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安新区:大数据引领发展

2016-09-03本刊编辑部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6年11期
关键词:贵安数据中心新区

贵阳贵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耿贵刚在大数据与云网络专题峰会上代表贵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介绍贵安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情况。

贵安新区红枫湖景色

优势明显,建设速度惊人

据耿贵刚介绍,贵安新区于2014年由国务院批复成立,明确“重要的增长级、内容开放经济新高地”为三大战略地位。新区规划面积1795平方公里。新区全力推动以大数据引领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依托大数据综合实验区、贵安产业发展集聚区、试点区等一批金字招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华为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相继落地建设,大数据进一步建设完善。2015年新区完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140多亿,该年度仅2月份即完成规模总量20多亿。

在谈到贵安新区发展大数据的比较优势时,耿贵刚表示:

首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贵安新区发展。新区成立以来,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马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新后到新区视察和指导工作。特别是2015年6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新区,做出高端化、绿色化、积集约化的发展,为加快新区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全力推动以大数据为引领的新一代也发展,2015年2月,国务院工信部批复贵阳贵安创建首个大数据产业发展经济区。同年8月贵安新区获批“国家绿色数据中心示范区”,为贵安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其次,贵安新区地质结构稳定,气候环境温和,人员结构合理,综合环境良好,有聚集大数据、绿色数据中心的综合优势。贵安新区主要是湿润气候,年降水量1100~1300毫米,年平均气温摄氏15度左右,在保持通风良好的情况下,数据中心启动智能系统的时间为两个月,明显低于其他地区。因此,贵安新区是地理结构稳定、用地条件好、开发建设成本较低的地区。

三是资源充分,贵州水、电、煤、气兼并,是西电东输的主要战场,具有充分的电力资源环境和大型以及超大型数据中心电力供应。同时区域水量丰富,水质优良,达到国家二级水标准。

贵阳贵安新区

四是政策优势,在财税、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先行先试,提供优惠的产业政策。贵州省委省政府集全省之力加快建设贵安新区。

三大运营商落户新区

据耿贵刚介绍,目前三大运营商均在新区建有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及配套设施机构。

——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信息园。中国电信“8+2+X”云战略布局的核心组成部分,项目用地585亩,总投资70亿元,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包含29座数据楼、5万机架、80万台服务器,按照集团公司统一规划,分布实施,全园覆盖的原则,全力打造高科技、低成本的信息园,建成国内领先水平的大规模云计算数据中心。云计算应用示范基地,面向政府、企业、公众提供领先的资源出租、系统等方面的云计算和支撑,形成以核心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支撑,绿色、高效、创新的国家级示范区。

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信息园效果图

中国移动贵州数据中心效果图

中国联通贵州数据中心效果图

——中国移动贵州数据中心。总投资20亿元,用地275亩,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60万台服务器。中国移动贵州数据中心项目为中国移动建设高标准、高规格、高品质有核心竞争力的数据中心,进驻贵安新区,整合本地区的优势资源,形成发展的强动力。并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引导周边区域的发展,定位为满足贵州省及周边数个城市的移动通信服务。

——中国联通云计算基地。中国联通计划投资50个亿,占地约500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总服务器达到100万台。项目分三期建设,主要建设基础构架、数据中心资源地、灾备系统、机房建设等设施。项目建成后形成以云计算基地为基础、辐射周边的产业园区集群,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系统、有序发展,打造具备云计算基础的新兴产业聚集地。

构建平台,创新发展

耿贵刚介绍说,贵安新区科学制定大数据发展规划,认真贯彻中央、贵州省政府大数据发展的战略,确立“应用是核心、数据是资源、产业是目的、安全是保证”的理念,以优势资源引企业、以市场换产业、以应用换发展,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构建四大平台、打造六大业态、抓好八大工程,创建国家大数据产业聚集区。

——构建四大平台,一是构建大数据聚集平台,加快大数据基地建设,数据资源汇集和大数据产业集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创新驱动力。以三大通信运营商、华为数据中心基地为核心,全力建设中国南方绿色数据中心;围绕数据中心的建设目标,吸引一批国际级、国家级、行业级企业有力支撑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因地制宜,选择合适,拒绝一批较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聚集一批创新型企业,形成大数据发展的集聚效益。二是构建大数据应用平台,发挥观念分析、绿色分析的优势,全面推进政府治理、民生服务和产业发展各项新应用,通过高效采集,深化应用政府数据和社会数据,形成跨部门数据资源,提高政府治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实现对经济运行更为精准的分析和预测,提高政府决策的针对性。围绕服务型政府建设,利用大数据洞察民生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构建、高效的民生服务体系。三是构建大数据交流平台,依托书博会、酒博会等活动,推进大数据投资者、开发者云聚贵安,积极开展交流合作,共同推进大数据创业团队研发机构、产业组织互动发展。同时加强与印度、德国、韩国、瑞士等国在数据处理技术等方面的交流。

四是构建大数据创业、创新平台。以大数据为引领,形成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新格局,依托产业园建设一批大数据创业园和众创空间,合理开放数据资源,多种手段培育大数据创新团队。同时,加强政府引导,切实加强对大数据创业企业的支持。

——打造“六大业态”。一是打造大数据中心集聚业态;二是打造高端产品及配套业态;三是新区共有地文景观类资源57处、水域风光类资源27处、生物景观类资源52处、遗址遗迹类资源16处、天象与气候景观1处、建筑与设施类资源159处、旅游商品类景观96处和人文活动类资源82处,因此打造生态旅游业态是重要方向;四是打造宜居生态业态;五是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业态;六是打造大健康业态。围绕贵安新区功能定位,依托贵安新区丰富的生态资源、文化资源、自然资源、以生态文化旅游、生态地产和绿色食品为重点,做大做强健康产业。这几个业态初步形成一定的规模。

——“八大工程”。即大数据理论研究及标准制定工程,实施大数据理论研究,标准制定工程,完善大数据及产业、经济等的体系大数据点建立,举办理论论坛,加强大数据的标准、机制、制度,基础建设上先行先试,在全国做出示范应用,前不久专门出台大数据安全方面的法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落实宽带中国战略要求,实施信息网络宽带化,智能化,吸引社会资本,完成通信基础设施投资100亿以上,实现新光缆,实现千兆进楼的全覆盖;大数据产业的集聚工程,以绿色数据中心、终端产品制造、集成电路、电子商务、软件服务外包为着力点,围绕生命周期,大数据关键技术和大数据核心业务,发展大数据核心业态,形成大数据各种要素在新区的集聚;大数据技术创新工程,设立贵安新区大数据企业创新,在花溪大学城各产业园区面向企业、团队,采用政府、产业链相结合的方式,数据分析发掘,数据行业公共服务,APP开展公关,支持科研成果转化,建立健全新区大数据技术体系;大数据生态培育工程,加快贵安新区大数据孵化建设,构建投资机构、孵化器创新平台,建设大数据创新创业投融资体系、投资基金、创业投资机构众筹等解决融资难问题,加强孵化器的建设,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入融合,加强大数据人才引进与培育,对创业人才予以政策支持;资源汇聚工程,在各行业、各部门的基础数据,建设各系统的数据资源编制规划开放条例的操作权限,积极融入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信息集聚;数据便民、利民工程,围绕新区数据资源,选择优先开展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搭建平台运营,支持新区企业在上述领域开展产品应用、研发和市场推广,加快提升本地教育信息化水平,增强旅游、物流精准物化的用户体验,确实做好泥石流、洪涝灾害的预警系统,改变传统的防灾减灾模式,优化监管应急救助体系;大数据安全保护工程,在产业园建设产业基地,开展大数据环境下的网络安全技术研究、研发及生产,强化数据安全保证能力,并完善贵安新区纵深防御体系的构建,实现内容安全、避灾、恢复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建立多层次的灾难体系,建立网监体系,感知和应急处理应急基础设施,提升网络安全事件应急能力。

据耿贵刚介绍,2017年贵安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基础将建成,产业布局、行业支撑、配套水平显著提高,园区宽带全覆盖,数据资源平台,数据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通过大数据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200亿以上,形成数据处理中心和载体中心,通过大数据带动相关产业2500亿以上,成为真正的大数据产业聚集区。

【链接】

中国电信“8+2+X”云战略布局:将全国划分为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东南、华南和西南8个区域;在贵州和内蒙古建设南北2大超级云计算数据中心;并根据客户业务的特殊需要,属地部署节点,全面承载公有云、专享云、混合云和行业云平台,实现就近接入,20毫秒完成端到端的信息传递,让“云”离用户更近。

猜你喜欢

贵安数据中心新区
酒泉云计算大数据中心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浅析数据中心空调节能发展趋势
关于建立“格萨尔文献数据中心”的初步构想
寻味贵州——贵安新区
雄安新区的期许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贵安新区:“低冲击开发”建新区
贵安新区:6月13日举行创客创业大会
定格美丽贵安