调查报告:采用交通行业信用和社会信用融合互通的模式。重点关注行业信用,适当叠加社会应用,全面反映企业在行业内外各个层面的信用信息。

(2)信用产品使用:加大信用产品在建设市场管理主要环节的应用力度,逐步由招投标领域推广至资质评定、审查等业务领域;合理引导企业正视信用产品在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活动中的作用,通过降低履约保证金比例等有效手段方式,鼓励企业积极应用信用产品参与市场竞争。

(3)中间机构引入与培育:根据交通行业管理特点,制定交通工程建设领域信用服务市场进入标准和要求;重点培育信用服务机构对行业内企业开展信用报告;筛选在信用办备案、熟悉交通行业系统或者具有工程建设业绩证明的信用服务中介机构,进入交通工程建设领域进行信用服务;鼓励交通行业内部的相关企业积极获取信用服务各类资质,开展相关业务。

(4)行业信用监管:交通工程建设行业信用管理近期以政府主导为主,远期逐步过渡到由行业协会监管。

3.2.5社会联动惩戒机制

在建设领域,按照失信行为严重程度实施惩戒措施;结合资质管理和招投标管理,对诚信从业主体予以激励。在交通行业,实现建设市场、运输市场和相关管理部门的联合惩戒。在全省领域,探索与住建、环保、银行等部门的跨行业信用联动惩戒机制。3.3 近期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交通建设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在实施时需要逐步推进,分类开展,选取在交通建设市场中的某一类企业(如各方主体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施工企业)和某一个领域(如招投标领域)作为突破口进行试点。实现体系构建时的全方位、全覆盖,方案实施时的切块分割、分类实施[5]。建议近期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3.3.1处理好行业信用与社会信用(包括金融等相关信用)的关系

构建交通工程建设领域信用体系框架,关键在于处理好行业信用与社会信用的关系。分两个层面:一是在行业内以行业信用为主,同时兼顾市场从业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的社会信用;二是把行业内严重失信的信息发布给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建议在其他领域实行联动惩戒。社会信用信息的采集和行业评价,可以通过社会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信用服务机构提供的信用产品(包括信用调查报告)获取。

交通行业信用调查报告中采用交通行业信用和社会信用融合互通的模式,以行业信用(J)为主、适当叠加社会信用(X),即为J + X ,全面反应企业在行业内外各个方面的信用信息[6]。社会信用在行业的评价模型和标准可根据各地社会信用信息共享进程逐步研究制订。

3.3.2注重行业内外的信用联动惩戒

行业内外的信用联动惩戒建立有赖于两个方面。一是交通全行业顶层设计,统一制度标准,包括全行业信用数据库建设、行业内制度标准的完善、行业内失信等级的划分及联合惩戒等,实现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等交通行业内部各个领域的互通;二是信息共享,通过交通行业统一平台与社会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对接,实现交通行业信用信息与其他其他行业信用信息的互通,实现全社会联动惩戒[7]。

3.3.3积极推进信息共享,防止地方或行业壁垒

目前在信用体系建设推进的初级阶段,需进一步实现各地各行业信用信息共享,防止由于信息孤立、标准不一,导致地方或行业壁垒。需要加强政府和行业监管。

4 结语

交通建设工程领域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立足现实,从政府主导职能,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完善信息平台技术支撑,加强部门与部门的信息关联等多方面入手构建,最终实现遏制交通建设从业单位及人员失信行为,改善交通建设市场秩序,增强全行业自律性,保障交通建设项目质量和安全。

[1]刘澄.信用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2]毛道维.中国社会信用体系中信用结构和信用链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

[3]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柳承敏,刘璇,刘晖.我国交通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9(6):106-109.

[5]尚智慧,李玮,尚涛.交通建设市场信用管理平台总体架构设计[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9(6)110-112. [6]唐慧.交通运输企业信用评价及其指标体系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12(8):66-67.

[7]章子华,郑嫦月,常十军,等.宁波市交通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与应用[J].公路与汽运,2015(3):245-248.

Research and Reflection of Credit System Construction in the Field of Traff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Xu Dezhi
(Jiangsu Transpor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fice, Nanjing 210000, China)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redit system construction in the field of traff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frame and significant part of credit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It could be taken as a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system design of credit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field of traff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raff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redit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U445.1,F512.1

A

1672-9889(2016)02-0081-05

徐德智(1960-),男,江苏南京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交通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2016-01-04)

猜你喜欢

惩戒信用交通
忘却歌
教育惩戒艺术仍值得继续探索
繁忙的交通
也谈“教育惩戒权”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教育有时需要一定的惩戒手段
小小交通劝导员
信用中国网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